摘? ?要:高中化學課程的集體備課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開展化學教學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青年教師成長、構建教師交流平臺的主要途徑。伴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集體備課也受到了普遍關注。在實際開展高中化學課程的集體備課中,教師應當合理規(guī)劃備課的時間、地點安排,并針對備課的情況,進行精心準備,同時集思廣益,促進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結合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高中化學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集體備課
中圖分類號:G42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5-0048-02
引? ? 言
集體備課是真正落實化學課堂思想教育、管理體系以及教育研究的途徑,集體備課的有效實現(xiàn)離不開教師的信任與合作,也離不開系統(tǒng)的備課體系。只有有效的集體備課,才能夠踐行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逐步提高化學課程的教學效果。那么如何基于備課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和教學元素,提高集體備課的效果呢?
一、基于備課環(huán)節(jié),定好時空
為了實現(xiàn)高效高中化學課程的集體備課構建,教師應當對備課的環(huán)節(jié)進行確定,主要有“時間”“地點”“內容”“發(fā)言人”等幾方面的內容,做好集體備課前的準備工作。集體備課要根據(jù)同一年級的化學組所有教師的時間進行時間和地點的安排,確定之后,根據(jù)下一階段的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確定集體備課的內容,為了備課的順利進行,組織者要對每一教師所負責的內容,尤其是集體備課的發(fā)言人進行確定,從而在分工明確的前提下,奠定高效高中化學集體備課過程的基礎。
二、基于教學元素,精心準備
課堂教學的元素主要包括“化學知識點”“學生”“教學方法”“課堂練習”等,在進行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每一項教學元素進行精心的準備,從而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
對于化學知識點而言,教師應當基于教材進行分析,弄清楚每一節(jié)課中有多少化學知識點,以及每個化學知識點在本節(jié)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判斷這個知識點是教學重點,還是教學難點,又或是教學的關鍵點,從而針對化學知識的不同地位,進行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設計,深化學生對重點知識的記憶,幫助學生突破重點知識的學習[1]。學生是教師開展教學的對象,新課程改革標準中強調了學生在知識建構中的主體地位,因此,在進行高中化學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對學生進行細致的分析,從而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準備。
教學方法是實現(xiàn)教學價值的工具,在進行高中化學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備課組的教師應當根據(jù)教學的內容,以及當前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知情況,進行教學方法的設定,從而實現(xiàn)化學課堂的教學價值。同時,在進行教學方法設計的過程中,教師也要考慮該教學方法與學生的適應性,以及這項教學方法的可實施性,從而制訂科學、有效的教學設計。
“練習”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能夠通過學生練習的過程,檢驗學生對基礎化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也能夠通過練習,鞏固自己對化學知識的認知,由此可見,練習在化學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性[2]。因此,在進行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練習題的多樣設計,使學生在做不同題型的過程中,熟悉化學知識,提高對化學知識的認知。同時,教師也應當注意,每名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在知識的認知上存在自己獨有的特點,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化學知識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梯度性地安排習題,盡可能地使所有學生都參與到練習之中,通過習題檢驗自己的化學知識的認知效果。
三、基于備課內容,做好統(tǒng)一
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也有自身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以及自己思考的教學方式,因此,在進行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進行資源共享,將自己有關教學的想法分享給其他教師,從而使各位教師在相互促進的集體備課氛圍中提高效率。
在實際的集體備課過程中,中心發(fā)言人應提出下一周每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讓各位教師弄清楚每一節(jié)化學課的教學重點以及知識難點等,然后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此外,教研組組長在帶領其他教師進行討論和交流時,應該讓每位教師各抒己見,對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提出自己的見解,然后再讓所有教師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從而促進集體備課效果的優(yōu)化。
四、基于教育技術,結合媒體
當前社會的主要發(fā)展趨勢是信息化,在信息化的趨勢下進行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時,教師應將現(xiàn)代教育技術融入課堂之中,讓學生在直觀動態(tài)的現(xiàn)代多媒體教育資源中,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從而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果。而且,新課程改革對現(xiàn)代化高中化學課堂的構建也做出了明確要求,這讓化學教師將改革的目光轉向現(xiàn)代化課堂的構建中。因此,在進行高中化學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jù)自己的實踐教學經(jīng)驗,以及教學的內容,將現(xiàn)代化的教學資源和設備與化學知識教學相結合,從而促進現(xiàn)代化化學課堂的構建。
以多媒體教學為例,相較于傳統(tǒng)模式下教師以機械講述的形式開展高中化學課程,教師以多媒體的形式將化學知識進行多種形式的呈現(xiàn),能夠讓學生在不斷變化的知識講解形式中,集中注意力,提高其對化學知識的認知效果[3]。而且,新課程改革也對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做出了要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將現(xiàn)代教育資源與化學知識的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自主觀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深化對化學知識的認知,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彰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因此,在進行高中化學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基于自身化學教學的經(jīng)驗,與其他教師分享經(jīng)驗,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將現(xiàn)代教育資源融入備課的教育技術中,從而為現(xiàn)代化化學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
五、基于實際課程,形成典范
由于每位教師所教學的學生不同,教師的學習經(jīng)歷和個人的閱歷也不相同,他們在實踐教學中彰顯的教育理論和教學風格也大相徑庭。因此,面對同一備課內容,不同的教師呈現(xiàn)出的教學效果也各有差異。在教師集體備課后,每位教師都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特點,以及當前教學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知結構,開展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因此,化學備課組的所有教師應當基于集體備課的內容,綜合每位教師的實際教學情況,進行備課內容的反思,從而讓教師能夠根據(jù)集體備課的內容總結經(jīng)驗,為之后進行有效備課奠定良好基礎。
結? ? 語
總而言之,高中化學集體備課對優(yōu)化化學課程教學結構、促進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化學課堂的有效教學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在進行高中化學課程的備課中,教師要相互合作,發(fā)揮集體的力量進行備課,從而為高效化學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提升化學課程的教學優(yōu)化的效果。
[參考文獻]
陳建新.高中化學備課組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14):58-59.
何林.高中集體備課實施難的成因及對策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1.
竇增虎.高中新課程理念下化學集體備課的思考[J].青海教育,2011(Z2):77.
基金項目:本文系為2018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十三五”課題“新高考背景下甘南州普通高中集體備課在化學教學中的有效性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4014)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仲廷玉(1979.8—),男,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本科學歷,副高職稱,研究方向: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