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 張歡
【摘 要】目的:觀察通便散穴位貼敷治療腦卒中臥床患者便秘的臨床效果。方法:以從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隨機選取的166例在我院進行治療腦卒中臥床便秘患者為研究對象,把所選患者按每組83例分為對照組、觀察組,為對照組患者提供常規(guī)護理(健康教育、調節(jié)情志及飲食等)及常規(guī)用藥,為觀察組患者提供通便散穴位貼敷治療,治療一個月后觀察對照組與觀察組的臨床應用效果。結果:治療一個月后,觀察組87.95%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66.27%的總有效率,觀察組的臨床應用效果較對照組更佳,兩者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經觀察,通便散穴位貼敷治療腦卒中臥床患者便秘的臨床效果確切,而且較僅應用常規(guī)護理更佳,提倡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通便散穴位貼敷;腦卒中臥床;便秘;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2--01
腦卒中亦被稱為中風,是由于各種因素導致大腦血管破裂或堵塞,引起一系列相應的腦部神經功能障礙,可表現為偏癱、言語不能、大小便障礙、意識障礙等。腦卒中作為一種嚴重的腦部疾病[1],多數患者在發(fā)生此病后需要較長時間的臥床休息,腦卒中后排便功能和排便力量減弱,或者排便反射消失而遭到破壞;還有臥床會使患者排便姿勢改變[2],所以患者往往會發(fā)生便秘。由于大便秘結需患者用力排便,腹腔壓力增高,心臟收縮加強,導致血壓升高可再次誘發(fā)腦卒中或其他并發(fā)癥。因此,當腦卒中患者出現便秘,一定要及時干預,采取有效的措施應對。臨床上經常規(guī)藥物通便后效果常不理想,本研究采用了通便散穴位貼敷治療,通過刺激穴位達到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從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隨機選取的166例在我院進行治療腦卒中臥床便秘患者為研究對象,把所選患者按每組83例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各為43和40例,年齡為54到75歲,平均年齡(65.4±9.2)歲,出血性及缺血性腦卒中各為45和38例,約4天排便1次;觀察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各為44和39例,年齡為53到74歲,平均年齡(64.8±8.9)歲,出血性及缺血性腦卒中各為46和37例,約4天排便1次。全部入選患者便秘的診斷標準皆參照《中醫(yī)內科學》,已排除患者治療禁忌。本研究已經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后簽署了同意書。經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一般情況對比,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為對照組患者提供常規(guī)護理措施(健康教育、調節(jié)情志及飲食等)及常規(guī)用藥。為觀察組提供與對照組治療相同時附加通便散穴位貼敷治療,具體內容為:使用中醫(yī)科和神經科利用大黃、芒硝、枳實、白芥子、甘遂等自行研磨制成的通便散進行穴位貼敷,囑患者平臥,定位神闕后消毒穴位區(qū)域,對酒精過敏的患者可采用生理鹽水。取適量通便散敷于神闕,然后貼住固穩(wěn),一般四小時之后除去貼敷,1次/日,一療程為七日。
1.3 觀察指標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評價》標準:每周排便5次以上,便質轉潤,解時通暢伴隨癥狀消失為顯效;每周排便3次以上,便質轉潤,解時通暢,伴隨癥狀消失為有效;每周排便2次以下,排便欠暢,癥狀無改善為無效。治療一個月后觀察患者治療總有效的例數,計算總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進行數據的分析處理,以均數±標準差()與率(%)表示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采用t和c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一個月后,觀察組87.95%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66.27%的總有效率,觀察組的臨床應用效果較對照組更佳,兩者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
3 討論
腦卒中是神經系統(tǒng)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即使是在醫(yī)療水平相對發(fā)達的今天,它的致死率、致殘率依然很高,其中很關鍵的原因還在于患者康復階段忽略了很多細節(jié)的處理,例如便秘。便秘作為腦卒中患者極易發(fā)生的并發(fā)癥[2][3],有時候是不可避免的,對便秘及時處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復治療。
腦卒中患者臥床后活動量大幅度減少,胃腸道蠕動減慢,對口服藥物的吸收變弱,治療效果欠佳;雖然調整飲食有一定作用,但收效甚微;灌腸、使用開塞露等需要挪動患者,而且停用后患者可能再次出現便秘。目前,利用中醫(yī)方法治療腦卒中臥床患者便秘的實踐愈發(fā)多見,特別是穴位貼敷療法的應用,既能借助藥物刺激穴位,也能發(fā)揮藥物自身的效用,通過調動經脈功能,行使其行氣血、營陰陽的作用[4]。本研究應用了我院中醫(yī)科和神經科自制的通便散進行穴位貼敷,內有大黃性稟直遂,長于下通;芒硝可瀉下通便,潤燥軟堅;枳實破氣消積,擅于理氣;甘遂瀉水逐腫,消腫散結;白芥子溫中散寒、理氣通絡,正好中和大黃等的強勁效力。以上藥物皆是針對患者便秘的良品,經過適當的配伍、加減化裁,以達到最適宜腦卒中臥床便秘患者使用。神闕是人體的重要穴位,可回陽固脫、健運脾胃,貼敷神闕不僅對便秘有良好效果,而且對脾胃功能也有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
穴位貼敷具有操作簡便、作用直接、用藥安全以及價格低廉等特點,相比常規(guī)療法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本研究利用穴位貼敷療法腦卒中臥床患者便秘,總有效率為87.95%,比對照組高21.68%,足以證明此方法臨床效果良好,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提倡。
參考文獻
隋濱陽.穴位按摩聯合穴位貼敷護理干預對腦卒中臥床患者便秘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8,16(4):167.
秦麗霞.通便散穴位貼敷治療腦卒中臥床患者便秘的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yī), 2017(20).
王艷, 張薇.穴位貼敷治療腦卒中后便秘的臨床療效及護理觀察[J].山西醫(yī)藥雜志, 2018, 47(15):106-108.
李清花, 楊春林, 邊笑梅.中藥穴位貼敷對腦卒中患者便秘的療效觀察[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 2014(6):447-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