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馨
【摘 要】針對小學生開展相關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小學生大大拓展其視野,使得其精神活動更為豐富。所以為了確保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高質量開展,教師必須要積極構建高質量的閱讀環(huán)境,并合理采取相關措施,切實保障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取得較好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措施
語文學科作為小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學科之一,其在促進小學生的成長發(fā)育方面處于極為重要的地位。由于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對于世界的認知較為膚淺,而通過合理的語文閱讀來構建認知平臺,能夠大大促進小學生認知能力的提升。閱讀在學習方面的應用可以顯著提高學生對于事物的理解能力,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相對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學會的解題技巧而言,閱讀更為重要的作用是為小學生提供一條康莊大道,讓小學生能夠沉浸在書籍的海洋,自主的學習為人處事的道理與方式,促進小學生對于問題的分析和處理能力的提升,進而有效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實現全面發(fā)展。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不夠多元化
現階段,大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所使用的教學方法都不夠多元化,依然是沿用傳統(tǒng)的劃分段落、了解文章結構、總結概括文章大意這一老套的閱讀策略。但就目前而言,社會及文化的快速發(fā)展,這一傳統(tǒng)的閱讀策略已經無法有效促進學生的思想發(fā)展,轉而會阻礙學生思想和素質水平的提升。盡管如此,因為諸多語文教師得過且過,不愿繼續(xù)學習引進新的教學模式,寧可沿用當前的傳統(tǒng)教學思想,所以導致學生對于如此枯燥乏味的閱讀教學存在較強的排斥心理,使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無法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再度使得語文教師對此不愿投入過多精力、予以較多關注,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二)當前很大一部分小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缺乏足夠的興趣
由于小學生所處年齡階段較小,所以其尚缺乏足夠的事物認知能力,其認知趨向于形象化,自然無法對閱讀這一相對抽象的語文活動產生持續(xù)的興趣,在此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加強小學生在先去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工作。但由于大部分教師都不愿放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愿積極引入新的教學模式和思想,所以導致小學生對于語文閱讀教學存在排斥心理,甚至出現厭學的情緒,如此不僅會對學生在成長發(fā)展產生負面影響,還會因為學生的負面反饋導致教師也缺乏足夠的繼續(xù)認真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動力。由此可見,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無論是對于學生還是教師而言都存在極強的促進作用,因此,如果小學語文教師無法準確把握這一點,就很難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措施
(一)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合理制定教學目標、選擇相對合適的教學模式
現階段,社會、家庭及學校都已經充分認識到閱讀對于學生成長和未來發(fā)展的重要作用,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更應當對此予以透徹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首先明確閱讀教學的目標,將教學目標作為閱讀課堂教學的主線。因為小學生所處年齡階段尚缺乏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落實備課工作,在備課過程中,必須要做到對所要講解的內容了然于胸,能夠準確了解文章大意和主旨等相關內容,以求可以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最為合理和科學的教學目標,并結合自己所在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最為詳細和最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以求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水平。此外,針對教師所使用的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所存在的可能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問題,教師要認真提高自己的備課質量,充分結合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引進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的新的教學理念和措施,例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從生活角度開展教學、構建教學情境和小組合作等形式,如此可以有效吸引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切實提高小學生對于閱讀學習的熱情,避免其出現厭學的情緒,從而很好的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效提高閱讀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通過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延伸學生的知識面
興趣是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穩(wěn)步開展的決定性因素,強烈的興趣能夠確保學生可以在第一時間全身心的投入到閱讀學習中去,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在此方面投入大量精力。例如可以嘗試從生活角度引入閱讀教學內容,使得閱讀內容與學生在生活中的體驗相共鳴,提升學生的興趣和關注點,使得其可以更加快速的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此外,由于當前處于互聯(lián)網時代,相對于過去的小學生而言,現在的小學生已經通過電腦、手機、平板等接觸了大量的信息,同時掌握了一定的生活實踐經驗,所以很可能存在小學生已經對很大一部分閱讀文章極為熟悉的情況,如果教師對于此類文章依然按照全新文章的方式進行教學,則勢必會導致學生認為自己已經學過,所以對此不屑一顧。因此,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當前對于相關知識和內容的實際掌握情況,合理的設置知識拓展和遷移,在確保不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前提下,合理幫助學生增加知識面,更好的促進學生發(fā)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為學生安排的拓展內容應當盡量控制在學生所能夠理解的范圍之內,否則很可能出現事倍功半的情況。
三、總結
隨著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閱讀教學也逐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其在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和全面發(fā)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對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措施,加強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積極拓展學生知識面,多管齊下,顯著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效果,確保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鄒陽.運用多媒體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愉悅化[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8(12).
[2]魏柳芳.輕松閱讀,輕松寫作——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