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靈
(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高嶺玫琳凱春雷小學 湖南 湘陰 414600)
互動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觀和教學形式,旨在通過激勵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參與、主動創(chuàng)造,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發(fā)展?;咏虒W強調教師生之間的互動,注重教學效果,強調互動過程中的教學價值?;咏虒W法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民主和諧,教學氛圍活潑生動、和諧、民主,學生明顯感受到更多的平等、理解與寬容。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當中,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提高創(chuàng)造力,陶冶人格,促進自我發(fā)展。
傳統(tǒng)課堂的特點,是重視教師講授,輕視學生的主動求知和創(chuàng)新;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上只是被動參與。這不僅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而且容易造成學生產生認知缺陷,創(chuàng)造性、獨立性缺失,自信心不足。想要讓學生變得活潑,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尋求發(fā)展,就要變革課堂教學模式。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中心、傳授灌輸為主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教師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建議與引導,使得課堂煥發(fā)生機活力,促進學生實現全面整體發(fā)展。
2.1 模式單一,互動面窄。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及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教學中,習慣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喜歡以學習成績的高低來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在課堂中,挑選學習成績優(yōu)秀、平時表現活躍的學生進行提問和回答?;拥哪J絾我?,且互動的面窄,只針對少數學生,大多數學生都不能積極參與到教學互動中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都嚴重受挫,極大影響教學效率和質量。
2.2 重知識,輕交流。作為學生學習中的引路人,教師的思想、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在當前的小學教學中,很多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僅僅用于課本知識的傳授,師生之間很少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教師不愿意也不知道怎樣去了解小學生的心理。小學生本身都有很強的表現欲望,正因為如此,個別小學生在課堂中會表現得過于活躍,從而影響課堂秩序,教師認為其違反課堂紀律,便進行訓斥,使得課堂氛圍緊張、沉悶,約束了小學生的天性,不利于建立輕松的課堂氛圍與和諧的師生關系。
3.1 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小學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主體,教師主講,學生主聽。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并沒有充分參與。這種教學模式會嚴重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最終會影響教學質量。新課改要求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學生為本,充分發(fā)揮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理念,要將學生作為教學工作的中心與主體,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與感受。教學觀念的改變是一切轉變的開始,能為師生互動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3.2 構建良好互動環(huán)境。教師與學生,是課堂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教與學,兩者在教學過程中相互促進,教學相長。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學生配合教師進行教學。教師應該放低姿態(tài),對學生應該和藹可親,在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談心,深入了解學生想法,了解其學習及生活中的困難,拉近師生距離,增加信任感,構建一個和諧、平等的師生互動教學環(huán)境。同時,教師還要對敢于發(fā)表自己見解的學生進行肯定,鼓勵學生突破教材局限,擴展視野。
3.3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會大大提高,從而極大提高學習質量及效率。因此,小學教師要非常重視在互動教學中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普遍活潑好動,好奇心和求知欲強,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等,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或與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互動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從而幫助他們更好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促進他們語文學習成績和能力的提高。
3.4 加強實踐互動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過于沉悶及枯燥,而小學生普遍活潑好動,好奇心求知欲比較強,這導致他們不能充分投入學習。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促進師生之間互動良好,在小學教學中,教師應該不局限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要多嘗試實踐教學,多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如郊游、野炊、參觀博物館等,讓學生能設身處地去感受和學習。既幫助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增長了知識,拓展了自身見識,又讓學生實地感知和觀察,學以致用。
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互動教學并不排斥或否定其它教學模式,它可以與其他教學模式兼容,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怎樣處理好互動教學與其它教學模式的相互關系,實現優(yōu)勢互補,這是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亟需研究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