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逆境
(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qū)蝦子鎮(zhèn)第二小學 貴州 遵義 563000)
由于家庭、社會的影響,學校一些學生成了“學困生”?!皩W困生”學生是指在學習過程中進步較慢和思想行為相對落后的學生。在農村的鎮(zhèn)鄉(xiāng)小學尤顯突出,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筆者談教育“學困生”幾點粗淺看法。
每一份職業(yè)都有其所擔負的責任與義務。作為教師,責任無處不在,如果沒有責任意識,就不會明白自己的職守,不會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我們的教育也就不會成功。社會賦予我們教師的責任無疑是重大的。我個人的簡單理解就是對每一位學生負責,只要對學生負責了,特別要教好學困生,就是對教育負責,就是對社會負責。每個班有幾十名學生,調皮學生有好幾個,這幾十名學生在學習和行為習慣上是不可能都達到學校老師要求的,特別是對于成績不好,學習又差的學生,我們更需要有一顆高度負責的心,不能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念頭。我班學生每天不遵守紀律,上課不聽講,下課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我都是課余看著他們把沒做完的作業(yè)、沒改完的題一一做好,全部訂正后才回到辦公室休息。這樣長期堅持下來,給學生這樣一個定式:不要想著不完成作業(yè)就能回家,不在老師眼皮底下偷懶、逃避作業(yè)。
作為教師就要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服務;要以身立教、以德立教,注重以人育人;要力求精深地學習、掌握專業(yè)知識和技術;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只要我們認真觀察、研究,就不難看出,“學困生”大都具有腦子靈活、愛好廣泛的特點。但他們也有個性強、怕老師、有自卑感、不敢正視自身的缺點和錯誤的毛病。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只有認真分析原因,才能對癥下藥,實施教育轉化方案。我在工作實踐中是從以下幾個方面教育“學困生”進行的教育轉化工作。
第一步,建立“學困生’檔案。要全面掌握“學困生”情況,就必須建立“學困生”檔案。檔案包括家庭情況、“調皮”原因、個性特征、教育轉化目標等。建檔分析,能使教育轉化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
第二步,排除“學困生”的心理障礙。許多“學困生”并不是差在先天素質上,而是差在不夠用心和努力上。其原因多是由于過去不恰當?shù)慕逃顾麄儺a生了心理障礙,削弱了上進的意志。教師的天職就是在別人對“學困生”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時候,仍然以滿懷的信心和希望,努力去發(fā)現(xiàn)連學生自己都不曾發(fā)現(xiàn)的才能,予以明確、肯定、扶持,使之發(fā)揚光大。排除“學困生”心理障礙,給予信任和鼓勵,是兒童成長的巨大動力。當學生滿懷信心地真正相信自己有學好功課的能力的就會創(chuàng)造出幾乎連自己都估計不到的成績來。
第三步,制定“小步目標”?!皩W困生”心理障礙排除后,必須給他們提出“小步目標”。所謂“小步目標”,就是“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不跳就能達到目標是調動不起他們的積極因素;努力跳也達不到的目標就會使他們喪失信心。通過“跳”能夠達到的目標,才能不斷地產生成功和幸福感,產生信心和力量,產生向更高目標邁進的動力。
第四步,善于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閃光點。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如果教育家希望從多方面去培養(yǎng)人,那么就首先多方面去了解人?!蔽覀兠鎸Φ氖且粋€個活生生的人,由于家庭環(huán)境、智力發(fā)展等因素的不同,造就了一個個具有獨特個性的學生,這里面有既聰明又聽話的,也有既調皮學習又差的學生,如果老師在平時的工作中不認真對待那些學困生,而只是一味的批評、壓制、甚至放棄,那么學生就會越來越差。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我們要有一顆公平、公正的心,用真情去關心愛護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真正去了解、關愛每一個學生,特別是那些“問題”學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如我班有一個學生曾安愈,是家里的小皇帝,由于家長的寵愛,養(yǎng)成了既任性又霸道的性格,在學校不認真學習,遇事沖動好打架,同學都不喜歡和他在一起玩。為了幫助他,我多次找他談話,在去年一二·九校運會前,他主動報名參加了100米短跑,同學們都不信任他,當他無助的看著我時,我同意了他的報名,他高興得那段時間每天堅持早鍛煉,在比賽當天,我?guī)ьI全班同學為他加油助威,當他第一個跑過終點,我給了他一個祝福的擁抱,讓全體同學齊聲告訴他“你真棒”,并感謝他為班級爭得了榮譽,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肯定,曾安愈從此改變了,知道了控制自己的脾氣,懂得了為他人著想,學習也有了進步。
第四步,充分利用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教育合力幫助“學困生”。社會的援助能使家庭困難的學生獲得再學習的機會,班級小伙伴互相幫助能體現(xiàn)集體的溫暖、家庭的關愛,支持能使人忘卻煩惱。只有充分利用社會、家庭、學校的教育合力,才能真正地使“學困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實現(xiàn)教育轉化目標。
一位教育家說過:“沒有愛的教育就不是教育。”愛,是教育的前提,灑滿愛的教育,能產生情感的共鳴,能開花結果。作為教師不但要有責任心,職業(yè)道德,還要有愛。
有一位著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說過這樣一段話,至今想起仍頗為感動。他說:“從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們中間,我的手牽著他們的手,我的眼睛注視他們的眼睛.我隨著他們流淚而流淚,我隨著他們微笑而微笑?!泵篮玫娜松菫閻鬯鶈酒?,并為知識所引導的。從這一角度講,美好人生的開始掌握在我們教師手中。
我班學生陳洪每次作業(yè)都做得很爛,有幾次還不完成作業(yè),我了解到原因是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跟著奶奶生活,奶奶不識字,沒法給他讀題,所以就不會寫作業(yè)。于是,我每天下午放學后都幫他讀題,輔導他寫作業(yè),這樣使他的學習不至于落下。
我班上的聶家怡同學,家庭特殊,媽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家出走了,為了一家人的生計,父親只好外出打工,年幼的孩子只能跟著爺爺生活,經濟條件不好。上大課間時別的同學都有跳繩跳,而他都沒有,特殊的家庭影響了他的心理,不服管教,做事不能善終,課堂上經常是沒有筆,沒有作業(yè)本,這個時候我沒有去批評他,而是給他找來筆和本子,作業(yè)寫到一半嚷著不想做了,同學講他不想聽了。經常打學生,發(fā)脾氣,做錯事情從不道歉,犟的很。課下我經常和他說說話,關心他,給他幫助,看到他的衣領飛起來了,幫他理理衣領,當他有進步的時候摸摸他的頭以示我對他的關愛,彌補他愛的缺失,滿足一部分他對愛的渴望。利用一次同學贈送他禮品時說教他,鼓勵他好好學習,要聽話,和同學團結,還教他學會向同學說“謝謝”!這兩天,聶家怡有了明顯的進步。父母沒在他們身邊,學生的自控能力又差,對她們的關心不能只表現(xiàn)在某一個時間段,而是需要我們長期不懈地關心他們,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別人不愛的孩子才是教師最高境界。付出我們的愛讓他們像正常的小朋友一樣學習和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達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總之,“學困生”的教育轉化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教師要對“學困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教師純真、高尚的愛去撫慰他們受傷的心靈,填補他們情感的空白,調動他們潛在的積極因素,才能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去迎接奮發(fā)向上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