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藝丹
(廣西桂林資源縣機關(guān)幼兒園 廣西 資源 541400)
我園是縣城機關(guān)幼兒園,大部分學生來自干部職工,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迫切,為了更好地服務(wù)于學生,我設(shè)置了“縣城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調(diào)查問卷,調(diào)査結(jié)果顯示:三分之二的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弱,所有家長都認為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但有些家長在問卷中也闡述了他們的觀點:讓孩子自己做動作太慢,而且又會弄得太臟,特別是早上快上班時,只好包辦;由于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的寵愛,孩子也習慣了接受大人的幫助,遇到一點難的事就不愿意做?;谝陨险{(diào)查,筆者覺得縣城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弱的根源不在孩子,而在于家長事事都替孩子做好、照顧周到,就是對孩子的關(guān)愛,造成了家庭教育與幼兒園背離。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是我們幼兒教師的一個重要課題,值得我們深思。
心理學認為: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chǎn)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nèi)在動機之一、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是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因為有好奇心的孩子,學習的欲望很強,勇于探索是很好的習慣。父母要支持孩子去問、去玩,甚至是去拆一些小玩具,告訴孩子們做一件事情的緣由。比如為什么要求不浪費糧食,為什么要刷牙,為什么要洗澡等。在孩子面前,父母的示范效果很好。一個經(jīng)??磿膵寢?,給孩子從小留下愛看書的印跡。家庭成員要統(tǒng)一教育理念和方式,如果老人寵愛孩子,要耐心地說服他們,放手讓孩子做些小事,在嘗試的過程中,獲得真切的感受。經(jīng)常跟孩子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編成瑯瑯上口的兒歌,設(shè)計饒有趣味的情節(jié),邊說兒歌邊做事,幼兒在游戲、娛樂中學習本領(lǐng)。
例如,現(xiàn)在老師講一個故事,小朋友們說說他們做的對不對?明明早上起床,看見媽媽正在做早飯,他就自己將外套、褲子穿好了,不要媽媽幫忙。華華的爸爸早上喊了好幾次紅紅起床,可是他就是不起床,最后華華終于起床了,但他一定要爸爸幫他穿衣服,弄得爸爸手忙腳亂的。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誰做的對呢?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生1:明明做得對。因為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了穿衣。
生2:華華做得不對。因為自己的事情要爸爸幫忙,我早上起來都是自己穿衣的。
生3:如果是我,肯定自己穿好衣服,再提醒爸爸快點,我們都不要遲到。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我們要早點起床,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此時,我話鋒一轉(zhuǎn),接著說:“喔喔喔,太陽出來啦。睡醒了,起床了。起床以后我們還要做些什么呢?”生1:起床以后我們要先穿好衣服、鞋襪,然后刷牙,洗臉。
生2:女孩子還要梳頭發(fā)。
師:小朋友們都長大了,所以自己的衣服都要自己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做好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家長的配合。為此,我充分挖掘家庭的教育資源,家園合作,不斷提高家長的認識。每期召開家長會,將培養(yǎng)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向家長匯報。通過微信、QQ、短信等方式告知家長培養(yǎng)孩子自理能力的一些好的方法。對孩子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共同探討相關(guān)的措施,使家長認識到孩子雖小,但也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事。例如:在飯前擺放碗筷、擦桌椅、倒垃圾,作為家長要有意識地讓孩子自己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事。要求家長對自己孩子的進步進行獎勵,激發(fā)其進一步學習的興趣。除此以外,我經(jīng)常在家長會上舉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自理能力比賽。比賽內(nèi)容是自己穿衣服、穿褲子,洗襪子、洗臉、洗手等,向家長們展示了他們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在一次家長會上我將孩子們帶到操作區(qū),事先擺放了一些大嘴動物娃娃,讓幼兒做喂寶寶的游戲,在喂的過程中,孩子們漸漸的知道了怎樣拿勺子最方便,進而結(jié)合到日常生活中來,孩子們自己就會正確的使用勺子。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讓孩子們給娃娃洗臉、洗手、穿衣、穿鞋。給小熊系紐扣、夾夾子。家長們看到了自己的孩子體驗了生活,鍛煉了自理能力,孩子們都模仿大人的做法認真地完成自己的任務(wù),做得有模有樣,學會了如何穿衣、洗手、喂飯,動作也熟練了。家長們看了以后,都驚訝地說:“這真是一次別開生面的家長會,沒想到自己的孩子居然有這么好的動手能力……”家長們的興奮溢于言表,他們開心地笑了。
好習慣成就好未來,一個人養(yǎng)成一種習慣,然后又逐漸被這種習慣所改變,這就是習慣的力量。幼兒期是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養(yǎng)成的關(guān)鍵期,相信寶貝們以后的生活自理能力一定會很棒。幼兒生活能力可以說是一種壓力,更是一種磨礪,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在游戲里領(lǐng)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會做的事情經(jīng)常做”的真諦,為孩子們的終生發(fā)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