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巴卓嘎
(西藏山南市曲松縣中學 西藏 曲松 856300)
初中語文閱讀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形式,教師對語文閱讀教授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整個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方式,符合當今時代的步伐,將語文新教材的思想目標整體展現(xiàn)出來,以指導學生為基礎,指引學生會讀書,讀好書為目標,從而讓學生對語文知識有全面、科學的認識,為其以后走上社會打下基礎。
語文閱讀是心理感受實踐的過程,是每個學生獨感深受、吸取經驗的認知關鍵。絕大多數(shù)老師認為學生閱讀的整體感知是學生對文章認知的必經過程,卻不知是不是合理的教學過程,尤其對于一些閱讀水平較低的學生,很可能對文章只是一知半解,達不到整體認知的閱讀效果。有的老師或許會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章,其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對文章有個整體認知,可是卻讓學生往往不知何從下手。教師在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只是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教學方式,沒有合理的體系與計劃,或者只是針對升學的考點進行講解,反而失去課堂閱讀教學的最佳時機,最終導致無功訓練。另外,教師自身的閱讀量并不豐富,缺乏整體感悟能力,造成無力教學,自身都沒有提高深造,再好的教學方法也無法傳授,很難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教師對課文的處理絕不能僅僅停留在把課文講懂、講透上,而要善于從課文中總結出化抽象為具體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閱讀中實踐,在實踐中閱讀。
2.1 根據(jù)作品文體特征,抓住閱讀重點。如閱讀文學作品,要通過對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題和作者的思想。如《故鄉(xiāng)》一文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人物閏土、楊二嫂的變化及文中景物描寫的作用,來理解文章的主題。
2.2 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語或句子,培養(yǎng)學生從細微處入手,感受文章思想和感情的能力。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分析某個細節(jié),某個動作,某種心理,或者某個貼切傳神的用詞,理解文章的某種思想或某種情感。如教學《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引導學生找出菲利普夫婦見到于勒時的神態(tài)、動作及語言,分析二人的不同心理和性格的差異,從而更深入地理解資本主義社會金錢至上,人情比紙薄的人際關系。
2.3 了解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歷史時代情況,培養(yǎng)學生綜合把握文章的能力。閱讀文本,必然要將作者與歷史、時代相結合,才能真正把握文本更深的內涵。如教學《藤野先生》一文,引導學生查閱資料,了解魯迅當年的思想狀況,就不難理解文中對清國留學生的冷嘲熱諷和對日本一些“愛國”青年學生的憤慨之詞。
2.4 教給學生精讀和略讀的方法。精讀是一種通過粗讀、細讀、反復讀、一字一句地讀,直到熟讀成誦,爛熟于心,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從文章中提取信息的閱讀方法。略讀則是一種運用精讀得來的方法,略去或繞過文章中某些次要的方面,迅速掌握全篇的大意和綱目,抓住要領和主旨的閱讀方法。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略讀訓練時,要求學生多作粗讀、泛讀、跳讀練習,以增強他們把握文章精目的能力。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語文課堂只有在大力張揚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基礎之上,充分挖掘閱讀主體的閱讀潛能,才能使新一代的學生有智慧,也才能適應未來社會飛速發(fā)展的需要。因此個性化閱讀教學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課堂上,要善于創(chuàng)設寬松的條件,多一些發(fā)現(xiàn),少一些拘束;多一些欣賞,少一些否定,使學生不斷凸顯自我,讓語文學習充盈著樂趣。如《丑小鴨》一文描寫了丑小鴨可憐的遭遇,再寫它變成天鵝的經歷。不同生活經驗、不同個性的學生,其情感體驗也有差別。如讓學生談談丑小鴨的最可憐的地方,有一個同學的父母長期不在身邊,他說丑小鴨太可憐了,沒有爸爸媽媽的照顧;另一個同學認為,丑小鴨在蘆葦叢中過冬,最可憐了,因為她平時最怕冷了。性格內向的學生堅持丑小鴨沒有兄弟姐妹疼,沒有小伙伴玩才可憐;易動感情的學生看到丑小鴨昏倒的圖片淚眼朦朧……每人境況的差異,體驗也因人而異,真是真心流露,個性飛揚!
課堂的閱讀教學要注重教師的主導地位,更應該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它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活動,是兩者共同參與、協(xié)調完成溝通交流的信息傳遞過程。教師只有充分發(fā)揚教學民主,才能增強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鍛煉他們積極思維的能力和勇于質疑的膽量,讓他們嘗到“跳一跳就能夠得到”的甜頭,讓學生不僅主動參與學,也參與教。如果教師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訴學生標準答案,那就難以把教學任務落到實處,也很難影響到學生的心理意識的接受,更何況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思想也會一如既往,因此,學生的主體意識就不會被激發(fā)出來,他們就永遠是臣服于知識的“奴隸”,是知識的“記事本”。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努力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嘗試著讓學生參與教學,體現(xiàn)真正的學習民主。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指導學生課外閱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的興趣,加強閱讀方法指導,做到課內與課外相結合,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逐步提高獨立閱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