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春
小學數(shù)學教學,要是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進行教學,會對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嚴重的負面影響,同時也會加重教師的工作壓力,這樣的教學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教師通過“做中學”情境整合教學模式,可以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的輕松,讓學生將數(shù)學知識更多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數(shù)學教學更有意義,利用這種方式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做中學”情境教學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做中學”是指學生在學習中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通過動手實際與親身體會中去學習,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讓課堂變得更加有效率,充分激活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情境教學,利用不同的教學情境深度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情境中提問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在設計情境時構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可以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得到適度的放松;教師還要在情境教學中引導學生去自主研究,探索真相的精神等等,情境教學可以給課堂教學帶來很多的益處,既能提高教學的效率,也能提高學生的發(fā)展。因此,這兩種教學模式都有著相同的教學目的,所以教師可以將這兩種教學模式進行深度的整合,從而形成新的教學模式,這就是“做中學”情境整合教學。在實施過程中,教師通過設計適合學生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實際操作與體驗。因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課堂教學得以順利的開展,讓學生的身心健康得以更好的發(fā)展[1]。
(一)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做中學”情境整合模式可以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使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的學習效率得到良好的提高。學生通過不同的教學情境去學習相對應的數(shù)學知識,從而鍛煉自身的綜合能力,并利用實踐操作來展示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思考能力是學生必備的一種學習能力,只有學生擁有極強的思想能力,才會在面對問題時,得以更好的解決處理,使自身的邏輯思維變得更加活躍。讓學生在難題面前有著“不拋棄、不放棄”的樂觀精神,進而通過自己的思考與研究去解決難題,從而更好提升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白鲋袑W”情境整合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機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得以充分的思考,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使學習成績變得更加優(yōu)異。最終將“做中學”情境整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發(fā)揮到最大[2]。
(二)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為學生構建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課堂中應用“做中學”情境整合教學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更加熱愛學習和提升自身的探索欲,進一步增強自身的學習質量。教師在實際教學時,不要過于嚴厲,要用和諧、尊重、平等的溝通方式來與學生進行深度的互動交流,使學生更加明白老師的教學精髓和良苦用心,進而在課堂上會更加配合老師完成學習。教師在教學中要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加的有信心,不要一味地批評學生與打擊學生,進而使學生處在被動的位置,不能自由輕松的學習。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積極作用。教師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就要很好的利用“做中學”教學方式,來為學生構建出優(yōu)質的學習氛圍。
(三)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時,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數(shù)學理論知識的講授,還應該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課堂上給學生更多的機會,用于動手操作,讓其將理論與實踐進行充分的結合,而不是“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傳統(tǒng)教學觀念。例如,在學習“豐收的果園”這一課時,教師通過構建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去扮演果農,然后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給出正確的答案。如教師把事先準備好的水果發(fā)給學生,然后給學生提出“4個梨+3個蘋果等于多少,”讓學生通過教師給的水果作為的學習道具可以快速得出正確答案。從而將“做中學”情境整合教學模式的實踐性發(fā)揮到淋漓盡致,進而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3]。
總之,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清楚了解到“做中學”情境整合模式的優(yōu)點,將這些優(yōu)點充分運用到情境教學中去。使學生在情境學習中深化對數(shù)學的認識,更好理解數(shù)學的認知結構,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可以將數(shù)學知識運用的更加靈活,深刻體會數(shù)學的運用價值,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