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香
【關鍵詞】 班主任;班級管理;教育理念;目標;師生關系;家校結合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8—0040—01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協(xié)調者和建設者,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和靈魂。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精雕細琢的藝術。要想把學生管好、教好、培養(yǎng)好,使全體師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必須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一、班主任要努力改變自我
1. 班主任要以身作則,不斷學習。不但提高自身素質,而且要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魏書生先生曾說過:“走入學生的心靈世界中去,就會發(fā)現(xiàn)那是一個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解的教育難題都會在那里找到答案。對學生細致入微的了解,使教師的教育如同有了源頭活水,常做常新?!比绾螌W生全面了解,發(fā)現(xiàn)其身上的閃光點,需要班主任用敏銳的目光,在和學生的次次接觸中,發(fā)現(xiàn)并挖掘學生心靈深處的美好品質,并把這些美好的品質作為自己班級進行教育的素材。
2. 以生為本,轉變教育理念。英國教育家洛克曾說過:“每個人的心靈就如同他們的臉一樣各不相同。正是他們無時無刻不表現(xiàn)自己的個性,才顯示出難以想象的創(chuàng)造力和個性魅力。”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中,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把管理學生轉變成為學生服務,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從培養(yǎng)每個學生的能力出發(fā),對學生的發(fā)展負責,為每個學生提供展示個人才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空間和舞臺。班主任要善于用自己的一雙“慧眼”去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我,認識自我,并盡可能地給予更多的呵護和關愛,使班級每個成員的優(yōu)點盡可能地發(fā)揮到極致。
二、引導學生樹立生活的目標
青少年時期是多夢的時期,應該有正確的生活目標。為了幫助學生樹立生活目標,我曾指導他們做了一個實驗。先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放松情緒,緊接著引導他們思考:五年后、十年后,我能干什么?最后全班交流,要當工程師、律師、醫(yī)生、農(nóng)技師、演員的不乏其人。一次成功的點撥,震動了學生的心靈,讓他們自己教育了自己。當然,靠一次教育就指望長期有效是不可能的,學生的年齡、經(jīng)歷、見識、意志使他們的熱情不易持久,這就要求教師的教育要有預見性。每過一段時間,針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撥動一下他們的心弦,使他們的熱情不斷上升。通過多種形式的主題班會課或活動課,引導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要求、自我勉勵,進而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目的。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tài)度等。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是教師和學生為實現(xiàn)教育目標,以各自獨特的身份和地位通過教與學的直接交流活動而形成的多性質、多層次的關系體系。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必要手段,還是師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價值、生命意義的具體體現(xiàn)。師生關系建不好,課堂將會一團糟。記得我剛參加工作時,不重視學生的體驗感受,不去了解學生,思考學生,常常將自己的主觀意愿強加于學生身上,搞得學生私底下頗有微詞,并且不聽話不服管,愈演愈烈,結果是累得筋疲力盡卻一堂課也上不好。管好學生不一定能促進學習,但管不好學生后果會更為嚴重。所以,我痛定思痛,冷靜分析失敗的原因,在后來的班級中首先了解自己的每一個學生,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努力培養(yǎng)和學生的良好關系,并在實踐中真切感受到對學生不能一味地批評,而應以激勵為主。雖然在教學中既需要“精彩極了”,也需要“糟糕透了”,但我們要在教育學生之前想清楚效果如何,目標能否達到,學生較能接受哪種教育方式,然后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引導。
四、家校結合,努力做好家訪工作
很多年輕班主任往往經(jīng)驗不足,要使自己不斷走向成熟,就要多聽各方意見,訪家長要力戒訓誡、告狀,力戒陳述學生的“瓜苦”。要轉變家訪理念,多從自身成長上“討說法”,要虛心好學,多讓家長說看法,多讓家長提不足,聽聽家長對自己的評價和呼聲,聽聽他們需要什么樣的老師,需要什么樣的教育,偏聽則暗,兼聽則明,聽得多了,求大同存小異,就給自己的教育世界造好了空間,也就有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家訪還有必要將學校的教改動態(tài)、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設想多跟家長交流,以取得家長們的理解和支持。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