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念昭
摘要:做活經濟報道特別是成就性的經濟報道一直電視新聞工作者的難題,清晰的層次架構、鮮活的報道案例和新穎的表現方式是其成功的關鍵。三集系列經濟報道《經濟“中考” 點亮江西》就覓得了其中的“三昧”,讓耳熟能詳的新聞事例和枯燥的經濟數據“活”了起來,“動”了起來。
關鍵詞:電視新聞? 經濟報道? 鮮活? 靈動
在電視新聞報道中,經濟新聞報道是非常重要的新聞題材,如果把握不好容易陷入套路化,讓觀眾“看得見”而又“摸不著”,顯得枯燥干巴無味道。如何讓電視經濟新聞報道既“接天線”又“接地氣”,是電視新聞工作者需要探索和思考的問題。筆者對《江西新聞聯(lián)播》于2019年7月20、21、22日連續(xù)推出的《經濟“中考” 點亮江西》三集系列經濟報道進行評析,探討其中的“活”和“動”。
“順藤摸瓜”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好的經濟新聞系列報道,必須有好的新聞策劃,以便透過現象看本質。2019年上半年,江西省經濟延續(xù)平穩(wěn)發(fā)展態(tài)勢,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xù)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位居全國“第一方陣”。為提振經濟發(fā)展信心,為江西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fā)展鼓與呼,江西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集思廣益,提前進行相關策劃,準備推出重磅系列經濟報道,聚焦江西省上半年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亮點”“特點”與“看點”。
在選題方向上,我們搜集了江西省2019年上半年經濟發(fā)布會相關新聞素材及相關經濟部門的總結材料進行歸類匯總,并結合群眾關注的熱點進行深度討論,明確了從“三駕馬車齊發(fā)力”“新舊動能轉換”“金融助力脫虛向實”三個大方向。確定了這三個選題策劃方向,就好比摸清楚了千絲萬縷的經濟發(fā)展的“藤”,再順藤摸到大的“瓜”就是我們要報道主攻的方向。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還集中組織學習了歷年《江西新聞聯(lián)播》所做的江西經濟半年總結報道,以及近期重點央媒對2019年上半年經濟工作的報道分析,總結經驗,尋找新亮點。這樣就把新聞報道的總體方案框架搭建起來了。
“抓新聞活魚”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焙A康男侣勑畔⑺鸭o我們提供了許多宏觀層面的大數據和情況分析,但如果是“數據對數據”的新聞報道方式,估計會給觀眾造成“霧里看花,水中看月”的迷惑。那么在選新聞報道點上如何發(fā)揮電視新聞的優(yōu)勢,從小切口找好的新聞由頭就成為我們要努力的方向。就好比是在一個經濟大數據的池塘里抓住那條最具含金量和新聞價值的“活魚”,不同的記者有不同的捕魚方法。我們發(fā)揮跑口記者的聰明才智和主觀能動性,并和十一個地市臺新聞同仁實行聯(lián)動,搜集好的經濟新聞報道素材。其中,在第一集《“三駕馬車”齊發(fā)力 經濟增長有底氣》中,我們決定選用記者在日常采訪中發(fā)現的南昌市經開區(qū)某醫(yī)療器械公司擴大項目投資,加大具有核心競爭力產品出口的故事。在消費升級環(huán)節(jié),記者通過刷微信朋友圈,看到南昌市民關注的南昌王府井綜合體開業(yè)火爆,于是作為新聞線索聯(lián)系采訪。第二集《新經濟新動能 跑出發(fā)展新速度》則廣泛采納了地市臺新聞同仁征集的新聞線索,選擇了上饒的漢騰汽車和鷹潭市的5G+VR普及應用作為新聞由頭切入,由點及面進行新聞報道。第三集《金融活水”助脫虛向實 營商環(huán)境優(yōu)化再升級》在“抓新聞活魚”過程中,跑口記者尋求了江西省地方金融監(jiān)管局和郵儲銀行江西省分行提供的泰豪科技的新聞報道點。雖然每一集“抓新聞活魚”的方法不同,但條條道路通羅馬。鮮活的新聞案例增加了經濟新聞報道的可看性,讓每一集都能夠見人見事,有故事有情節(jié),而且都是百姓身邊的人和事,讓老百姓感受到,不管有沒有意識到,2019年上半年的經濟發(fā)展就在你身邊悄然前行。
“新瓶裝陳釀”
電視新聞報道是文字、聲音、畫面奇妙組合的藝術。如何讓電視新聞表現手法在《經濟“中考” 點亮江西》三集系列經濟報道中與眾不同,閃亮登場,就必須有創(chuàng)新和突破,就需要“新瓶裝陳釀”,色香味俱全。與以往所做的電視經濟新聞報道不同,我們充分發(fā)揮電視新聞媒體獨特的優(yōu)勢與屬性,大膽進行新的嘗試和視覺包裝創(chuàng)新。
首先是采用了出鏡記者串起每集新聞報道脈絡方式,讓記者在現場,給觀眾身臨其境的信任。在中間環(huán)節(jié),我們還采用出鏡記者轉場過渡點評手法,讓每一集新聞報道更加流暢好看。采訪中也盡量讓采訪對象“走起來”“動起來”,尤其是最后一組策劃的精彩同期聲串燒集錦,擺脫傳統(tǒng)的固定接受采訪的“套路”,讓采訪對象在不同的工作環(huán)境傳達他們的真實話語和心聲。
其次,在經濟數據包裝上,采用了最新的跟蹤包裝技術,讓每項具有“含金量”的經濟權威數據變得更形象,“靚”起來,“動”起來。而且,我們選用的每個經濟數據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在有數據有真相的同時,也使數據變得“上接天線”與“下接地氣”。另外,我們在第一集經濟報道《“三駕馬車”齊發(fā)力 經濟增長有底氣》后還專門配發(fā)了“本臺評論”,用畫龍點睛的評論語言為開篇報道“錦上添花”,提振經濟發(fā)展的信心,深受廣大觀眾朋友好評。
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建設提出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要求。作為黨媒黨臺,我們在電視經濟新聞報道中,同樣需要進一步踐行“四力”要求,選取最鮮活的新聞素材、最接地氣的新聞語氣、最讓觀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做好經濟新聞報道工作,講述好江西經濟發(fā)展好故事,傳播好江西跨越式高質量的好聲音。(作者單位:江西廣播電視臺)
本文責編:樂 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