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且越來越普及,從課堂實踐出發(fā)探索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打造良好的高效課堂是每位信息技術教師的目標與職責。有效的課堂教學應是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是生成教學智慧的教學,不是強迫學生學習,而是讓學生渴望學習的教學。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有效教學
一、高效課堂,教師必須做時間主人
(1)教師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問下自己對教材的掌控程度,是否吃透了課標,是否明確了教學目標備的課?是否抓到了知識與能力目標的重點、難點?只有抓準了課程內容本質,做到寧精勿濫而非面面俱到占用課堂時間,這樣才算才做到了教師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
(2)設計三維目標時,要預設教學時間,保證課堂的高效性,最大限度節(jié)約時間,教師要做時間的主人,首先給自己的課堂,定一個合適“步子”,如何能讓學生陶醉在你的課堂氛圍中,又要充分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然后選擇媒體資源時,一定要選有助于學生思維的,一定要管理好教學時間。
(3)很多學生喜歡某一教師講課,多數是這位教師的“幽默”“激情”,我們講課要循循善誘、層層啟迪,語調“抑揚頓挫”,內容適當“留坑”,這樣,學生的思維完全掌控在教師手中,引導學生主動達成目標,最后要給學生留下“玄想”的任務作為下節(jié)的預習。這樣,當教師下節(jié)課走進教室的時候,很可能先是一片期待的掌聲。
二、硬件軟件一起抓,強化機房紀律管理
(1)很多學校學生上機時,座位都是隨機的。這就導致一個重大問題,很多愛玩游戲的男同學和一些追劇的女生“分片兒”就坐,這是絕對不允許的,一定發(fā)揮我們的計算機特長,固定機房座位。
(2)在講課時,最好借助第三方廣播教學,鎖定學生機使其屏幕與教師屏幕同步,使用此類軟件可以限制、約束一些不自覺學生,同時操作更加清晰,使學生更容易記憶。
三、用心設計任務驅動教學,任務一定服務于有效教學的最大化
(1)任務要針對學生特點、能力差異針對學生的特點、能力,設計任務時注意難易結合、任務具有可操作性,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及探究能力。
(2)信息技術是依托于計算機應用一門學科、實踐性較強,需要動手操作的實踐性任務多。因此在設計操作任務時,要有清晰的操作步驟,或者直接制作操作視頻。
(3)任務要充分考慮學生心理:我們設計一道學生喜聞樂見的操作任務與一道枯燥無味的操作,收到的教學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設計的任務不僅趣味性,又貼近生活,融合課本知識,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有了學習的動力與激情,就容易獲得成就感覺。
四、總結反饋、評價很重要
(1)課堂小結,通常是幫助學生對本章節(jié)的知識體系再次強調。對學生自主探究過程出現的理解偏差和知識混淆,我們要集中解決,不留死角。教師在評價項目和評價內容上制定合理的評價標準,要能體現學生的個人價值和小組協作能力。
(2)我主要是培訓學生對作品的技術分析與如何評價,會了技術懂得如何評價,每個學生心中自然就有了“一桿稱”,用他們所學知識,通過交流探討,小組合作模式,對展示的作品給與點評,老師做一些適當的補充與修正,這樣也提高了課堂有效教學效率。
總之,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重要的教學,課堂有效教學相關的因素太多了,只要我們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必會找到更好的教學方法,教師要給予充分的重視,以促進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建設為目標,不斷實踐和摸索,精心備好每節(jié)課,為信息技術營造高效課堂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盤山.談教師應實現高效課堂做時間的主人[J].學周刊,2018(29):115.
[2]郭應舉.試論初中信息技術課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9(30).
作者簡介:鄔俊啟(1979—),男,河南商丘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信息技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