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純齡
摘要:50年前,Grice提出的會話含義理論為語用學開創(chuàng)了新紀元。作為會話含義的核心——合作原則為人們在不同的語境下推導會話含義提供了理論基礎。本文探討了不同的領域運用合作原則的綜述,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對在小說、廣告、商函、跨文化交際等領域中的合作原則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合作原則;應用研究;綜述
一、引言
(一)理論背景
1967年,英國哲學家Grice為哈佛大學演講《邏輯與會話》時,提及了一套系統(tǒng)抽象的會話含義理論。在人們理性的交談中,聽話人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解析說話人表面意思之外的深層含義。合作原則是會話含義理論的核心它要求參與交際的雙方話語不僅要切合會話時的語境,還要有時間的選擇性。
“Grice將會話原則分為四個準則:1.適量準則:讓你的話語提供當時所需的適量的信息。2.真實準則:盡量說真實的話語。不說你認為是錯誤的話;不說你缺乏足夠證據的話。3.相關準則:說相關的話語。4.明晰準則:說清楚明白的話。避免表達的含混;避免歧義;力求簡短;力求有序……在提出會話合作原則及其四條準則時,格萊斯并不是聲稱人們在說話時會分毫不差地遵循這些準則,只是說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會盡量向這些準則靠攏;當會話交際不順暢時,換言之,在說話人貌似違背了某條準則時,聽話人會試圖解讀說者的真實意圖,并認定說話人在更深層次上仍遵循合作原則,以取得某種特殊的交際效果。”(藍純,2013:188)。
合作原則是會話交流中凝練的總原則,具有普遍束縛性;會話準則是總原則的演繹,是具體的。在會話交際中,合作的總原則或交際契約各自的表現形式均是通過處理合作準則的不同方式來體現的。要使語言交流有目的和有意義,講話人須在捍衛(wèi)總原則的基礎上選擇使用或違背不同的合作準則(封宗信,2008)。
(二)研究意義
Grice的合作原則為語用學的發(fā)展開辟了新紀元(Baker,1998),也是語言學家和邏輯學家關注的焦點。封宗信(2008)從總原則的哲學背景探討了合作原則的本質是什么,并從不同的視角,如學者們對原則的質疑、批判、闡釋、修正和改造等做了回顧和分析。由于合作原則本身的局限性,學者們在實踐中對合作原則或批判或改進或補充,不斷匡謬正誤(張德歲,2009)。前人對合作原則的研究綜述的關注點在合作原則本身,即它是否正確、是否完善或是否有普遍性上,幾乎沒有人在合作原則的不同領域應用上作出綜述研究。本文將在不同的領域范圍內選取兩至三個文本分析,探尋合作原則在運用時有哪些共性和個性。
二、不同的領域運用合作原則的綜述
(一)合作原則在小說體裁中的應用
石金媛(2014)通過對甄嬛傳中兩段經典對白的分析得出在戲劇中違反合作原則是為了禮貌或者表面上的不合作是為了深層次地把會話進行下去。把話說得委婉是受當時的歷史背景,社會環(huán)境和當時的封建制度下男權主義制約的,含蓄的話語更能給觀者揣摩分析的空間還能體現那個時代的文化韻味,也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發(fā)揮了獨特作用,彰顯了戲劇的語言魅力。馬亞萱(2012)探討了語用是造成語言幽默的因素,違反合作原則是為了禮貌。本篇小說語言的幽默詼諧正是通過中國人特別是高級知識分子這些看似既給說話人也給聽話人留面子的做法體現的。通過分析違反量的準則--不說真話;違背質的準則-正話反說;違背相關準則-聲東擊西;違背方式準則-拐彎抹角得出結論:愛面子看似會使交流雙方的會話不順利,實際上這些做法是為了深層次更好地合作。如此既緩解了說話過于直接而造成的尷尬、保留了對方的面子,使會話交際較順暢地進行,達到預期的交際目的,又造就了語言的幽默詼諧……從某方面說,面子策略拯救了合作原則,對人類的語言交際有更深層次的指導意義。楊林,金鑫(2006)指出在交際中人們違反合作原則不僅為了禮貌、幽默和修辭,在戲劇作品中的特殊會話含義還為了營造藝術效果。對原則的違反使對話順利進行,加深了會話含義,又再現了當時的社會背景、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性格同時也能更好地體現故事的主題。
(二)合作原則在廣告體裁中的應用
徐偉(2007)認為廣告是一種動態(tài)的交際,從合作原則的視角分析廣告語言,得出了合作原則的遵守正符合廣告語言的真實、簡練、關聯、明晰的特點。廣告自身的特質就是既要反映產品的真實、可靠又要節(jié)約時間和成本。但對于虛假的廣告,消費者不易察覺,因而不能產生會話含義。有時廣告商會不同程度地違反四條準則,用反語、比喻、夸張等含蓄的方式吸引消費者、傳遞商品信息;或突出強調商品的特殊性質或一語雙關或增加廣告的趣味性,使消費者自己體會超字面意義的深層含義,彰顯廣告的新奇性,使消費者印象深刻等。作者總結出,對準則的違反在廣告中能產生特殊的會話含義,不僅會吸引消費者而且還能有效地傳達商品信息。
鄭建鳳(2001)指出廣告是一種特殊的交際方式,商者會使用多種語言手段說服消費者購買他們的產品,若用語用學來解釋就是以違反合作原則的代價來遵守禮貌原則,達到受益。作者指出廣告是一種指令性的言語行為,太過直接反而不容易達到目的實現,故廣告中會用婉轉、間接的手法和禮貌的言辭,變指令性言語行為為承諾性言語行為,盡可能夸大消費者受的“益”,減少他們的“損”,使他們愿意去消費,以達到廣告商的目的。為了夸大商品帶來的好處,廣告商尤其會違反關系準則和方式準則,采用迂回的方式達到目的。作者在最后總結到,為使消費者購買商品商家必須采用禮貌得體的方式,這種表面上違反合作原則是為了更深層次的遵守合作原則,達到交際目的。
(三)合作原則在商函體裁中的應用
周瑞琪(2007)通過舉例分析,合作原則運用在商務英語信函時,它與信函的寫作原則有高度的契合性,兩者是普遍和具體的關系。Grice質的準則和商函中準確的原則相似。商函中會涉及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若出現差錯會導致不必要的麻煩;量的準則和商函中的“簡明”相得益彰,過多的話語會不僅不禮貌還會浪費對方的閱讀時間;有時為了避免正面沖突,故意違反數量準則;關系準則和商函的關聯性一致,商函的各個段落之間應保持商函內容整體的連貫性;方式準則和信函的清楚明了、避免語言的晦澀和歧義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