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強
摘 要:以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學策略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初中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從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學的產生背景入手,深入探討生活化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措施。
關鍵詞: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學策略
初中物理教學涉及諸多內容和知識,若學習程度不夠深入,便無法掌握知識內在的含義與原理。物理課程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以往固定化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全新的教學環(huán)境,物理課堂教學方式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轉變與創(chuàng)新。
生活化教學方式的產生主要是為了學生服務,也就是站在學生生活的角度上思考,設計與生活相關的教學內容與環(huán)節(jié),增強學生的生活經驗,促使學生真正喜歡上物理。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要全面思考生活化教學方式在課堂上的有效應用。
一、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學產生的背景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時刻把生活、物理和社會結合起來加以思考,換言之就是將生活與物理結合,將物理和社會結合。在物理課堂上把物理知識與生活化結合,能促使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現象,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巧妙地遷移物理知識,強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還可以促使學生深入了解科學原理以及科學概念,了解物理知識技能,科學地處理信息數據,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技能。
物理課堂生活化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學習與生活中,使學生可以從生活的各個地方學到物理知識。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生活化教學方法十分重要。
二、生活化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措施
1.依托生活現象,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物理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學生自身而言,在其剛剛接觸物理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畏懼心理,覺得物理知識很難學,這樣一來就影響到學生對物理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其實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生活現象與物理知識是相關相連的,教師要善于采取生活化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突破物理教學的難點,確保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時刻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科學地調整教學環(huán)節(jié),實現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最大化。
例如,在對初中物理“杠桿”相關內容的教授中,教師可以選取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如剪刀以及鑷子等,給學生創(chuàng)建如下問題情境:使用剪刀剪下紙張的原理是什么?怎樣借助鑷子處理微小粒子摻雜在鍵盤縫隙中的問題?之后引出要學習的主題,即探究杠桿的原理。由此激發(fā)學生對課堂的好奇心,進而挖掘出學生的內在潛能。生活化的情境能促使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的存在價值,能賦予課堂教學一定的生動性與形象性,彰顯課堂教學效果。
2.基于生活實踐,加強物理知識的學習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若教師只依照教材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學生可能會無法全面掌握物理知識的原理和內在規(guī)律。教師要把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通過結合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完成物理學習,培養(yǎng)學生借助物理知識闡述生活現象的能力,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物理學習框架,逐步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和勤于動手的良好習慣。
此外教師還要加強自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選取生活的一些情境引出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對物理課堂的參與程度,彰顯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進行初中物理“電路”相關內容的教授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使用干電池以及滑動變阻器和燈泡進行學習,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究歐姆定律的內在規(guī)律,在學生明白原理后再引進臺燈這一個物品,組織學生將歐姆定律和臺燈進行關聯,促使學生了解電阻大小和材料以及導體粗細程度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
3.通過深入思考,提升學生物理素養(yǎng)
初中物理教學要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物理學科較為抽象,但只要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研究問題,深入思考問題的本質,充分了解物理知識的規(guī)律,便可以獲取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與此同時,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恰當引導,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正確認識,比如在進行“參照物”相關內容的教授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當你在劃船以及乘車的過程中,參照物選取不同,你會有什么樣的體驗,從而讓學生感受物理知識的內在規(guī)律。
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重大的價值與意義,教師要與時俱進,順應課改潮流,注重方法引導,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在教學中要注重生活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基于生活實踐,加強物理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勤于動手動腦,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全面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徐光宇.以生活化教學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8(2):186-187.
[2]關善超.兩個生活化中學物理實驗的再探究[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8.
[3]尹雙玲.淺談“自學、探究、生活”初中物理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文存閱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