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在現(xiàn)代教育教學中不斷滲透,教師開展教學活動也越發(fā)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發(fā)展。其中德育作為小學教學的首要任務,對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形成和未來健康成長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結合實際,受到德育意識不強、德育內(nèi)容不符合學生認知、教育方式單一等因素影響,德育效果不夠理想。因此,文章作者提出,教師需要從小學生實際出發(fā),對德育內(nèi)容進行整合,并采取多樣化教育方式,使小學德育水平得到提高,學生也獲得更好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德育;重要性;綜合素質
一、小學德育的重要性
小學德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①開展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科技飛速發(fā)展,社會各領域除了看重個人能力,更加注重個人思想品質。而小學生受到年齡、認知等影響,思想觀念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而發(fā)生改變,這時候加強德育引導,可以讓學生具備基本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并且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具有積極促進作用,使學生健康成長;②規(guī)范學生思想和行為。學校、課堂、社會有意識地引導和德育熏陶,可以幫助他們對自我建立一個正確、客觀的認識,同時對禮儀道德進行學習和實踐以后,學生可以做出更加正確的選擇,并逐漸形成健康的人格;③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德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使學生健康成長,對社會發(fā)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學生實現(xiàn)全面綜合發(fā)展,也要重視德育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借助多樣化德育手段,使德育更加事半功倍[1]。
二、小學德育工作現(xiàn)狀分析
盡管大多數(shù)學校響應素質教育要求大力開展德育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從總體上來說結果不夠理想,實際開展工作依然存在以下問題:①德育重視程度不夠,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影響,學校、教師和家長更加關注學生各科學習情況,對學生開展德育意識不足,再加上教師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無法保障德育實效;②德育內(nèi)容不符合學生認知,小學生年齡較小,教師在德育內(nèi)容選擇上沒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片面地向學生輸出德育知識內(nèi)容,不僅脫離了生活實際,學生也無法準確理解和應用,久而久之,學生也會產(chǎn)生消極、抵觸等情緒;③德育方式單一,對小學生開展德育主要依賴于思想品德課程,沒有對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中蘊含的德育內(nèi)容進行挖掘和利用,在教學方式上也沒有體現(xiàn)出多樣性,無法起到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德育教學效果的作用[2]。
三、小學德育有效策略探析
1.提高德育師資隊伍綜合素質
教師作為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中堅力量,其綜合素質水平也直接影響到最終德育效果,因此需要加強教師培訓工作,促使德育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可利用的措施有:①豐富教師德育知識結構,提高教師德育工作能力,學校可以組織教師進行學習和培訓,在不斷豐富教師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引導教師結合小學德育工作實際情況進行不斷鉆研,并研討出貼合小學生實際的德育手段和方法,并鼓勵教師用于實踐和創(chuàng)新,使德育效果得到顯著提升;②強化小學德育認識,學校領導和教師需要對小學德育工作引起高度重視,只有思想上提高認識,行動上才會得以體現(xiàn),教師也要加強學習,不斷提升實際教學能力,在這過程中學??梢赃x擇一批較為優(yōu)秀的德育工作者發(fā)揮榜樣帶頭作用,激勵學生和教師對我國優(yōu)秀文化和思想品德進行學習和弘揚。
2.德育科學合理安排
要想取得較為理想的德育教學效果,就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開展針對性較強的德育活動,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德育認識,還能夠增強學生學習、參與的積極性,使德育更加事半功倍??蛇\用的措施有以下三點。①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作用,并且還能夠對學生思想和行為起到潛移默化影響。因此,學??梢詫φ故緳?、班級文化墻等進行充分利用,粘貼德育畫報、文字等,同時利用校園廣播對其進行宣傳,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德育認識,并規(guī)范學生思想和行為。②多樣化德育主題活動開展。德育活動可以滿足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愛新奇事物的個性特點,同時學生在參加這些活動過程中也可以對我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人物事跡等有一個細致的了解,學生在自身實踐體驗過程中也會獲得更加深刻的認知和領會,在思想道德方面也會取得更大進步。③立足課堂,深度挖掘各學科潛藏的德育知識,課堂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要陣地,教師對學生開展德育也要立足課堂,在不同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讓學生汲取更多養(yǎng)分,德育有效性也會進一步提升。例如,語文學科涉及許多先進人物、人文自然知識,教師就可以從中挖掘樂于助人、勇于創(chuàng)新、熱愛自然等德育知識滲透給學生;在體育學科中,教師可以滲透不怕困難、敢于拼搏、團結合作等德育知識,讓學生思想素質得到鍛煉和提升,并推動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
3.多樣化教學方法,促進德育教學內(nèi)化
以往德育中存在德育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不夠密切的情況,不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也無法讓學生從內(nèi)心里感到認同,進而降低了德育的有效性。為妥善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正視這一問題,以學生為本,了解學生真正學習需要,并且找到書本德育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點,然后充分發(fā)揮多樣化教學方法作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例如,在對語文學科“我愛家鄉(xiāng)山和水”進行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感同身受,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將學生家鄉(xiāng)極具代表性的建筑物、自然景色等用圖片、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這樣可以引發(fā)學生共鳴,并從思想情感上認同。甚至教師還可以引入其他地區(qū)或國家的山和水,以開闊學生視野,這對學生世界觀的形成也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4.強化學生實踐體驗,促進德育外化
學生在實踐體驗過程中可以對德育知識進行鞏固,并且在自身實踐中形成品德意識,提高自身素質。為達到這一效果,教師就要將課堂教學內(nèi)容向外延伸和拓展,并且結合生活實際組織多樣化課外實踐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實際參與機會,讓學生從實際體驗中體會和感悟。例如,為讓學生獲得更加具體的認識,教師可以讓學生深入實際生活中,掌握主動禮讓老人、不大聲喧嘩、不亂扔垃圾等文明知識。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將自己觀察和學習到的知識與教師、同學交流,這樣可以進一步強化德育學習效果,學生思想道德水平也會有所提升。
學校育人需要以德育為先,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深化德育知識內(nèi)容,并采用有效德育教學方法,同時積極組織多樣化德育實踐體驗活動,讓學生掌握更多德育知識的同時,在實踐體驗中獲得感悟和升華,推動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宋玉玲.探究開展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J].山西青年,2019(2):269.
[2]張偉燕.以德服人 以愛育生——探究班主任德育管理的重要性[J].新課程,2017(2):462.
作者簡介:孫小莉(1980—),女,甘肅定西人,二級教師,本科,從事小學數(shù)學教學及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