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成芳
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富林鎮(zhèn)第二小學
情境化課堂是一個比較新穎的教學名詞,簡單來講就是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將教學指導理論中合理融入情景化教學理論,利用情景化教學理論作為日常教學的重要指導思想,同時在以學科特點和教學內(nèi)容為基礎的前提下,結合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求、學習能力以及興趣愛好,在課堂上合理運用真實事例或者想象力,為學生在課堂中營造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教學情境。通過教學情境在課堂中的合理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渴望和動力,幫助學生以一種更加自然、主動的姿態(tài),迅速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中,教師是否充分掌握了識字教學的具體內(nèi)容,并將其作為依據(jù),在實際教學中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是該教學方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同時也決定了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發(fā)展需求,以識字教學的具體教學內(nèi)容為基礎,合理的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小學生在自己喜愛的學習方式中完成對文字的學習。
例如,在針對“情、請、清、晴、蜻、睛”這一組形聲字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文字轉盤與文字串編趣味故事相結合的方式,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首先,教師可以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設備,制作一幅夏日荷花圖的課件,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向學生進行展示。其次,教師可以在課件中虛構出一個名為“青青”的小朋友,并告知學生本節(jié)課程“青青”將會和他們一起在荷花池邊郊游。隨著動畫的變化,當青青走道溪水周邊時,此時教師可以轉動文字轉盤,讓三點水與青字相結合,引導學生認識到“清”字的部首為三點水;隨后,當青青走到太陽底下時,動畫中的青青瞇起了眼睛,此時教師可以及時的向學生帶入“晴”和“睛”字的教學,引導學生認識到“晴”字是日字旁、“睛”字是目字旁;最后,動畫中閃現(xiàn)出一只蜻蜓,此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蜻蜓愛吃蟲子的習性,幫助學生強化對“蜻”字蟲字旁的記憶,同時,由于蜻蜓是益蟲,教師還可以向學生發(fā)問:“你們想不想邀請蜻蜓回家做客呀?”以此來強化學生對“請”字的理解。隨著郊游活動的結束,學生在觀看動畫過后中心情自然十分愉快,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這種心理感受進行體會,順勢就完成了對“情”字的教學。
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中,教師在創(chuàng)設了相應的教學情境之后,還需要注意加強與學生之間溝通和交流,提升小學語文情景化課堂識字教學情境的互動性,通過有效的師生交流以及互動性極強的情境設立,讓學生更加自然的融入到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課堂教學情境中去,逐漸掌握識字教學中的各項難點和重點。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開發(fā)一些具有較強互動性的趣味游戲,并合理地運用到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當中,以此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興趣,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學生課堂參與度,幫助小學語文教師順利完成各項識字教學任務。
例如,根據(jù)漢字之間的筆畫聯(lián)系,教師可以開發(fā)出“筆畫加減”這一游戲,并給學生提供筆畫加減的游戲對象,如“日”、“十”等簡單的漢字,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添一筆或減一筆都可以,比一比誰的答案更多。通過這一游戲,既加強了教學情境的互動性,又幫助學生實現(xiàn)了對所學知識的溫習,鍛煉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發(fā)散能力,讓學生對所學文字產(chǎn)生了更加深刻的記憶和理解。
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中,教師除了要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增強情境設立的互動性之外,還應當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科學的鼓勵評價機制。小學語文教師要盡量采用富有鼓勵和激勵色彩的語句,對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和學習行為進行及時的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對文字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達到調動小學生對漢字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的最終目的。同時,在學生參與情景化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教師的認可和鼓勵,再加上教師為學生營造的自我發(fā)揮空間,例如,一些文字游戲的開展等,都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消化和吸收所學的文字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對學生的文字記憶和文字書寫等學習過程加以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文字使用方法和書寫規(guī)范,提高小學生的文字學習水平。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效率的提升離不開情景化課堂教學方法的支持,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結合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實際,在不偏離教學內(nèi)容的前提下,在識字教學中合理的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幫助小學生順利完成由語言聽說到文字運用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