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劇是中國的國粹,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但是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現(xiàn)代藝術對傳統(tǒng)的京劇藝術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它的傳承也陷入了極大的危機。為了解決這個危機,教育部決定將其引入音樂課堂之中,讓學生與國粹來一次親密接觸。本文擬從二大方面加以論述。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京劇
京劇走進小學音樂課堂,它可以帶給學生非凡的體驗,點燃他們對傳統(tǒng)藝術的熱情,從而更加熱衷于學習音樂知識。下面就對京劇藝術走進小學音樂課堂這一行為進行初步探究。
一、弘揚京劇藝術原因
京劇藝術文化歷史悠久,包含了中國其他戲曲的所有特色,在表現(xiàn)形式上已經趨近成熟。它的唱腔、內容、表演都能給人美的享受。而且京劇藝術文化還包含了德育教育,通過表演的形式傳授給觀賞者一種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現(xiàn)代傳媒技術越來越發(fā)達,給京劇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導致了京劇的傳承出現(xiàn)了危機,這時將京劇納入音樂課程之中,為京劇的傳承提供了巨大的希望。近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京劇藝術家為京劇的發(fā)展不斷地努力,京劇文化也積累了深厚的底蘊。由于社會的發(fā)展,京劇的形式發(fā)生了變化,現(xiàn)代京劇橫空出世,雖然與傳統(tǒng)京劇存在差異,但是也為京劇藝術添加了一抹亮色。京劇藝術的歷史發(fā)展都是在不斷地適應時代的潮流、不斷的自我完善,因此音樂教師要有弘揚京劇藝術的意識,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融入京劇藝術。而且在課堂中融入京劇藝術可以增添課堂的趣味性、豐富課堂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時更加的感興趣。
二、在小學音樂課堂有效推進京劇學習的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京劇進入課堂是一種好的變化,但是如何將其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呢?首先就是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京劇感興趣了,才會想要去深入的學習京劇知識。如果教師在學生剛接觸到京劇時就喋喋不休的講述著京劇的理論知識,學生就很容易喪失繼續(xù)學習京劇的興趣。小學生的身心特點為好動、好奇心重、思維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因此教師在對京劇進行介紹的時候不要喋喋不休的講述一大堆理論知識,而是通過播放京劇片段,讓學生在欣賞中逐漸接觸到京劇,從而激發(fā)學習京劇的興趣,全身心投入于京劇課堂之中。當然,教師在欣賞京劇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將京劇的理論知識穿插在其中,讓學生不僅激發(fā)學習興趣還學習到了理論知識。舉個例子,在學習《甘灑熱血寫春秋》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播放京劇片段《楊門女將》《智斗》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讓學生進行賞析,加深對京劇知識的認識。
(二)根據(jù)學生認知,因材施教
京劇進入到課堂之中后,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就要發(fā)生變化,要以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來進行教學。提高京劇課堂的教學效率,首先教師就要思考探究京劇進入課堂的內容與形式是什么。小學音樂教材中對于京劇曲目的選定有學唱曲目,也有欣賞曲目。這些曲目的難易程度不一樣,如果教師在剛開始就讓學生來進行學唱,那么由于京劇獨特的唱腔很容易讓學生打退堂鼓,從而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深入地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再根據(jù)這些進行因材施教,幫助學生逐漸建立學習京劇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欣賞京劇,然后在欣賞的過程中逐漸地融入京劇學唱的技巧,讓學生通過欣賞的形式來記住,既不突兀,記憶也很快。比如說在五年級下冊的第三單元《京腔京韻》的學習時,教師就可以選用《京調》導入,學生很容易就感知到了京劇獨有的特色唱腔和節(jié)奏。在對京劇進行賞析前,教師應該先給學生介紹這些內容的背景,讓學生先對這首曲目的由來有一個認知,之后再進行欣賞。這樣做學生更容易融入到京劇之中,情緒隨著京劇的變化而變化。
(三)學習唱腔,加深興趣
通過欣賞,學生對京劇已經有了一定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會想要去嘗試唱京劇。這時就需要教師通過自己的教學讓學生學習京劇的唱法,感受到京劇的魅力。自古以來,京劇對于嗓音的要求甚是嚴格。因此京劇走進音樂課堂后,教師也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一個發(fā)聲的訓練,讓學生學會如何用氣息來保持長音的連貫。為了避免出現(xiàn)在教學時學生容易無聊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選取一些有趣的京劇讀白來讓學生練習,提升學習的興趣,感受到京劇中咬字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學生的發(fā)音有促進作用。教師要明白京劇的嗓音是一種藝術,與傳統(tǒng)講話的嗓音不一樣。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切記循序漸進的帶領學生學習發(fā)音,保護學生的嗓子,避免出現(xiàn)怪音。之后,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唱腔。京劇唱腔的韻味是最難習得的,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很大一部分學生掌握了京劇的音準和節(jié)奏,但始終唱不出那種味道。教師在教學時就要對這方面重點進行教學,注意學生咬字、吐字,告訴學生咬字要從聲母逐漸轉換為韻母,有些地方還要用方言來唱。學生在進行學習時也要不斷地強調反復練習的重要性,在多聽、多練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京劇唱腔的韻味。
作為在中華民族文化藝術中占據(jù)重要地位的京劇,它的唱法、呈現(xiàn)方式等包含了多種學科的知識。因此,讓京劇走進校園、讓學生親身接觸京劇是值得推行的政策。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融入京劇教學,可以讓學生建立起民族自豪感,把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為己任,也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因此,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就要利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教學中感受到京劇的魅力。
作者簡介:段菲,江蘇省淮安市安瀾路小學,中小學二級,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