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雪芳
【摘 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教師應該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本文將主要圍繞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進行討論分析。
【關鍵詞】小學生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途徑;討論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3-0297-01
引言
音樂是一門藝術學科,它同語文、英語等語言學科一樣,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它包含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視、聽、唱、演、記”。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僅僅只讓學生唱或者演兩個方面,教師應該要有多方面的教授途徑學習音樂,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由此以來,教師可以更好地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一、利用多媒體帶給學生感官刺激,讓學生體會音樂的魅力
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多媒體,教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感受音樂中所包含的魅力,讓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產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人音版小學音樂《大海的歌》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畫面和配樂。如電影《泰坦尼克號》中沉船的場景,中的配樂,能讓學生們感受到大海的驚濤駭浪,而一些“漫步海灘”的場景配樂,又會讓學生對大海心生向往。利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感官刺激,由此可以看出音樂中所包含的魅力。通過觀看這些視頻,學生們會對音樂表達情緒的功能(歡快的旋律讓人愉悅,輕柔的旋律讓人感受到無限的柔情與溫馨,悲傷的旋律讓人不覺傷感......)產生興趣,進而更加認真地學習音樂。隨后,再學習《大海搖籃》這首歌曲時,學生們就能從音樂中體會到大海陪伴童年的溫馨情感。這樣,教師通過使用多媒體播放視頻,能夠讓學生們從音樂的旋律中體會到音樂的魅力,激發(fā)學生對歌曲的求知欲,進而更加認真地去學習歌曲的演唱形式、節(jié)拍、速度等音樂的核心要素。
二、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提升學生的節(jié)奏感
有趣的引導教學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學生真正能獲取知識的是在課堂上認真學習與聽講。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地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運用有趣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活躍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一個有趣、歡快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提升對音樂節(jié)奏的把握能力,從而更好的去學習音樂。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聆聽管弦樂曲《跳圓舞曲的小貓》這一課時,重點圍繞圓舞曲的節(jié)奏特點展開教學,課前可以先為學生們播放動畫片《貓和老鼠》中跳舞的場景,這些場景的舞曲大多與這首曲子類似,讓學生通過看動畫片用心聆聽曲子的旋律,感受圓舞曲旋律的優(yōu)美抒情與柔和。而后教師再用電子琴為學生演奏《跳圓舞曲的小貓》,讓學生跟著伴奏自己進行打拍子:感受體驗二拍子和三拍子的音樂節(jié)奏特點,同時能分辨二拍子和三拍子的節(jié)拍。二拍子用手畫一個“V”字型,三拍子的用手畫三角形。教師一定要跟學生講授清楚打拍子的正確手勢,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聽辨節(jié)拍的好習慣就是正確打拍子,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然后教師示范幾個簡單的三拍子舞蹈步伐、動作,并邀請學過舞蹈的學生到講臺上面簡單模仿并加以編創(chuàng)一下基本的圓舞曲舞步,最后讓全體學生在跳舞的過程中體驗和感受圓舞曲的音樂節(jié)奏特點。當然,教師也要對個別節(jié)奏把握不太準確的學生進行及時的糾正。這樣,在體驗舞步的過程中和教師的指導糾正下,學生的節(jié)拍聽辨能力在對比教學中慢慢提高了。這樣的課堂教學實踐更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
三、將動畫與教學內容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演能力
小學生最感興趣的就是動畫,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抓住學生們的這種心理,將動畫與音樂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對動畫劇情的模仿中理解音樂,表達音樂。學生在此過程中既獲得了樂趣,又擁有了表現音樂的能力。
例如,學習巴西歌曲《小紅帽》這首歌曲,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們播放《小紅帽》的動畫片,學生們在看過動畫片以后,就會對這首兒歌有著更深刻的感受。這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根據動畫片,表演一下小紅帽的故事。而表演“小紅帽”的同學,在表演過程中要邊演邊唱。教師在引導學生歌曲表現時,可以向學生引入音樂劇的表演形式,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能力;音樂劇的表演形式就是邊演邊唱,聲情并茂,這一部分較難,需要平時課堂實踐的不斷積累,教師一定要有耐心,多用鼓勵式的評價方法。同時教師要盡可能的讓每個學生都有表演的機會,甚至可以開展一個小競賽,選出一個“最棒的小紅帽”。這樣,學生們在不斷地表演和演唱中,會對歌曲形成深刻的印象,演唱也會更加熟練準確,歌曲演唱能力和表演能力都會得到提高。
四、通過游戲學習記憶知識,鞏固學生音樂素養(yǎng)
為了鞏固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一些音樂中的知識與技能是需要學生進行記憶的,但是學生們對于學習音樂知識似乎并不熱衷,怎樣讓學生完成音樂知識的學習和記憶呢?事實上,小學階段,學生總是對游戲和活動情有獨鐘,那么教師何不將音樂教學融入游戲之中呢?通過游戲,既能讓學生們快速進入到音樂知識的記學中,也能讓學生對音樂的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所以,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們最喜歡的游戲,來鞏固學生的音樂知識,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例如,在人音版小學音樂一年級中,要求學生掌握do re mi fa sol la si do等唱名以及其對應的阿拉伯數字,由于其是由意大利文構成的,所以無論是發(fā)音還是拼寫都會讓學生感到陌生,這時教師就可以借助游戲,讓學生們既學會唱,也學會記。教師可以先準備好一些面具上面印著do re mi fa sol la si do以及對應的阿拉伯數字,然后以找朋友的方式指導學生將其一一對應,隨后一對對“朋友”站在一起時,教師可以開始教唱,處于游戲中的學生們學習注意力更專注,學習效率提高并較快掌握唱法。這樣通過游戲,教師可以實現音樂知識的快速教學,而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音樂知識也會更加記憶深刻。
總之,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音樂教育就是以學生的審美體驗教育為核心,音樂作為小學階段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需要被教師所重視。音樂課堂教學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還要讓學生喜歡音樂、熱愛音樂,用其豐富的音樂知識表現音樂。而在這個過程中,作為音樂教師要不斷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和策略,讓學生樂學善學,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才能有效穩(wěn)步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趙以馨.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