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 李喜峰 馬越
[摘 要] 互聯(lián)網、微信、微博等傳播媒介的快速發(fā)展使我們進入了新媒體時代。高?;鶎狱h組織要堅持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善用新媒體,打造“微課堂”、塑造“微隊伍”、營造“微環(huán)境”,不斷提升高?;鶎狱h建工作科學化、信息化水平,構建新媒體時代高?;鶎狱h組織建設“三微一體”新路徑。
[關鍵詞] 新媒體;高校;基層黨組織;微路徑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9) 10-0053-03
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基層黨組織是黨執(zhí)政大廈的地基,地基固則大廈堅,地基松則大廈傾。要探索加強新興業(yè)態(tài)和互聯(lián)網黨建工作,擴大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和凝聚力?!比珖M織工作會議的召開、《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的頒布為今后一個時期基層黨組織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高?;鶎狱h組織必須順應新媒體蓬勃發(fā)展和廣泛應用的時代趨勢,遵循新媒體和網絡發(fā)展規(guī)律,實現(xiàn)新媒體與基層黨組織的深度融合,努力提升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質量和水平。
一 新媒體在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中的機遇與挑戰(zhàn)
伴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科技進步,在傳統(tǒng)媒體的基礎上,與網絡信息技術密切結合的新媒體應運而生,它的快速發(fā)展和廣泛應用不僅滲透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給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
(一)新媒體給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帶來的機遇
1 極大豐富了高?;鶎狱h建活動的形式
傳統(tǒng)的黨建活動形式較單一、吸引力不強、收效不大,在新媒體時代,資訊傳播具有生動、迅速又活潑的特性。這一特點傳統(tǒng)的黨建教育模式下教育內容陳舊、單調的問題得到了解決。這樣一來,既使得黨建教育素材變得多元化,也使得黨建教育的環(huán)境氛圍變得輕松愉悅。
2 給高?;鶎狱h建的工作方式帶來重要變革
借助新媒體的優(yōu)勢,過去生硬的“灌輸式”“說教式”黨建工作模式將會被“分享式”“互動式”的工作方式所取代。利用這種方式互動溝通,將基層黨組織工作由被動轉化為主動,黨員主動參與思想交流,在不斷地思想碰撞的過程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逐漸升華思想、提高覺悟。這種變革后的教育方式將改變基層黨建工作的傳統(tǒng)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黨建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 給高?;鶎狱h建工作帶來新的載體
時代在進步,高?;鶎狱h建工作也不能落后。網絡和多媒體互動平臺的出現(xiàn),為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提供了信息化工作載體。新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使得高?;鶎狱h建工作的物質基礎得到逐步改善,“智慧黨建”“黨員信息管理信息”“黨建云”以及各種黨建類APP的出現(xiàn),破解了“流動黨員”的教育難題,有效地擴大了基層黨建工作覆蓋面,形成了“支部建在網上、黨員連在線上”的黨建新局面。
(二)新媒體對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挑戰(zhàn)
1 高校網絡黨建的管理水平相對薄弱
基層黨建工作隊伍中的部分人駕馭新媒體的能力還有限,不能將新媒體技術靈活運用。在新媒體在大學生群體中運用如此廣泛的今天,他們運用新媒體平臺就變成了順勢而為的事情,但是黨員運用新媒體表達訴求的時候,往往會因為自身語言表述不當或者被不良信息誤導而引發(fā)一些問題,這就是高校黨建工作者的新媒體管理水平的考驗。
2 傳統(tǒng)基層黨建工作的主客體發(fā)生了變化
從一個角度來講,新媒體給高?;鶎狱h建工作者帶去信息資源的同時,也給大學生帶去了同樣的信息資源,這就改變了一直以來黨建工作者首先擁有信息資源、應用信息資源的有利形勢,使得高校黨建工作者的權威性被弱化;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高?;鶎狱h建工作者在對大學生所得到的信息資源進行“檢驗”方面有一定難度,這也減弱了高?;鶎狱h建工作者的感召力和影響力,使優(yōu)秀學生向黨組織靠攏的積極性大打折扣。
3 加大了年輕黨員教育管理的難度
“90后”甚至是“00后”黨員隊伍發(fā)展壯大。他們更加依戀互聯(lián)網,他們思想獨立、追求平等、愛憎分明,也容易沖動。伴隨著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推進,信息資源的內容及其傳播方式將具有更多種樣式,形形色色的輿論、觀念、文化打破原有的時間與國界的束縛在新媒體平臺上無限交織融合沖突發(fā)展,各種思想觀念交流交融交織,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高校黨建工作的難度和效度。
二 新媒體在高?;鶎狱h組織建設中的現(xiàn)狀
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高?;鶎狱h組織搭建了新平臺,提供了新路徑和新方法,填補了傳統(tǒng)黨建方式的不足。另一方面,高?;鶎狱h建工作在運用新媒體方面也面臨著一些問題,主要包括:高?;鶎狱h組織對新媒體的認識還存在偏差,對新媒體的駕馭、監(jiān)管能力還比較薄弱等等。
(一)新媒體在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中的應用現(xiàn)狀
與之前的黨建方面的工作相比較,在當今快速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時代,黨建工作開始以網絡環(huán)境為基礎,以網絡信息作為支撐點發(fā)展。從現(xiàn)在的發(fā)展情況上看,在大多數(shù)高校中,網絡化時代下的黨建工作包含了傳統(tǒng)的黨建工作內容,黨建工作不再是之前的紙質化辦公,逐漸向無紙化辦公轉型,并且不斷優(yōu)化。下面是對當下最為普及的微信、微博兩種新媒體平臺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應用情況的具體分析。
1 微信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應用情況
“互聯(lián)網+”時代,微信有自己獨特的過人之處,它的高效性、互動性、大眾性等特性使其在當代大學生當中的應用量很大。大多數(shù)高校的黨建工作也都已經建立了自己專用的微信公眾平臺等等,利用自己學校黨建相關的新媒體平臺,推送宣傳一些貼近國家時事政治、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方面的原創(chuàng)內容,大到國家,小到學院分黨委,即時發(fā)生什么,就會更新發(fā)布什么,能與師生進行及時的互動,第一時間掌握信息資源。
1 要有堅實的黨務工作基礎儲備
新媒體時代信息更新迅速,正確的思想理論能夠指引基層黨建工作者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工作而不受干擾,也能使他們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鶎狱h建工作者應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堅決貫徹黨的指導思想、基本路線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新媒體技術為傳播手段,樹立新發(fā)展理念,既能熟練掌握黨的思想建設和理論體系,又能與新媒體時代接軌,做到兩者有機結合。
2 要樹立“互聯(lián)網+黨建”思維
黨建工作隊伍要順應網絡時代,與時俱進,樹立互聯(lián)網思維和智慧黨建意識。要經常性地上網看看,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了解黨員所思所想,回應網民關切。真正將新媒體技術運用到工作當中去,把黨務干部從一些耗費時間的事務中解脫出來,讓黨建工作從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化、信息化之路,提高黨建工作的實效性。
3 培養(yǎng)“互聯(lián)網+黨建”能力
黨建工作隊伍是黨的先進理論的領跑者和傳播者?;鶎狱h組織要安排專人負責互聯(lián)網黨建工作,加強其對新媒體技術的學習、使用和駕馭能力,使他們善用網言網語宣傳闡釋黨的思想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此外,黨建工作者還要擁有超群的創(chuàng)新力、鑒別力與洞察力,不斷滿足互聯(lián)網時代黨建工作的新要求。
(三)營造黨建“微環(huán)境”
新媒體時代,人們的言論更加“自由”,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人都有麥克風。面對復雜的信息環(huán)境,要加強網絡輿論引導和規(guī)范管理,對不良信息進行過濾,營造一個清朗的黨建“微環(huán)境”。
一方面,營造健康網絡環(huán)境。要加強網絡新媒體內容建設,擴大主流輿論,唱響網上主旋律,營造風清氣正的新媒體黨建“微環(huán)境”。規(guī)范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新媒體上表達的內容與方式,引導青年學生利用網絡媒體的優(yōu)勢和特點,努力成為新思想和正能量的生產者和傳播者,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通過新媒體的浸潤,讓基層黨員在耳濡目染和潤物無聲之中做到知行合一、堅定“四個自信”。
另一方面,凈化不良網絡環(huán)境。在借助新媒體發(fā)展鞏固基層黨組織,傳播黨建聲音正能量的同時,也需要防范網絡不良信息的傳播。受認知水平和判斷能力的限制,一些黨員容易受不良信息誤導,成為不良信息的傳播者。因此,要加強對新媒體內容的監(jiān)測、監(jiān)管,敢于發(fā)聲亮劍、果斷糾偏,對傳播不良信息的黨員加強教育引導,及時消除對黨的建設有害的一切消極腐朽思想和錯誤言論。
參考文獻:
[1]中國共青團網.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EB/OL]. http://qnzz.youth.cn/zhuanti/shzyll/fzyjs/201811/
t20181107_11777929.htm,(2018-11-07)[2018-12-09].
[2]楊飏,朱飛.新時代提升高?;鶎狱h組織建設質量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7).
[3]李珂.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應抓好“五態(tài)”[J].中國高等教育,2017(23).
[4]祁鳴,夏歆,倪穎.利用網絡媒體創(chuàng)新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6).
(責任編輯: 王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