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紅麗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古人講:大地寬容,故萬物生長;大海寬容,故寶藏無量;天地寬容,故云彩飛揚;宇宙寬容,故日月爭光。人也一樣,寬人者,人寬之;容人者,人容之;愛人者,人愛之;尊人者,人尊之。用博大的胸襟填充渺小的自己,會讓一個矮小者成為頂天立地的巨人,反之則異然。
我們的世界繽紛多彩,每個人的個性都不盡相同,任何人都無法把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到統(tǒng)一的標準中,更沒有辦法把思想觀念強加于人,而我們又必須共同在一起生活交流交往,這就需要學會寬容。
面對處在人生中既懂事又不懂事的叛逆期的學生,他們很容易學會撒謊、抵賴、狡辯等手段,處在人生中容易學壞的時期,處在人一生中的十字路口。我在領取儀器時經(jīng)過檢查完好后,給每一組學生發(fā)一套實驗儀器,讓他們做實驗,學生都比較好動,按照實驗規(guī)則儀器學生都知道怎么樣使用,可總有幾個同學不聽,在實驗一半的時候有同學說儀器壞了。我走到旁邊看看說:“誰不遵守規(guī)則弄壞了儀器,自己承擔相應的賠償。”這一組的一個女同學很放肆地指著我說:“老師,你沒有證據(jù),你看到是我們弄壞了的嗎?不信你查,拿出證據(jù)來??!”聽到學生這樣說,我很心寒,但接下來我該怎么做呢?我覺得這是一個嚴肅的教育問題,如何把這樣的學生教育好,值得我們?nèi)パ芯俊?/p>
陶行知的四顆糖教育思想引導我,對于這個學生用陶行知的教育方法讓她感到自己的錯誤行為,真正地改過自己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習慣是所有教育者的職責,對學生的教育方式,是我一直探索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影響著我,我一直把教育好學生作為自己的最高責任。通過我的不斷努力,一定可以實現(xiàn)。
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走到一個集體里,在這里他們一起學習、生活,肯定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矛盾,要想讓學校、班級成為他們的樂園,寬容教育是我們必須進行的一項工作。
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孩子的性格不同,所以孩子們的喜好也就不同。有的孩子性格很開朗,接受新事物非???而有的孩子性格較內(nèi)向,不愛表達,比較喜歡靜,不是很容易接受新的事物;還有的孩子性格比較自卑,看人的目光很膽怯,平時喜歡獨來獨往,這樣的孩子對新事物的接受相對遲緩一些。針對這些現(xiàn)象,教師必須做到因材施教。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實際出發(fā),不要過難過易。
以興趣引導學生,也就是說教學中必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順著孩子的興趣和愛好進行教育。如是才能讓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肯聽、肯學,容易引起興趣,學習效果好。
教師的注意,常常比表揚更能觸及學生的心靈和情感,具有更加深刻的意義和作用。因此,教師對一個學生的注意,這就可以在師生之間架起感情的橋梁,并且鼓舞這個學生更加向上;反之,對一個學生長期忽視,不予注意,就等于抹殺了他的優(yōu)點,以至否定了他的存在。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常把孩子比作初升的太陽,把后進生比作遲升的朝陽,比起其他學生這些后進生更需要老師的耐心、細心的呵護,我們對待后進生不可疏忽大意,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教育好這些后進生,讓他們和其他學生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展現(xiàn)自己獨特的風采。
傾聽學生內(nèi)心的話。有人說過:“教育藝術的基礎在于教師能夠在多種程度上理解和感覺到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眱A吐不失為一種最好的方法,我們教師應該積極去聽,與學生交談,從中了解學生的某些動向。可不少教師總認為學生是小孩子,不樂于傾聽他們的話,特別是學生犯錯誤時,更是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任憑自己對學生大加訓斥,這樣很不利于教育好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再怎么忙,也不能以自己的主觀判斷去對待學生,也要給學生說話的機會,也要尊重他們的人格,認真傾聽他們說的話。
“化干戈為玉帛”,寬容比征服更顯強大;“化腐朽為神奇”,寬容比懲罰更有力量。寬容是如此美麗,蒼鷹遜它三分柔,螞蟻輸它一段剛。讓我們的學生相互謙讓,彼此寬容,明白容得下他人,才能更好地成就自己,是我們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責任編輯:文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