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前教育是兒童啟蒙教育的環(huán)節(jié),是兒童求知的第一步。針對當前學前教育中學前兒童的實際,為調(diào)動兒童的學習興趣,游戲教學已然成為一種良好的教學方法,它能激發(fā)學前兒童的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性。文章針對幼兒特點,在學前游戲教學中詳細制定了激發(fā)兒童探索興趣的措施,有利于促進兒童全面素質(zhì)的養(yǎng)成。
關鍵詞:學前教育;游戲教學;興趣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1-0140-01
一、著眼兒童特點,開展健康游戲
學前兒童處于生理和心理快速成長的時期,他們在這一階段往往擁有較強的好奇心,對自己感興趣的人和事物會進行積極的嘗試和摸索,這便是我們實施游戲教學的基礎。但是學前兒童心智并未成熟,缺少社會實踐和經(jīng)驗,尚未形成自主選擇能力,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就顯得尤為重要。學前兒童由于身體機能尚未成熟,不能承受太劇烈的運動,因此可以開展負荷較小的游戲活動,如老鷹捉小雞,立定跳遠等。這些游戲雖然負荷較小,但學前兒童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在游戲活動中,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保護學前兒童的安全。學前兒童也處于心智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智力游戲有利于學前兒童智力的開發(fā),在完成學前基本課程之后,適當?shù)闹橇τ螒蛞彩潜匾?,如猜謎語、腦筋急轉(zhuǎn)彎、成語接龍等,這些游戲可以促進敏捷思維的形成。這一階段的學前兒童往往也擁有較強的學習模仿能力,能夠通過觀察教師與家長的言行而學習和成長,教師應抓住這一特點言傳身教,如開展午飯前洗手的模擬游戲,這能使學前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基本的責任感。健康游戲是符合學前兒童健康成長規(guī)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促進兒童成長成才的好途徑。
二、有效利用游戲元素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基于學前兒童貪玩的秉性,自我約束力也有所欠缺,枯燥乏味的課堂無法激發(fā)學前兒童的探索興趣,而游戲課堂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包含了游戲元素的課堂能夠抓住兒童貪玩的特點,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1]。游戲作為一種娛樂性的方式,與日常課堂巧妙融合,能使課堂更具趣味性和靈活性,這樣的課堂,更能激發(fā)學前兒童的探索興趣,繼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使學前兒童在輕松快樂的環(huán)境下學習和成長。教師作為兒童的引領者,應積極探索將可行的游戲方式融入課堂,為兒童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例如,教師可以利用頒發(fā)小紅花、獎狀等形式激發(fā)學前兒童的探索興趣,從而使學前兒童在輕松快樂的教學環(huán)境下茁壯成長。
三、激發(fā)兒童探索興趣,抓住重點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兒童在學前時期所形成的性格是為日后成長成才奠基的關鍵一步。教師的基本職能在育人,讓游戲元素與教學相融合,讓教師融入課堂和游戲,改變以往的師生關系,能使學前兒童坦然和教師溝通與交流。良好性格是一個人成長成才的必備條件,融洽有趣的課堂環(huán)境同樣是培養(yǎng)學前兒童開朗、活潑,熱愛生活等良好性格的催化劑。如丟手絹,一二三木頭人等游戲,既能鍛煉和培養(yǎng)學前兒童的團隊協(xié)調(diào)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學前兒童的組織紀律性和集體榮譽感。教師要在這些繁雜的游戲中,選擇符合幼兒心理、有利于其健康成長的好游戲,讓幼兒在啟蒙教育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教師應了解學前兒童的長處,把握每個學前兒童的特點,在游戲教學中適時地鼓勵和引導,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前兒童探索的興趣,還能增強其自信心和自豪感[2]。例如,教師可以在學前音樂課中對缺乏學習主動性的學前兒童進行激勵性的教導,使其燃起對課堂的興趣,重拾自信心。
綜上所述,教師作為學前兒童的引導者,需要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前兒童學習的自主性。教師可以通過選擇符合學前兒童健康發(fā)展的好游戲,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情操,樹立良好的秉性,激發(fā)兒童探索興趣,使學前兒童在快樂中不斷成長和進步。
參考文獻:
[1]甄麗娜.幼兒園主題課程生成路徑探索[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8(8):1-4,8.
[2]韓和鳴.論杜威的兒童興趣觀及其教育意義[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6):49-52.
作者簡介:陳揚揚(1987—),女,浙江溫州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