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樹人”。本文圍繞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從一堂閱讀課出發(fā),教授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其思維品質的同時,引導其在解決社會、國家乃至世界問題時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策略;閱讀
【作者簡介】夏青青,揚州市第一中學。
一、前言
牛津英語十模塊是選修教材,教師在教學中不但不能忽視反而應該利用其文本及話題特點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的必備品質。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利環(huán)境下,教師應引導學生把課本文本的閱讀技能運用到課外閱讀及寫作中去,舉一反三,形成知識的正遷移,從而培養(yǎng)其樂學善學、勤于反思的美好品德。同時,通過剖析社會現(xiàn)象,討論國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信念,敢擔當的人,繼而為終生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二、在教學過程中凸顯策略
1.探究主題語境。在本課的導入部分,教師帶領學生欣賞歌曲 We Are The World 并閱讀歌詞,詢問其對于歌曲的感受,比如在什么樣的場合中唱,或者唱的目的是什么?李萍(2011)特別提出,“探究是一種思維方式,以解決問題為主要目的?!痹谥黝}語境探究的課堂上,教師并不直接告知學生本單元及課時所蘊含的主題,而是通過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或興趣點,引出問題,促使其深層思考,并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強化語言能力,增強思維品質。本課中,以學生喜歡的邁克杰克遜的歌曲導入,帶著老師的問題仔細品味歌詞后,學生們對課文所創(chuàng)設的主題有了深刻的理解,我們同在一個世界,要互相幫助,為世界另一邊忍受饑荒的人們出謀劃策。主題語境給了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整節(jié)課中,他們都圍繞著幫助他人解決問題而學會合作、理解及表達。
2.繪制思維地圖。通過運用思維地圖,學生能體會到何種思維能力有助于促進其學習提升,能掌握思考的方法并據此改進自己的學習狀況(Hyerle &Yeager,2007)。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文章結構,繪制思維地圖,找出理解此類文章主旨的有效方法。
教師希望學生能通過思考學會歸納總結,舉一反三。不同體裁的文章采取不同的思維地圖來閱讀可能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關注文章體裁的情況下繪制思維地圖,并且透過本文可以更加概括,從而應用于其他同體裁的文章閱讀中去,實現(xiàn)從特殊到一般的飛躍。在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討論之后,可以大體總結出議論文的基本結構為總-分-總。因此可以繪制為Problem-Solution- Conclusion形式。
3.促進內化與遷移。《課標》指出,“只想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英語教學應以主題一以為引領,以語篇為依托,整合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學習內容,創(chuàng)設具有綜合性、關聯(lián)性和實踐性的英語學習活動?!苯處熢诖瞬糠衷O置了課外閱讀和寫作訓練,意圍繞相似的主題語境、同體裁的文章使學生進一步內化與體裁相關的圖式,從而實現(xiàn)遷移、重構、創(chuàng)造。
(1)內化閱讀。教師選擇了由一位女學生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發(fā)表的題為Our books and our pens are the most powerful weapons,演講作為課外閱讀文本并讓學生先行主題預測。閱讀中,教師給出文章主要結構,即Problem-Solution- Conclusion,請學生在文中找出相對應的內容進行補充。閱讀后,再次顯示標題,猜測題意。
教師利用課外閱讀的訓練進一步強化議論文體的閱讀策略,即明確作者提出的問題,解決措施,及作者真正想傳達給讀者的觀點。在閱讀策略指導下,學生更能夠找出問題和解決措施。
(2)遷移寫作。寫作前,教師圍繞議論文的行文結構即Problem-Solution- Conclusion先提出問題,即揚州未能登上國內前五十旅游城市排行榜。然后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這樣?
根據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展開討論,集思廣益,商量改進措施。
寫作中,為進一步強化議論文結構,教師提供了簡易提綱。
Can you figure out Yangzhous problems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mayor ?
Para1.(problem)
Para2.(solutions)
Para3.(conclusion) What will Yangzhou be like in the future?
寫作后,教師對于學生的語言以、觀點內容及價值取向進行點評。
三、 結束語
教師專注于研究如何在課堂過程中利用種種環(huán)節(jié),通過閱讀、理解、實踐使學生能夠了解認知外部文化,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技能,并進行概括總結,提升思維能力的同時掌握學習的方法,最后能夠內化、遷移、創(chuàng)新地應用于實踐。本節(jié)課以主題為引領,融合了多種學習策略,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實踐性的英語課堂活動。
參考文獻:
[1]李萍.語文主題閱讀探究性教學的模式建構[D].西南大學,2011.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