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據(jù)福建省中等職業(yè)學校學業(yè)水平測試要求和有關文件通知,通過分析我校17級學生英語學習情況和兩次統(tǒng)考考試情況,對比分析本省同類職校應對英語學業(yè)水平測試的舉措,對今后的中職英語教學提出粗淺的建議。
【關鍵詞】學業(yè)水平測試;英語教學;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吳賽平,福建理工學校。
一、引言
根據(jù)《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印發(fā)福建省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和福建省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閩教職成[2016]56號),學業(yè)水平考試必將成為各校工作開展的一個重點。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是學生畢業(yè)和升學的重要依據(jù),是評價和改進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參考,是檢驗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各中職校的教師們面對學業(yè)水平測試,那真是又麻又辣,惆悵萬千,說來話長。
面對學業(yè)水平測試這攔路虎,同時也是試金石,我校從校領導到科室負責人到教研組,層層關注。從17-19學年的兩個學年考試中,多次模擬學業(yè)水平考試試題形式,組織統(tǒng)考,采取閉卷考形式。第一次考試范圍為外研社第一冊第一至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第二學期期末考核第一冊第六至第十單元,及第二冊第一單元的教學內容。試卷總體難度適中,與學業(yè)水平考試相當。
二、學生的考試情況分析
考試總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以學業(yè)水平考試大綱指導,考試內容主要是結合教材十個單元主題(校園、運動、購物、實物、興趣、娛樂、假日、交通、旅游、電子化生活),讀、寫兩個維度重點考查學生應該掌握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旨在夯實學生的基礎,注重階段內知識的考查和消化。試卷選材上注重題材、體裁的多樣性,所選文章內容貼近生活,貼近教材內容??v觀整份試卷,難度適中,在閱讀理解有區(qū)分度,有一些靈活運用的試題,可信度較高,區(qū)分度較明顯??荚嚱Y果符合大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英語水平預評估??荚囍谐霈F(xiàn)少部分考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最基礎的選擇題為空白,完全放棄得分機會??荚嚦霈F(xiàn)的最高分為97.5,最低分6分(未參加考試或試卷空白上交的不計入)。在全校班級中,班級平均分最高的為74.57分,最低平均分為35分。
從考試的錯誤題型分析來看,我校的學生主要存在以下幾個不足:
1.閱讀理解。試卷中英語小段落閱讀理解有四篇,內容較多,題量較大。大部分學生失分較多,主要原因在于閱讀策略的運用不好,訓練缺失。
2.應用寫作。本題考查學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對語篇、詞匯和語法知識掌握情況。從試卷可以看出,學生在某些句子的理解和具體語境的處理上還欠缺能力,由此可見學生讀題不夠細心,容易犯習慣性錯誤,應該指導學生做題的嚴謹性。
3.情景對話。選材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應是易得分題,但學生此題對句子不能靈活處理,語法知識欠缺,出現(xiàn)句子成分殘缺,上下文不連貫。部分學生審題不清,所表達內容與要求話題不符。
三、福建省同類校的調研情況分析
學業(yè)水平測試在全省范圍的推廣,各校緊張有序地備考交流。經過各校調查,各校的英語教學情況總結如下:關于國規(guī)教材選用方面,采用外研社修訂《英語》或教科社版《英語》;關于各學期開設的英語課時安排,各校在英語課時的選擇安排上,傾向于每學期2課時或第三、四學期增加課時;各校面對學業(yè)水平考試均有集體備課,采用統(tǒng)考等形式,形成各校自己的單元要點或者模擬試卷;部分學校教學中采用了計算機輔助英語教與學-超新學習通軟件,解決了教師批改練習的強度和難度,而且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差異程度大,部分學校有入學分數(shù)門檻(大概學生成績分布200-300或者以上),英語課堂聽課率可以達到7-80%,絕大部分學校的學生學習基礎差,入學零門檻。
四、對英語學業(yè)水平測試的思考和建議
綜上所述,結合各校情況和我校學生的具體情況,面對學業(yè)水平測試這道“麻辣料理”,今后的英語教學建議如下:
從學校領導層面高度注視,購置合適教學輔助軟件,建議添置一些信息化學習平臺和器材,如購置光標讀卡機、超星學習通等,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輔助教師更好地教學。多組織校際間的交流學習活動并常態(tài)化,互通有無,相學相長。
從教研組角度來看,首先教研組教師們可集體備課,進行單元重點歸納,充分利用目前僅有的外研社和教科社的考試輔導材料,教學中講練結合。其次,根據(jù)教育廳的文件,如有存在不同方向要求的學業(yè)水平考試及時對教學重新界定,以升學為目的繼續(xù)第二冊教學,以就業(yè)為方向的專業(yè)學生,在第二學年直接進行題海戰(zhàn)。根據(jù)我校的師資情況和學生實際人數(shù),因我校絕大部分為男生,學習基礎差,對英語存在厭煩,課時的增加并不能保證成績的提高,因此建議繼續(xù)采用每周2課時模式,以保證教師更好地繼續(xù)應對考試壓力,同時把課時用在更有可能提高分數(shù)的學科中。
從受測者角度來看,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學生原有的基礎和學生現(xiàn)在的學習態(tài)度至關重要。建議在英語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每次教師抽出專門的15分鐘檢查學生的基礎知識背誦,如,背單詞、句子、簡短對話等,每次課聽寫10個以內指定的單詞,利用平時的時間打好基礎,基礎好的可以提高技能,態(tài)度不端正的逐漸改變態(tài)度。程度好的學生可以減少監(jiān)控力度,程度差的可以循序漸進。及時在班主任、科任老師和學生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梁,互相配合監(jiān)督。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前方學業(yè)水平測試如箭在弦上,我們亦只能迎面向前而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