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保明
先看三則中考作文試題。
2018年湖南省邵陽市作文試題:
你現(xiàn)在正置身于一個美麗的大自然王國,那里有美麗的花草樹木相依相隨,可愛的飛鳥魚蟲深情交談,歡快的泉水山石友好對話,還有各種各樣的動物互幫互助,和諧相處……你,在那里會有怎樣的故事發(fā)生呢?請你放飛想象,自擬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2018年海南省作文試題:
閱讀下面材料,發(fā)揮想象,按要求將語段擴寫成一篇記敘文。
聽說省博物館展出了一艘從海底打撈出來的古沉船,我和媽媽前往參觀。一進展廳,這艘傳說中的古沉船就映入我的眼簾。我駐足凝望,思緒飛揚,心也隨船起航,穿越時空,回到了幾百年前,如夢境般,經(jīng)歷了一場奇幻之旅。這段旅程讓我的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在媽媽的催促下,我離開了。
2019年浙江衢州作文試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寫作。
說起游家鄉(xiāng),每個人都會有一張自己的私家地圖,有的是美食圖,有的是老街圖,有的是民俗圖……當然也有青山綠水圖,歡樂農(nóng)家圖。圖中的每個坐標都是你與家鄉(xiāng)最深情的紐帶。
要求與建議:
(1)以下面的文字為文章的開頭,寫一篇游記,吸引更多的朋友來衢州旅游。
親愛的朋友,歡迎你來衢州旅游!我會與你分享我的“私家地圖”,現(xiàn)在跟著我出發(fā)吧!
(2)為文章配1-2幅插圖。無須繪圖,只需在文中合適的地方,用括號注明圖片內(nèi)容。
何謂情境作文?
情境作文,有的又寫為情景作文。就當下作文教學的現(xiàn)實看,情境作文是一種作文教學實踐探索的新嘗試。它是研究者針對作文教學中學生寫作目中無物、心中無人而無病呻吟故作姿態(tài)的痼疾新設計的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情境作文課堂往往在學生寫作之前提供一個有學生真實參與、真情體驗的場景,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活動、參與、感受、體驗、思考,從而生成自己的獨特認知和情感體驗,然后用文字記錄下參與活動的過程并寫下自己的真實情感。故而,情境作文教學模式是想讓作文教學變得有血有肉,是想讓學生通過作文教學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它是用來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的情感觸發(fā)器。簡而言之,情境作文就是讓學生在真實情感的熏染下寫作有真實情感的文章。
對情境作文的另一種理解是,有意創(chuàng)設一個帶有某種情感的語境。這個語境可以是有強烈情感傾向的自然環(huán)境,也可以是帶有強烈情感傾向的故事環(huán)境,然后要求學生在這個情感語境的限制下寫作??梢允蔷瓦@個語境,特別是故事語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寫成議論性文章;也可以就這個情境進行續(xù)寫、補寫、擴寫、改寫,寫成記敘性文章。近兩年在中考中出現(xiàn)的情境作文,多屬此類,前面三則中考作文題就是這樣的。
作文類型,這些年通常的說法有命題(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三種。在各類考試中,命題(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而話題作文則由于話題的內(nèi)涵和外延太過寬泛,不便于考試測評而被冷落。最近兩三年,在各類考試中,特別是中考語文中,情境作文開始出現(xiàn)。就目前在考試命題中出現(xiàn)的情境作文看,由于在時間、地點、天氣、景物、人物、故事等多個方面的限制和約束,從測評信度看,情境作文也許有這樣兩個優(yōu)勢:一是避免套作宿構,考驗學生的真實寫作水平。確實,就如開頭所呈現(xiàn)的三個中考情境作文案例一樣,雖然學生可以放飛想象,但想象的空間只能在那個“美麗的大自然王國”,只能圍繞王國的“美麗的花草樹木”“可愛的飛鳥魚蟲”“歡快的泉水山石”等情境聯(lián)想想象,從而寫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至于“我和媽媽”參觀省博物館那個情境,命題者明確要求擴寫,且必須是穿越劇式的“奇幻之旅”。而衢州游記,寫作的范圍限定在材料里很明確。這樣的故事情境限制,特別是在景物、人物、情節(jié)有限制前提下的改寫、擴寫、續(xù)寫、補寫等,留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不大,學生所背記的任何優(yōu)秀作文在這樣的題目前都毫無價值,幾乎沒有任何可以借用的原材料,更不用說直接抄襲。學生唯一可做的就是發(fā)揮自己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布局謀篇能力現(xiàn)場寫作,表現(xiàn)出來的是學生真實的寫作水平。二是能夠在更高層次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所謂的更高層次,是相對于學生作文中“我手寫我心”的真實心理、真實心情、真實思想的層次而言的。應該說,作文就是學生思想情感的自由表達,是對自己成長過程的記錄、反思,是學生生活、學習、實踐、鍛煉、交往等過程中酸甜苦辣的寫照。這樣寫作,學生的表達一定是自由的。而情境作文則是有諸多條件限制的寫作,無論學生是否有這樣的真實經(jīng)歷,是否有這樣的聯(lián)想想象思維能力,是否有擅長寫故事的能力,都必須戴著鐐銬跳舞。當然,不論跳得好不好,必須得跳,因為這是中考。而這樣戴著鐐銬跳舞的能力,確實需要非凡的寫作本領,也就是高層次的寫作能力。
于是,三個問題伴隨而來,值得思考。
其一,命題(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乃至話題作文是不是情境作文?
就當下的中考作文題目看,哪怕是命題(半命題)作文,在題目之前多有一段提示性的話語,這段話語從多個角度暗示作文命題的內(nèi)涵、中心、觀點以及可選的材料、立意等,希望從不同側面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這叫不叫情境呢?這些難道不是一種飽含情感的語境嗎?哪怕作文只有題目,沒有提示性的話語,諸如2018年蘭州中考題目“這真的讓我著迷”、甘肅張掖的“唱給————的贊歌”、貴州遵義的“初三,和————一起走過”等題目,未必就沒有情境。如果沒有情境的提示和限制,學生怎樣寫呢?“這真的讓我著迷”,本身就是一個情境作文命題,“讓我著迷”就是一個隱含有豐富情感的情境,可寫的內(nèi)容也很多,只要學生所寫的文章能體現(xiàn)“讓我著迷”即可。
而材料作文更是不言而喻了。圖表式材料、語錄式材料、寓言式材料、神話式材料以及真實生活材料、社會故事材料等,都是有情感意蘊的語境,都是在情感邏輯演繹下的語言表達。
情境作文這個提法科學嗎?就情境作文這個提法的內(nèi)涵和外延來看,還有許多不周密的地方。如果把命題(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與情境作文并列,從形式邏輯的角度分析,是有相互交叉內(nèi)容的。情境作文所提供的語料是不是材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是不是情境,恐怕誰也說不清。本文開頭的三個情境作文,其實就是記敘文寫作中的擴寫、續(xù)寫,只不過要求“自擬題目”。本來作文的命制者在試卷中也沒有提出“情境作文”這個名詞,但有的行家卻從中讀出了這就是情境作文,好似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于是,不少追求時尚者預言,中考中的情境作文會越來越多,于是在日常的教學和考試中就有了越來越多的情境作文。實際上,這樣盲目跟風、不明就里的命題考試,將會攪亂語文教師正常的作文教學觀,給作文教學帶來諸多問題。
其二,情境作文會更有利于學生的書面表達嗎?
寫作,其實就是學生的一項語文基本素養(yǎng),是學生用語言文字來記錄生活、表達情感的必備基礎能力。寫作教學,其核心就是訓練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記錄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過往,從而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和見解。有提倡情境作文者說,情境作文會更有利于學生的書面表達。真的如此嗎?把學生的思維限制在一個非常狹窄的空間,并且多是學生不熟悉的情境,學生也沒有真切的感受,怎么可能寫出好的文章?“我和媽媽走進博物館”“你置身美麗的大自然王國”和“游衢州”三個情境,都是考查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能力,換句話說就是虛構故事的能力。這樣的聯(lián)想想象帶有很大的規(guī)定性,并且還要與那時那事那境一致,顯得自然而不抵牾。就古沉船這個情境看,材料中提醒回到幾百年前,就需要學生對幾百年前的歷史稍有了解,否則,僅憑學生自己一陣天馬行空的聯(lián)想想象,所寫的沉船故事恐怕都難以自圓其說。如果寫的是一個與那段歷史不接近的擴寫故事,還能真實反映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嗎?如果所寫的故事給人的感覺沒有真實性,即使語言表達再好,會有理想的分數(shù)嗎?畢竟內(nèi)容決定形式,形式是為內(nèi)容服務的。所謂更有利于考查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也許就是有意在學生薄弱的地方狠狠地打幾拳,看你反應怎樣,看你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能寫出什么樣的文章。如果以抓住學生的軟肋,而從軟肋的角度出題去檢驗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這是對學生語文能力發(fā)展不負責任的做法。
情境作文,如果材料所給情境過于狹窄,允許學生聯(lián)想想象的時空太逼仄,在某種程度上是很不利于學生書面表達能力表現(xiàn)的。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審題立意構思選材能力等是各有差別的。有的擅長形象思維,有的擅長抽象思維;有的擅長正向思維,有的擅長反向思維;有的擅長講故事,有的擅長說道理;有的擅長形象表達,有的擅長抽象表達;有的擅長從古今中外的文化中去選材,有的擅長在新的時代生活中選材……中考命題者必須要考慮到這些因素,創(chuàng)造更為自由的空間讓學生充分展示其書面表達能力。就算要讓學生戴著鐐銬跳舞,這個鐐銬也是越輕越好,太重的鐐銬,即使學生有蓋世功力也難施展。目前的情境作文,給學生的鐐銬過于沉重了。
其三,能檢驗出學生的真實寫作水平嗎?
確實,在各類考試中,套作文章時有發(fā)現(xiàn)。套作和宿構的弊端非常明顯,確實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考試的信度和效度。而情境作文所給的材料情境限制面大,所提供的景物、人物、故事很具體,并且情感傾向強烈,有規(guī)定的物境和事境、情境,學生要抄襲、套作是幾乎不可能的,但如果說情境作文能檢驗出學生的真實寫作水平,那是不恰當?shù)摹?/p>
學生的真實寫作水平,一定是學生自由而真情的表達,一定是學生盡情盡心盡力的表達,一定是學生真實心境、真實思想、真實觀點的表達。而情境作文所提供的寫作情境是那么狹小,可供學生寫的故事又是那么單一,學生能盡情盡心盡力嗎?前面所舉的三個作文題目,學生所寫的內(nèi)容極其有限,要么就是虛構古沉船是如何沉海的,要么就是虛構自己在美麗的大自然王國的神奇故事,要么就是虛構自己游覽衢州某地,留給學生填充、擴寫的空間太小。無論學生是否喜歡這樣的素材,只得在這個情境下寫作。學生雖然沒有切身的體驗和感受,但必須認真虛構。在這樣的前提下,學生會寫出他自己心滿意足的文章嗎?學生會有真實心境、真實思想、真實觀點的表達嗎?這樣的情境限制,能不能讓眾多學生充分展示他們的真實寫作水平?情境作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抄襲和套作,但它的最大弊端就是對學生寫作能力的限制力太多,如此,怎么可能更有效地檢驗出學生的真實寫作水平?為了杜絕少數(shù)學生在考試中的抄襲和套作而來個情境作文,可這個情境作文又在更大范圍內(nèi)限制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正常發(fā)揮,是喜是憂,需要深思。
教學需要的是靜,是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思考教學,反思教學;是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思考學生發(fā)展的需要,語文素養(yǎng)歷練的需要。教學是育人的事業(yè),事關千秋萬代國家建設者的素養(yǎng),來不得半點的虛夸和浮躁。作文的內(nèi)涵是什么,作文教學的核心價值是什么,不必多言。早些年,乃至封建時代的科舉考試,幾乎只有命題作文這種方式,不是照樣選拔出了眾多優(yōu)秀人才嗎?不知為何,我們的語文人喜歡玩概念,“××語文”滿天飛,“××作文”遍地跑。這樣浮躁為了什么呢?這樣忙于為一個并沒有什么新東西的樣式取名又是為什么呢?寫作,就是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教師應該靜下心來思考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方法和途徑。至于名稱,有那么重要嗎?
中考中的情境作文,一個時髦但內(nèi)涵含混的概念,一個想以此引導作文教學新走向的名詞,一個想創(chuàng)新方法以杜絕考試套作的題型,能獲得廣大語文教師的認同嗎?在人們對情境作文的內(nèi)涵和外延都不太明晰的情況下,作為考題出現(xiàn)在各類考試中,是不是應該慎重一些?
(重慶市涪陵區(qū)第十四中學;40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