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是其中的重要內(nèi)容,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解析能力。但是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發(fā)展現(xiàn)狀來看,其教學工作的開展,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將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明確,進而給出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古詩詞教學;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眾所周知,語文課程的學習能夠?qū)W生的思想情感起到重要的熏陶作用,所以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課程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保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及中華優(yōu)秀文化均能夠得到有效發(fā)揮,從而實現(xiàn)古詩詞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發(fā)展,并使學生能夠逐步形成良好和健全的人格。但是就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發(fā)展現(xiàn)狀來看,其中還存在較大的不足,導(dǎo)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還需要加強工作開展力度,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初中古詩詞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能夠?qū)W生的情感思想進行激發(fā),同時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但是從初中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情況來看,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導(dǎo)致學生學習遇到極大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教學形式單一,不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同時作業(yè)檢查形式較為死板,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造成了限制作用,下面將展開詳細分析。
(一)教學形式單一化
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發(fā)展現(xiàn)狀來看,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依然沿用陳舊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難以提高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初中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時,教師通常先對作者進行介紹,然后由學生朗讀古詩詞,并逐句對句子用詞等分析,最后對詩人的思想感情領(lǐng)悟。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下,學生會覺得古詩詞教學枯燥乏味,難以提高學習興趣,從而導(dǎo)致教學效率低下問題的發(fā)生。
(二)教學與實際生活脫軌
就語文教學來說,此學科的根本來源于生活,與實際生活具有緊密聯(lián)系,因此,語文教學需要保證與實際生活相關(guān),但是從當前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發(fā)展情況來看,教師難以通過實際生活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例如教師在講解《游西山村》時,不能將“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與學生的學習困難進行聯(lián)系,使得學生并不能對詩句的精妙進行理解,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對古詩詞情感體驗的增加。
(三)作業(yè)檢查形式死板
當前初中開展語文古詩詞教學工作,教師通常將工作重點放置在學生對古詩詞的背誦和默寫方面,使得這一檢查方式成為了語文古詩詞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但是就這種方式來說,并不能幫助學生對古詩詞深入了解,往往是死記硬背,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無大幫助,會在浪費學生學習精力和時間的同時,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提高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效率的主要策略
(一)挖掘教材資源
初中語文教材中所選擇的古詩詞作品均是容易理解的教材內(nèi)容,從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出發(fā),幫助學生提高思想認識。在通常情況下,教材中所包含的內(nèi)容足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因此,需要教師在開展古詩詞教學工作過程中,能夠?qū)⒅攸c放在對教材的挖掘上,不必浪費過多的時間對課外的作者生平進行過多的講解,也不需要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將更多的時間放置在對古詩詞的詩句和用詞特點進行解讀上。
以此為基礎(chǔ),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yīng)該對自身學科的優(yōu)勢進行充分利用,在教學過程中對古詩詞教學進行充分分析,也就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深入鉆研,對其中詩句解析等進行深入挖掘,為古詩詞教育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chǔ),并能夠在教學活動實際開展過程中,實現(xiàn)“既教書又育人”的效果。例如,在對《錢塘湖春行》這一首詩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yīng)幫助學生對錢塘湖周邊的色彩、形態(tài)、意境中所蘊含的美感進行充分體會,以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情感,并幫助學生對民族自信進行建立,進而適當?shù)貫閷W生普及和滲透環(huán)保知識。
(二)強化朗讀指導(dǎo)
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筆者認為,對古詩詞進行反復(fù)的閱讀,有利于增強學生對古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所以在實際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能夠聲情并茂地對古詩詞進行朗讀,更加有利于學生對中國文學的音韻美進行了解和體會,與此同時,還能夠加深對古詩詞內(nèi)容的印象,并更加深入和全面地對其中蘊含的思想情感進行體會,也就有利于促使學生的思想情操得到進步和提高。
所以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教師應(yīng)該強化對于學生的朗讀指導(dǎo),要求學生在朗讀時,重點對部分句子和詞語進行反復(fù)朗讀,使學生能夠在對句子和段落進行深入理解的過程中得到情感上的共鳴,也就能夠更加有效地對古詩詞中所蘊含的情感進行理解和體會。
由此可見,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yīng)該注意對學生進行引導(dǎo),使學生能夠在對語文基礎(chǔ)知識進行學習的同時,在情感和思想方面得到不斷升華,而情感和思想方面的升華,又能夠進一步對學生的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起到促進的作用。所以,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對學生閱讀和思想的滲透,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情操,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
(三)創(chuàng)設(shè)情境教學
質(zhì)疑屬于一種較為復(fù)雜的智力活動,鼓勵學生進行質(zhì)疑和探究,有利于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對古詩詞教學效率進行提高。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普遍處于好奇心較強的階段,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面對各方面的事物也就更容易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shè)。由此,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yīng)該積極對各種具有趣味性以及探索價值的問題背景進行設(shè)置,使學生在對古詩詞進行接觸時能夠更加快速地進入到學習情境當中,并順利地對古詩詞進行理解和感悟,從而有效地產(chǎn)生對于古詩詞的情感共鳴,進而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目的。
例如,在對《天凈沙·秋思》這篇古詩詞進行教學時,教師即可向?qū)W生提出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詩中描繪的情景是怎樣的?第二,文章的題目是《天凈沙·秋思》,那么作者描述的秋天是什么樣的?第三,作者在詩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通過對問題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shè),學生能夠順著問題的思路進入到思考階段,從而對古詩詞進行自主分析,提高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眼睛閉上,然后自己對古詩詞進行朗讀,讓學生對詩中情景進行想象,從而自主勾勒出詩中情景,保證學生能夠置身其中,對詩人的情感和思緒進行解讀,實現(xiàn)共鳴。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行對詩中的情景和畫面進行想象,然后畫出,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語文古詩詞教學效率進行有效提高。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學生在接受教育時,能夠感受到的教育意圖越少,教育能夠起到的效果就越大,所以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能夠從學生本身入手,摒棄陳舊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增加,并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明確,給出有效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趙瑞華.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26).
[2]冷愛萍.初中古詩詞教學重難點及對策探究[D].信陽:信陽師范學院,2017.
[3]秦晶晶.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傳承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南充:西華師范大學,2017.
[4]胡廳.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古詩詞讀解問題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1.
[5]邵鑫.初中古詩詞課堂教學目標設(shè)計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