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伶
【摘要】每個孩子都喜歡游戲,在他們看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游戲。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偏小,若以游戲的形式開展語文教學,既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能增強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過程中來。為此,本文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游戲教學的現(xiàn)狀做了簡要論述,著重探討了小學低年級語文快樂游戲課堂的構建策略,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快樂游戲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我國義務教育體系中,小學語文課屬于基礎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門,通過學習語文知識可對學生的多項能力起到積極鍛煉作用(聽、說、讀、寫),進而以良好的學習助力其他課程的學習。因為小學低年級學生天性活潑,具有較強的感知能力,但缺乏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往往無法理解語文中大量描述的各種事物,加之大部分教師仍然遵循的是傳統(tǒng)教學觀念,教師為課堂教學主體,單方面的向?qū)W生灌輸知識,以至于學生并不很喜歡主觀學習,教學效率偏低。對于此情況,學校與教師均應積極轉(zhuǎn)變觀念,通過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游戲,寓教于樂,促進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水平的顯著提升。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游戲教學的現(xiàn)狀
如今,深入推進的新課改,讓游戲化教學模式逐漸取代了小學低年級語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但就小學低年級語文的實際情況來說,游戲化教學并未取得理想效果。一些教師認為,游戲化教學并非是一種教學方式,而只是一種娛樂模式,再加上平時繁重的教學任務,所以教師并未認真應用新的教學模式。同時,在傳統(tǒng)教學中,小學低年級學生并未充分發(fā)揮出主體性,多是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且大多數(shù)教師在課堂中均未將學生的多種學習需求考慮到,隨著年齡的增長,各年齡段學生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對知識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再者,很多教師均缺乏游戲化教學經(jīng)驗,沒有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而便導致課堂效果較差,讓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語文學習動力不足。另外,在游戲化教學方面,國家并未開展教師培訓課,教師獲取經(jīng)驗的途徑十分匱乏。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快樂游戲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利用抽卡片法構建快樂游戲課堂
課堂上,教師必須把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如此方可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面對抽象的漢字或字母,學生記憶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對抽卡片的方法予以利用,讓學生深入理解知識。比如,在對漢語拼音進行學習時,就可選擇抽卡片的方法,教師可在紙質(zhì)卡片上寫下字母,在寫時教師需注意筆跡應清楚工整,以便學生能夠較好的辨認。在此游戲中,教師讓每位學生均抽取一張卡片,并將該字母的發(fā)音大聲地讀出來,比一比看看誰聲音洪亮且讀得準確。對于讀得好的學生,教師應給予相應的表揚,而學生讀錯了,也不得批評他們,而是讓全班同學將正確的發(fā)音大聲讀出來。當然,教師還可向?qū)W生分發(fā)空白的卡片,讓學生在卡片上寫下自己不太會念的字,也可配置相應的圖片,再把這些卡片集中,開展抽卡片的游戲。借助此類游戲,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所有學生均能夠參與游戲,并深刻記憶字的讀音、字的寫法。
(二)通過多媒體技術構建快樂游戲課堂
如今,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使教育領域也開始廣泛運用多媒體技術,其不但為新時期的教學帶來了更多的教學資源,也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游戲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師在正式開展快樂游戲課堂教學前,需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查閱相關資料,將其下載后再進行整理,或者也可選擇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游戲情景,借助顏色多樣,內(nèi)容多樣的畫面,讓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到游戲課堂的樂趣所在。
比如,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時,教師可提前從網(wǎng)絡上下載一段與內(nèi)容相關的朗誦材料,同時再將幾張印有不同動物和其爪(蹄)子的形狀展示給學生,接著讓學生先讀幾遍,在腦海中刻畫出一個形象,之后把整理好的圖片和朗誦播放出來,要求學生結合朗誦辨認幾種動物的腳印,最后再讓學生認識幾種不同的腳印,對青蛙冬眠的特點予以了解。在學生對課文有所了解后,讓學生用畫筆畫出自己喜歡的動物,或者表演出來。不僅如此,教師也可播放一些歡快的曲子,以調(diào)節(jié)課堂氛圍,此種將學習與游戲有機結合的方式,一方面可幫助學生充分了解課文,另一方面也能夠激發(fā)出他們的想象力。
(三)通過看圖講課文的方式構建快樂游戲課堂
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本中,很多都是生動的圖畫內(nèi)容,可使學生對新知識更容易接受,深刻記憶課文內(nèi)容。比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教師可通過圖片讓學生深刻了解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在正式教學前,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幫助學生對小蝌蚪的由來、生活的環(huán)境予以了解,掌握其在生長發(fā)育中的變化。如此一來,當教師在講解時,之前看到的多媒體圖片就會浮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中。教師也可開展講故事比賽,利用多媒體按順序逐一向?qū)W生展示課文中的圖片,讓學生看圖講故事,評比出最精彩的故事。這種教學方式不但能夠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知識,且他們的想象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鍛煉。
(四)利用打地鼠法構建快樂游戲課堂
很多小學生都非常喜歡玩打地鼠的游戲,且現(xiàn)在也有很多流行的打地鼠小玩具。為此,教師就可通過打地鼠的游戲讓學生靈活記憶知識。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課本中的生字、生詞好像就和地鼠一樣,總是源源不斷地出現(xiàn),到不了頭。而如果只是讓學生利用反復讀、寫的方式來記憶生字、生詞,勢必不會有較好的效果。小學低年級學生具有非常強的好奇心,不喜歡枯燥乏味的事情,因而,教師在對生字、生詞進行教學時,可以新穎的方式取代過去比較死板的方式。把幾只地鼠畫在黑板上,在每一只地鼠中分別寫進課文中的生字與生詞,學生兩兩一組進行比賽。教師負責在旁邊讀,學生則在收到指令后用手去拍寫著生字或生詞的地鼠,最后拍得最多且準確的即獲勝。在這一游戲中,每位學生均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嘗試,進而便在游戲中將生字、生詞深刻記憶。
(五)通過繞口令法構建快樂游戲課堂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漢語拼音是其接觸的第一項語文學習內(nèi)容。而對他們來說,往往很難掌握好生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也不知如何正確分辨。所以,教師在教學此節(jié)內(nèi)容時,可運用多種方法。筆者在讓學生辨析一些字母時,便對繞口令法予以了采用,學生在拼音學習上有很大進步。比如,一些學生在“n”“l(fā)”上往往分不清,教師可學習繞口令“藍是藍,難是難,蘭蘭不怕難,把難說難不說蘭”(《蘭蘭不怕難》)。而通過不斷練習,就將“n”“l(fā)”清晰認識。同樣,在對“si和shi”進行區(qū)分時,教師可引入《四和十》的繞口令。如此通過對繞口令進行學習,學生既掌握了拼音的讀法,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結語
總之,若要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突破出來,并非只有一種方法,即構建小學低年級語文快樂游戲課堂。在具體教學時,教師可在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習慣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如此既有助于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顯著提升,也可促進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效果的大幅提高,使學生與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相符。
參考文獻
[1]曾金妹.小學語文快樂游戲課堂構建策略分析[J].新課程學習,2014(5).
[2]何麗芳.關于構建小學低年級語文快樂游戲課堂的探究分析[J].快樂閱讀,2012(3).
[3]祁會華.構建小學低年級語文快樂游戲課堂的探究[J].素質(zhì)教育,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