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彥
【摘要】在大學教育的所有學科當中,音樂欣賞學科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通過對大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出學生的藝術細胞和音樂天分,促進大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本文就大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大學生;音樂欣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音樂的欣賞可以陶冶人的身心與精神,促進人們心理健康成長,有助于個人品德與人格的完善。在當代大學生教育的時候,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yǎng),需要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一、音樂欣賞的培養(yǎng)內容
在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的時候,需要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意象感知,通過音樂的欣賞可以走進音樂描繪的意象當中,從中獲取到音樂的精神力量,從而更好提升學生的藝術思維想象力。
在大學音樂欣賞課進行的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構建音樂審美體驗的情境,在對音樂進行鑒賞的時候,學生的情緒與想象力會隨著音符的波動不斷的起伏,在音樂演唱的過程中,汲取音樂作品的精神營養(yǎng)。為了確保整體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好的學習氛圍下,學生們才可以快速進入到音樂審美的情境當中,從而更加快速有效地獲取音樂作品的全部內容。通過音樂作品的審美體驗,學生的心靈得到了很好的熏陶,對學生今后的品德形成、興趣愛好、個人情感都會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1]。
二、音樂欣賞能力培養(yǎng)的對策分析
(一)重視音樂課程
音樂教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通過音樂欣賞教育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藝術思維想象力。在實際大學課程教學時,由于音樂欣賞課程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音樂欣賞教育也沒有發(fā)揮出相應的價值。
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音樂欣賞課的開展下,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品德,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在新時代下,音樂藝術的不斷碰撞交融,產(chǎn)生了很多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推動下形成了一個音樂潮流。其實,很多的音樂潮流并沒有很好地提高人民的思想認知,而是拉低了人民的思想認知,降低了人民的音樂鑒賞能力。若是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欣賞能力,盲目地跟隨音樂潮流進行學習娛樂,將會對學生今后的音樂事業(yè)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為了確保大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與欣賞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大學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與校級領導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合理增設音樂欣賞教學課程,增添一些新的音樂教學器材,引進一些音樂學界的學者進行講座。在各方人士的重視下,大學音樂欣賞課程才可以得到更好的開展,為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提供平臺,有助于大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改革[2]。
(二)優(yōu)化教學模式
在大學音樂欣賞課教學時,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果,音樂教師需要對教學的模式進行有效的改革和優(yōu)化。在過去音樂欣賞課教學當中,教育的主體一直都是教師,學生的音樂欣賞學習主體得不到很好的突出。因此在音樂教學模式改革的時候,需要以學生的音樂欣賞為主體,以具體的音樂作品為鑒賞對象。教師通過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出學生的音樂潛能,如我國的經(jīng)典音樂《梁祝》《賽馬》、國外經(jīng)典的音樂《我的太陽》《斯克布羅集市》等,通過經(jīng)典音樂作品的引導,可以更好地提高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效果。
在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時,教師需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教育資源,引導學生正確有效地鑒賞音樂作品,發(fā)揮出信息技術的教育優(yōu)勢。例如,教師可以開展微場景的教學引導、微課視頻的教學解析、網(wǎng)絡在線互動等不同形式的音樂教學方式。
在音樂欣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確保學生正面了解網(wǎng)絡教育資源,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從而充分發(fā)揮出網(wǎng)絡音樂教育資源的價值。在音樂鑒賞教學的時候,為了合理提升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教師可以選擇特定的音樂時代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從而逐漸喚醒學生的音樂學習潛能。如我國的古典音樂、歐洲的古典音樂、西方的搖滾音樂、現(xiàn)代電子音樂等,因為音樂領域涵蓋的內容較多,若是全面鋪開進行教學引導,不僅給教師增加了教學的壓力,并且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若是教師節(jié)選一個時期的音樂作品對其進行歸納整理,然后讓學生們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相關音樂資料的收集,從而更好地利用了教學的時間,提高了學生們的音樂鑒賞學習效率。在學生們收集音樂資料的過程中,就是參與音樂欣賞教學的階段。通過更好地激發(fā)出學生音樂學習潛能,從而不斷提高音樂欣賞課程的綜合教學質量[3]。
(三)拓展教學視野
在大學音樂欣賞課程教學時,審美教育的范圍不僅局限在音樂教材當中,還需要進行更好的拓展延伸,從而不斷提高大學生的音樂鑒賞視野。音樂欣賞課是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項教育活動,學生接觸的音樂范圍越大對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提升就越有幫助。
為了確保大學音樂欣賞課的整體教學質量,教師需要依據(jù)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拓展,讓學生可以多個視角鑒賞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通過對音樂作品的鑒賞分析,從而更好地提高大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使學生的音樂細胞與藝術思維得到一定的提升。例如,在引導學生們學習民族音樂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合理的教學拓展,引導學生鑒賞蒙古的馬頭琴、云南的葫蘆絲、江蘇的古箏、陜北的腰鼓等,通過各民族地區(qū)優(yōu)秀音樂的鑒賞引導,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音樂學習視野和深度,更好地激發(fā)出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從而不斷提高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質量[4]。
(四)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
在大學音樂欣賞課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并且大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音樂原創(chuàng)能力,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可以更好地推動我國音樂事業(yè)的發(fā)展。
在進行音樂作品鑒賞引導的時候,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出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教師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創(chuàng)作想象空間,從而更好地提高音樂鑒賞課的綜合教學質量。例如在鑒賞中國古典音樂的時候,選擇歌手陳力演唱的《紅樓夢》主題曲,《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而《紅樓夢》的所有配樂都是古典音樂的曲調。在引導學生們進行鑒賞學習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們嘗試用不同的音樂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通過現(xiàn)代流行樂對歌曲的曲調進行一定的更改,從而使《紅樓夢》的主題曲表現(xiàn)出不一樣的藝術感染力。
在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能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時候,不能讓學生止步于課堂,真正的音樂都是來自于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布置發(fā)散性的音樂課題,讓學生們在課后的時間進行音樂資源的收集,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綜合實力與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5]。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大學音樂欣賞課教學的時候,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在音樂欣賞課進行的時候,教師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圍繞著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相關的教學方案。通過選擇特定時期的音樂作品進行鑒賞教學,從而更好地突出音樂欣賞課教學的意義與目的,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音樂的內涵與精神力量,對學生今后的音樂創(chuàng)作帶來非常有利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李林謙.古典音樂欣賞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19(7):172-173.
[2]劉詩婕.論當代大學生音樂教育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性[J].中外企業(yè)家,2019(5):179.
[3]董巖冰.淺析高校音樂素質課的教學內容與方法[J].藝術評鑒,2019(7):101-102.
[4]曲政一.音樂欣賞通識課中的審美教育研究[J].戲劇之家,2019(13):185,187.
[5]梁宇.提高大學生音樂欣賞水平探討[J].傳播力研究, 2019(9):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