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一駿
摘要:我國的航天事業(yè)起步晚,發(fā)展迅速,目前有些技術已位于世界前列。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對我國軍事、經(jīng)濟、政治等領域意義重大。本文從物理的角度來論述飛船變軌的原理。
關鍵詞:向心力;萬有引力;飛船變軌;動能;勢能;圓周運動
我國的航天事業(yè)起始于上世紀50年代。起步雖晚但發(fā)展迅速,目前我國已是航天大國。期間有一大批為航天事業(yè)奉獻終生的科學家,如錢學森、任新民、陳芳允等人。錢學森先生的回國,更是推動了中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他也被成為“中國航天之父”?!皟蓮椧恍恰弊屇贻p的共和國挺起了脊梁。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還帶動了周邊科技的發(fā)展,“副產品”也非常豐厚,促進了科技向生產力的轉化。最近,神舟系列火箭的發(fā)射,更是實現(xiàn)了人類探索太空的飛天夢想。為國防、經(jīng)濟、社會,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我國航天事業(yè)在許多方面仍然不足,過度依賴國外技術,自主之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飛船的變軌是航空航天事業(yè)中的一個技術環(huán)節(jié)。飛船運行中為了躲避“太空垃圾”、與空間站對接、延長使用壽命等,必須使用到變軌技術。飛船變軌有以下幾個要點:
一、飛船繞地勻速圓周運動的原理
飛船在地面以高于7.9km/s的速度發(fā)射之后,經(jīng)過一個升空和速度方向調整的過程,會逐漸進入一個圓周軌道。此后,飛船就沿圓周軌道繞地心做勻速圓周運動。在勻速圓周運動的時候飛船幾乎可以無動力飛行,只會消耗很少的能量。其所受萬有引力提供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GMmr2=mv2r=mω2r=m4π2T2r。由此可知飛船的軌道半徑越大,它的線速度、角速度越小,它的周期越大。已知萬有引力常量G=6.67259×1011Nm2/kg2,地球質量為M=5.965×1024kg,地球半徑為6371393米,如果飛船離地高度為10000千米,則可知飛船速度為v=4.9×103ms,離地高度為20000千米時,飛船速度為v=3.9×103ms。
二、飛船變軌的種類及其實現(xiàn)
(一)飛船由低軌道變到高軌道
飛船在較低軌道運行時,并非是理想的勻速圓周運動。會受到各種阻力,如果沒有動力,飛船的線速度會逐漸減低,大約為每天降低100米每秒。隨著線速度的逐漸降低,所需向心力逐漸減小,必然引起運行軌道的逐漸降低,最終要墜向地球,不過這個減少是一個緩慢的漸變過程。為了延長飛船的飛行時間,飛船要在外力作用下,變到較高的軌道。如果要變到較高的軌道,飛船需要點火加速。點火過程中,燃料被向后噴出,飛船受到一個向前的反沖作用力,在力的作用下,飛船加速。在反沖過程中火箭和燃料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飛船加速后,其所受萬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其圓周運動的向心力,飛船將做離心運動。飛船由較低軌道變向較高軌道。在此過程中由于點火,飛船的機械能增加。向外運動的過程中,飛船的引力勢能增加,動能減少。最后飛船在較高的軌道勻速運行,此時的線速度小于低軌道的線速度。
(二)飛船由高軌變到低軌
由于要躲避障礙物或者要人工收回,在較高軌道運行的飛船,需要調整到較低軌道。人工收回飛船可以選擇自然降軌,也可以選擇點火減速降軌。自然降軌優(yōu)點是不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缺點是降軌速度慢,時間長。人工降軌是在飛船飛行過程中向運動方向噴出燃氣,由于反沖作用,飛船獲得一個反向沖量,速度減小,所需向心力減小。此時萬有引力大于飛船運行所需要的向心力,飛船不能繼續(xù)做無動力的運輸圓周運動,轉而做近心運動,實現(xiàn)降軌。人工降軌的優(yōu)點是降軌速度快,所需時間少,缺點是消耗能量比較多。降軌過程中飛船的動能增大,引力勢能減少。根據(jù)不同情況,可以選擇不同的降軌方式。
(三)霍曼轉移軌道
費曼轉移軌道是1925年由德國工程師奧爾特·霍曼提出。最大化的利用了引力的能量,在平面內經(jīng)過兩次加速,實現(xiàn)由低高度的勻速圓軌道,先進入橢圓軌道的最低點,然后在引力的作用下,進入橢圓變速軌道的最高點。然后,在橢圓變速軌道的最高點二次點火加速,使飛船由橢圓軌道進入外圓勻速圓軌道。費曼轉移軌道是最節(jié)約能源的軌道,適合長期服役的衛(wèi)星使用。但是霍曼轉移軌道消耗時間比較長,飛船變軌一般不會采取這種變軌方式。
我們是社會主義接班人,科技強國的歷史責任責無旁貸。作為一名高中生,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報效祖國打下基礎。只要齊心協(xié)力,一定能實現(xiàn)科技興國,科技強國。
參考文獻:
[1]彭子凌.飛船變軌的物理原理[J].中國高新區(qū),2017(15):96.
[2]李永樂.飛船噴氣變軌時需要消耗多少能量[J].物理通報,2017(08):4345.
[3]馮昊.航天器變軌和對接問題淺議[J].中國設備工程,2017(01):134135.
[4]胡亦中.對天體運動中變軌問題的分析[J].物理教師,2014,35(02):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