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丁蓉
摘 要:初中語文教師,應該了解初中作文教學的基本目標,引導學生通過讀書背書,來培養(yǎng)語感,積累情感;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凝視,來抒寫“真情實感”。
關鍵詞:初中 作文教學 目標 策略
王榮生教授曾經這樣說過:我國的語文課幾乎沒有寫作教學。筆者認為:現在偏遠少數民族地區(qū)的一些初中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不重視,采用“無為而治”的態(tài)度。他們認為:作文教與不教,與考試成績關系不大,有的學生平時作文寫得好,到了考試,作文反而考了低分;有的學生平時作文寫得不怎么樣,到了考試,作文反而拿了高分。因而,作文教學,變成了他們語文課堂里可有可無的東西。這種態(tài)度,是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這種觀點,是帶有功利性的觀點。
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第四學段(7~9年級)中的“寫作”要求,寫作教學的基本目標可概括為:
一、 一、文體目標:
1.記敘性文,做到具體充實。2.說明性文,做到明白清楚。3.議論性文,做到有理有據。
4.應用性文,做到會寫即可。
二、能力目標:
1.表達能力。2.觀察能力。3.創(chuàng)新能力。4.獨立寫作能力。5.聯想和想象能力。6.修改、
評改作文能力等。
三、數量目標:
1.每學年作文不少于14次。2.每學年其他練筆不少于10000字。3. 45分鐘能完成不少
于500字的習作。
四、言語目標:
文從字順。
五、情感目標:
真情實感。
從“寫作”的要求看,初級中學寫作教學目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讓初中生寫作能做到
“文從字順”,表達“真情實感”,字數“不少于500字”。初中作文教學的基本目標是“為培養(yǎng)未來公民生存與發(fā)展的能力,提高國民素質發(fā)揮奠基作用”[1],并不要求培養(yǎng)作家,大文豪。
因此,作為初中語文老師,應該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寫作”的要求,構建自己“作文課”的教學體系,應該從“寫作”和“學情”的實際出發(fā),教學生學會“寫作”,做到“文從字順”,表達“真情實感”,字數“不少于500字”。
如何引導初中生在寫作時做到“文從字順”呢?
首先理解“文從字順”的意思,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用詞恰當、妥帖;二是句與句之間順從暢達,文氣貫通?!拔膹淖猪槨笔恰皩懽鳌钡幕疽螅从硨W生駕馭文字的能力。要想“寫作”做到“文從字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
王尚文教授指出:“語感是語言能力的‘綱,其他都是‘目;語感教學是語文教學的‘綱,其他都是‘目。綱舉目張;否則,綱既不舉,目亦難張?!?[2]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沒有理由不重視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
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提高語感能力呢?
筆者想就六個字:“多讀書,多背書。”
溫儒敏教授說:“新編語文教材主張讀書為主,讀書為要。抓住這條,就可能化繁為簡?!?/p>
巴金曾這樣說:“我的確學過作文……老師平日講的少,而且講得簡單。他唯一的辦法是叫學生多讀書,多背書。讀多了,讀熟了,常??梢皂樋诒吵鰜?,也就能慢慢地體會到它們的好處,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調子……”[3]
清代學者唐彪說:“文章讀得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時,吾意所欲言,無不隨我所欲,應筆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3]
大學者和大文豪都是通過大量閱讀,大量積累,語感能力、寫作水平才得到很大的提高。大量閱讀,大量積累也使他們成功成名。
作為初中生讀什么書,背什么書好呢?
筆者認為初中生首先要讀(或背)的就是國學經典。國學經典能使初中生寫作立意高遠。其中《大學》,可以培養(yǎng)初中生敦厚中正之性,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建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人生格局?!墩撜Z》自古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贊譽,它教會一個人“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其次要讀(或背)的就是語文教科書里的課文、名著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推薦的閱讀課外篇目。這些書能讓初中生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認識人生,認識科學,能夠提高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最后要讀的就是有利于初中生的刊物或報紙,讓學生了解社會,了解發(fā)生在身邊的很多事,不斷提高語文素養(yǎng)和公民素養(yǎng)。
那如何引導初中生在寫作時表達“真情實感”呢?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痹趯懽鹘虒W中,引導學生“我手寫我心”,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不僅使學生的作文獨一無二,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做一個誠實的社會人。
一、第一,引導學生讀“真情實感”的課文,體會“真情實感”,積累“真情實感”。
部編語文教材高質量,有待色,每篇課文都是很好的范文。教學朱自清的《春》,讓學生通過朗誦、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作者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教學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讓學生通過朗誦、品味細節(jié)描寫,體會作者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和自己的悔恨與愧疚之情;教學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學生通過默讀和精讀“百草園”段落,體會作者的童真童趣;教學楊振寧的《鄧稼先》,讓學生用精讀的學習方法,體會偉大的科學家鄧稼先先生的愛國情懷和崇高品格……
二、第二,引導學生關注自然、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抒寫“真情實感”。
引導學生觀察偉大自然,抒寫山河之美;引導學生體驗社會生活,抒寫人情世故;引導學生體驗家庭生活,抒寫溫暖親情;引導學生體驗學校生活,抒寫師生之情。
三、第三,引導學生觀察課堂,學會學科作文,抒寫“真情實感”。
課堂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陣地,筆者認為,以“課堂”為中心,以“學科作文”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認知出發(fā),通過觀察、思考、體驗,以自己喜歡的抒發(fā)方式,寫出自己的情感體驗,這樣的作文才有“真情實感”。
鐘傳祎教授說:“學科作文以訓練學生語言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為重點,以學科知識、學習情景、學習收獲為內容,挖掘學習生活中的素材,關注學生心靈成長歷程,教會學生自覺用文字自由表達他們在學習各學科知識過程中的見聞、心得?!盵4]
“學科作文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把學習問題變成作文,把課堂筆記變成作文,把師生對話變成作文,把課后作業(yè)變成作文,把研究過程變成作文,用思維導圖指導寫作?!盵4]
學科作文,打通了各學科教學與語文教學之間的界線,解決了學生寫作“沒素材、無方法”的難題,使之擺脫了“假話、空話”的思維定勢,極大地提高了寫作水平與各學科的學習品質。
無論寫作何種內容,老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凝視觀察法。北京大學曹文軒教授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雙眼睛,基本上都做一個動作,掃視;還有一個動作,凝視。這個世界非常奇怪,如果你不凝視它,你將走不進這個世界。你必須凝視它,耐心地,目不轉睛地凝視,才能有所發(fā)現,奇跡就會發(fā)生?!芏嗤瑢W作文不好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你只完成了第一個動作,沒有完成或者干脆沒有想到完成第二個動作,所以世界在你的眼里就沒有什么新奇之處了?!盵5]
因此,關注生活,堅持讀書,學會凝視,“文從字順”“真情實感”的作文會躍于紙上。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王尚文.語感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6.1.
[3]毛夢溪.打開自己的“源頭活水”[J].語文教學通迅,2008(11).
[4]鐘傳祎.學科作文,讓作文真正回歸生活 [J].中小學寫作教學,2017.05.
[5]劉艷萍.我的人生供你參考[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