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具有很高的靈敏性,在對食品進行檢測后能夠快速分析出結果,且此技術的應用成本很低,所以其能在食品安全檢測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對食品安全進行檢測,才能避免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關鍵詞:氣相液相色譜技術;食品;安全檢測中;應用
1、氣相液相色譜技術概述
作為精確度較高、使用廣泛的氣相液相色譜法被較多的應用在食品安全檢測中,另外,固體檢測與氣體檢測也較多的應用到了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即使是復雜的混合物,也能得到清晰的檢測結果,并且不用花費太多的時間進行分離。由此可見,氣相液相色譜法在實際的應用當中,能夠對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從理論上來講,惰性氣體或有機溶劑是氣相液相色譜法的載體,作為一種色譜分析法,只需將檢驗品裝入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儀中進行分析,操作簡便,測量結果更準確。我國每年都會開發(fā)出一些新產品,每天的食品檢測數量多達上百種。為了高效進行食品檢測工作,必須采用較為前沿的先進技術來完成。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在實際的應用當中,檢測效果好,獲得了非常積極的影響,所以在今后的食品安全檢測中,可以進行推廣。
2、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食品檢驗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食品檢測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具體分析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
2.1檢測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是廣泛用于食品生產的物質,并且是添加到食品中以改善食品的顏色,聲音和味道的化學合成原料。食品添加劑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第二種是添加增加食物營養(yǎng)價值的物質,如維生素和氨基酸;第三種是對食品加工有利的促凝劑;第四種類型是添加的調味劑和著色劑等物質,以改善食品的質量。盡管食品添加劑在提高食品質量,營養(yǎng),顏色,香味和口感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但由于食品添加劑劑量不同,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在食品添加劑檢測中主要用于酸型或酯型防腐劑,其檢測方法是:取適量樣品將其酸化,然后將添加劑的離子形式轉化為有機分子形式,樣品用低極性溶劑萃取,GC/FID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可用于檢測山梨酸,苯甲酸等防腐劑的含量。利用GC/ECD檢測丙烯酰胺的含量。
2.2檢測食品農藥殘留
隨著土壤肥力的下降,很多地區(qū)出產的食品都帶有很多的化肥殘留物。經過科研人員的大量實踐和研究,化肥雖然能夠催促農作物生長,但是化肥中的化學物質依然對人體有害,并且沒有辦法完全做到無污染,再加上現階段不合格化肥的數量和類型在不斷的增多,對市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直接威脅。農藥具有很高的毒性,雖然農藥在殺蟲方面具有很高的性能,但是現今的農藥藥性過于猛烈,不僅對生長果實的樹木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同時還不容易洗去,即使經過大雨沖洗以及陽光暴曬,依然含有較多的殘留物質。這些對人體的損害是非常大的,需要通過氣相液相色譜技術進行有效的檢測,保證在國標中規(guī)定的最大限量范圍內的產品,才能銷售到市場當中。目前,對有機氯的農藥殘留檢測采取GC/ECD氣相液相譜檢測法,對有機硫、有機磷的農藥殘留檢測采取的是GC/FPD氣相液相檢測法,對有機氮、有機磷的農藥殘留檢測以GC/NPD檢測法為主。
2.3檢測食品塑料袋有害物質
在對食品包裝塑料袋進行加工時,會添加增塑劑,以提升塑料的可塑性和透明度。目前,使用比較多的是增塑劑為酞酸酯,其含量通常會超過50%。但是,酞酸酯類的增塑劑并沒有與基質形成化學共價鍵,所以當其與食品中的油脂或者水接觸時,就會溶解在油脂或水中。酞酸酯的含量越高,其溶解度程度也會更高。酞酸酯會使人體慢性中毒,能夠致癌,還會引起突變,并且,其毒性具有生殖發(fā)育能力,是一種嚴重的化學污染物質。隨著酞酸酯類化合物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加劇,急需要對此類物質進行控制。利用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對其進行檢測,主要采用的是GC/FID技術,能夠將其中的鄰苯二甲酸類物質檢測出來,還能將其分離出來,從而確保食品的安全性。
2.4檢測發(fā)酵飲品中風味組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工作水平的提高,發(fā)酵飲品迎來了市場發(fā)展的高峰,部分發(fā)酵飲品成為了人們宴請和日常消費的主要產品。眾所周知,白酒的銷量在近幾年的發(fā)展中,遇到了低潮期,并且白酒的造價也一直是社會上的重點問題。白酒中甲醇是分解輔料、原料中的果膠內甲基酯所得,具有較強的化學毒性,易對人體的視覺神經造成傷害。一般以成人5g的攝人量為中毒的界限,若攝入超過12.5g,嚴重威脅生命。因此,在近幾年的食品檢測工作當中,對甲醇的檢測正在不斷的加強。另一方面,白酒中雜醇油過量的時候,也會對人體產生較強的毒副作用,并且使人們的神經系統充血,引起頭暈、頭痛的癥狀。為了保證人們能夠飲用安全健康的白酒,氣相液相色譜技術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氫燃燒方式化學電離雜醇油、甲醇后進行氣相液相色譜技術檢測,該方法檢測較為方便,GC/FID檢測法在該處的應用具有快捷、準確的優(yōu)點。
2.5檢測食用油溶劑殘留物
現階段不管是對動物食用油還是植物食用油進行加工制作,都需要借助相關的溶劑來輔助食用油浸出,當食用油成功浸出后還需要將溶劑從食用油中分離出來,一般都是通過脫溶完成后續(xù)處理。而溶劑大多主要成分為六碳烷烴類,是一種帶有麻醉屬性的有毒物質,如果人體長期食用,會直接影響到呼吸中樞、神經中樞的正常運行,弱化人體造血功能,大大縮短人的壽命。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國脫溶技術還不是很完善,因此國家針對食用油中存在的容易含量只要在50mg/kg的標準范圍內就屬于安全食用油,一旦容易超標,都可能對人體生命安全形成致命影響。食用油中還存在脂肪酸等多種有害物質,這都需要借助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完成成分以及具體含量的檢測。
3、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使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豐富,尤其是在食品領域,也因此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氣相液相色譜技術經過半個世紀的發(fā)展后,由于其自身具有的高靈敏度以及方面快捷的優(yōu)點,逐漸成為食品檢測中的關鍵技術。隨著氣相液相色譜技術的發(fā)展,該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范圍日益廣泛,相信隨著該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將會更加成熟,而在醫(yī)藥、石化、環(huán)保等方面的應用也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氣相色譜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J].馬家豐,侯鵬.中國藥物經濟學.2018(02).
[2]運用液相色譜技術進行食品安全檢驗的幾點思考[J].胡金霞,劉方.食品界.2018(04).
(作者單位:浙江華才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吳俊杰,1991年7月,男,漢族,浙江諸暨,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食品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