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明
摘 要:本文案例再現(xiàn)了聊出來的空心菜課程產生及實施過程,以及從課程開發(fā)、學科整合、家校聯(lián)系三個方面分析聊出來的空心菜課程背后的故事。
關鍵詞:聊 空心菜 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0-0187-01
母親節(jié)這天,洪媽媽在二年三班班級微信群發(fā)了張圖片,內容是空心菜梗做的三根豎笛和一把二胡,然后說:“語文呂老師、英語黃老師節(jié)日快樂!滿是羨慕嫉妒恨吶!孩子說她現(xiàn)在有三個媽媽,呂老師、黃老師也是媽媽,三根豎笛最長的是呂老師的,中的是黃老師的,可憐的我,靠邊站。然后她看我可憐了,就說算了,再做一把二胡給您,話說,這真的是親生的嗎?”我看了覺得很有意思,接過話說:“好可愛的孩子!”洪媽媽解釋道:“昨天正好買空心菜,她就地取材,空心菜的梗,挺合適的。”我回答:"這份母親節(jié)禮物充滿了創(chuàng)意!”洪媽媽突發(fā)奇想:“周二美術課要不要來一場空心菜葉梗創(chuàng)意大比拼,要的話我讓她帶一大把到班級,孩子們一起互動制作肯定比一個人做得更棒!”
我經過考慮,覺得上一堂手工空心菜課也可以,于是就答應了,并在班級微信群里通知周二早上美術課孩子們要帶的工具材料。為了不浪費空心菜,通過商量,語文呂老師也決定上一節(jié)作文課,并做好教學分工。
周二早上,洪同學帶來了媽媽買的一大堆空心菜。美術課在第三節(jié),利用一二節(jié),我抓緊時間備課,先制作二幅范圖,一個是“劃船”,一個是“滑板”,順便發(fā)在二年三班班級微信群。黃爸爸順著:“桃花潭水深干尺,蕹菜演繹成作品?!眳菋寢屟a充:“滑板鞋?!蔽野炎鐾甑牡谌齻€范圖“魚”也發(fā)在群里,吳爸爸把三個范圖換了個順序,編了一個故事:“早上出海打魚,抓了一條大魚,很高興,上岸后滑著滑板回家?!闭娴呐宸议L們的想象力,三個范圖居然聯(lián)想出這么多的東西,超級可愛的一群家長們!
第二節(jié),語文呂老師上作文課,小朋友興致很高,通過看、聞、摸等環(huán)節(jié),近距離接觸空心菜。呂老師啟發(fā)想象,孩子們妙語連珠,寫出來的作文,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融入了生活,有感而發(fā),有的放矢。
第三節(jié),美術手工課,我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空心菜結構,展開想象,裁剪萊葉和梗,重組形體,最后粘貼作品。學生們創(chuàng)作出很多出人意料的作品:有的粘貼成美麗的武夷山、草原世界,有的制作房子、小汽車,想象豐富,制作精細。課后延伸環(huán)節(jié),我和學生講,家里炒空心菜時,經常會把老的空心菜梗折掉,這些折掉的空心菜梗我們就可以拿來制作手工作品,廢物利用,經濟環(huán)保。
1.聊出課程立足生活的校本開發(fā)
新課程改革提出老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也應是課程開發(fā)者,特別是開發(fā)學生熟悉的鄉(xiāng)土化課程內容。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挖掘生活中的課程資源,讓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生活即教育,生活為教學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空心菜對于生活在泉州城區(qū)的二年級孩子來說,雖然沒有種植過,但都有吃過,餐桌上烹飪過的空心菜和沒烹飪過的空心菜也是有所區(qū)別,學生既熟悉又陌生,把空心菜作為課程引入到課堂中來,學生能夠接受,樂于接受。聊出來的空心菜課程,雖然帶有偶然性,但是老師如果沒有課程意識,按部就班,因循守舊,也就不可能上這種教材沒有的課程了。這樣的課程開發(fā)是一種挑戰(zhàn),它沒有現(xiàn)成的教材,也沒有可供參考的教參。所以,不管作文課還是手工課,任課教師課前都要做足功課,寫教案、查找資料、制作范圖等,課上要做諸多的鋪墊、啟發(fā)、引導,才能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有話說,有話寫,懂制作,會制作,百花齊放,達到教學的目的。
2.聊出整合 促進資源的合理利用
新課標注重多個學科的課程整合,美術學科的手工課和語文學科作文課同時教學空心菜,兩課各有側重點,表現(xiàn)形式也不同,作文課主要是觀察、想象、口頭描述,以文字形式表達,培養(yǎng)的是孩子的寫作能力;手工作品則是裁剪、重組、創(chuàng)造新形象,以圖形形式表達,培養(yǎng)的是孩子的動手能力。不管是文字還是圖形的表達,都是學生對空心菜的個性表達,都是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目標的教學,兩者既有聯(lián)系又有所側重。洪同學帶來的空心菜,呂老師的作文課上讓孩子們近距離的觀察、寫作,然后在手工課上,孩子們制作成手工作品,是我和呂老師基于資源合理利用的一次分工與合作,這樣的分工與合作需要互相交流,這樣的交流可以在班級微信群里,在私下里。
3.有效的聊 構建和諧的家校聯(lián)系
溝通是一門學問,有效的溝通是達成目標的重要條件,融洽的家校關系是有效溝通的保證。家庭、學校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共同的“利益”,作為老師,千萬不可以高高在上,不和家長溝通交流。有效的溝通,可以化解矛盾,增加了解。不同的家長來自不同的行業(yè),他們培養(yǎng)孩子的方法也不一樣,有一些好的做法可以在全班推廣,我們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發(fā)現(xiàn)這些好的做法。聊出來的空心菜課程就是由于洪同學在家里利用廢棄的空心菜梗組合成三根豎笛和一把二胡,引發(fā)了我和洪家長的對話,最后在洪家長的推動下形成的課程。因此,要發(fā)揮班級微信群平臺的作用,家校經常互動交流,關注孩子的教育,分享教育心得,建立和諧的家校關系,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孫慶波.空心菜花的啟示[J].新課程教學案例,2007(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