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
摘 要:樹立健康的德育觀﹐對于學校以及家庭教育而言都是其根本所在。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作為最為重要的兩種教育形式,在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和道德素養(yǎng)培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學生成長過程中,他們的很多問題都是從家庭中帶來的,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過程中,僅靠學校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家校合作共育,才能實現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合作 德育 積極作用
【中圖分類號】G 7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0-0013-01
所謂的家校合作共育,就是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通過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合作共育,實現對學生的培養(yǎng)。從當今的教育現狀來看,學生整體的德育培養(yǎng)方面形勢是不容樂觀的。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學生的文化教育程度應當受到更多的重視。中學時代是整個學生時代發(fā)展的黃金期,在教育方面,如果僅靠學校的支持,是很難幫助中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所以在家庭方面也應該積極地配合學校,促成家庭和學校的結合,只有加強雙方的合作,整合雙方的優(yōu)質資源,學生德育才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同時,可以在教學方式和有效策略上積極創(chuàng)新,促進中學生的德育發(fā)展。在中學生經歷青春期的巨大心理變化時,有良好的思想觀念為基礎,也可以減少青春期心理風險,中學生在青春期的情感由原來對親人的摯愛之情,拓展到對同學、老師、明星、科學家等人物的崇敬和追隨。在青春初期的人際交往中,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尤其是異性同學對自己的評價。同時,青春期的學生情緒容易波動,而且表現出兩極性,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指導,使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在中學生腦海中迅速形成,這對他們今后的學習過程也非常有影響。
1.家校教育合作是學生道德素質教育的直接需求
學生素質教育為其他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yè)素質的發(fā)揮與發(fā)展提出了廣闊的空間和背景。尤其是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可以說,德育是學生道德素質教育的先行者,是思想政治品德按知、情、意、行的順序逐漸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長期的、連續(xù)的,需要家校雙方共同努力配合來實現的。要想提高學生的德育教育質量,單單依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應當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進行有效的結合。比如,教師要想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就必須對其父母職業(yè)、家庭成員素質、結構以及文化水平進行了解。在了解學生家庭教育環(huán)境背景下,教師可以針對學生較為欠缺的部分進行重點教育,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德育教育水平,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為了更好地提高家校合作共育效率和活力
首先對學生家庭環(huán)境進行了簡單的了解,然后巧妙性地利用文化資源對學生合理地進行德育教育。對于中學生而言,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資源就是最好的教育資源,它可以在家校合作共育中幫助學生產生思維的火花。所以,在家校合作共育中,依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教育方式,能夠充分發(fā)揮學校文化資源的作用,有效地提高德育實效。
3.家校合作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師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學校課堂對學生教學,如果教師能把課堂延伸到家庭,得到家長的有效支持和配合,這樣會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學生的學習能力將會得到提高。教師可以把家長請到學校課堂中,讓他們與孩子共同學習,相互進行交流和溝通,對孩子學習的能力有一定的認知,了解學生學習能力的欠缺和不足,知道通過哪些方面來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同時,家長要引導學生在家里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以便鞏固所學知識。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讀書看報,觀看有利于學習的節(jié)目,還可以進行戶外活動。在此過程中,應多給孩子鼓勵和掌聲。
4.健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隊伍
一方面,學校需為心理健康教師營建自由、民主的教育創(chuàng)新與實踐工作氛圍,鼓勵教師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并制定與之相關的激勵機制,對有突出貢獻的教師頒發(fā)獎勵,激發(fā)教師教研的積極性,為有效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奠定基礎,使教師在創(chuàng)新實踐教育進程中不斷成長。另一方面,學校需拓展用人思路,避免心理健康教師兼任其他工作,使其能全身心地展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據本校教師團隊性別、年齡及教師等級,秉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定期面向社會招聘心理健康專業(yè)教師,適時充實教師隊伍,為中學院校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各項工作夯實人才基石。同時,中學院校還可以與社會上的心理健康機構展開合作,聘請行業(yè)專家作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顧問,針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給予科學的指導,為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質量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家庭德育教育開展程度的好壞直接影響學校德育教育的正常開展,只有家庭德育的層次得到顯著提升,才能夠為學校開展德育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學生正確道德觀念的形成起到推進作用?;诂F階段學生成長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將家校合作共育應用到學生的培養(yǎng)過程中,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通過制定相應的教育策略,不斷地提高家校合作共育的整體水平,才能真正做好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只有做好了家校共育,學校教育才能更好地進行,孩子的學習與身心才能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龔昌蓮.創(chuàng)新互動方式促進家校共育[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12)
[2]沈榮.家校合作共育的若干思考[J].華夏教師,2017(15):92
[3]何祥國.新形勢下家校共育工作的思考與實踐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