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鳳俠
摘 要:圖片信息是歷史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還原歷史、描述歷史、理解歷史的重要工具。在高中歷史教材中歷史圖片資源豐富而多樣,其在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基于此,本文從歷史圖片的基本內容出發(fā),結合高中歷史教學實際對歷史圖片的作用進行分析,并探究圖片資源應用的策略,以期對構建高效歷史課堂教學提供建議。
關鍵詞:歷史圖片;高中歷史;作用分析;應用策略
(一)圖片應用方法
1、用于課堂導入
短暫而精彩的課堂導入往往會給課堂營造濃郁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 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作為課堂的重要部分,良好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會給課堂 增色不少。下面是一則以圖片為導課的案例。案例一:《辛亥革命》
教師:照片中的人物是誰?
學生:孫中山
教師:對,孫中山先生在中國近代史上領導了一次偉大的革命,大家知道是什 么革命嗎?
學生:辛亥革命。下面我們來學習辛亥革命。
上述案例是xl教師在上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的時候的課堂導入?!缎梁?革命》是政治模塊里面內容難度比較大的一課,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課。辛亥革命 對中國近代產(chǎn)生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它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它在思想 上使民眾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它廢除纏足,剪掉男人的辯子。
但辛亥革命畢竟己經(jīng)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事情,時間跨度很大,事件發(fā)生的過程 又比較復雜,期間牽扯的歷史人物多,人物性格各不同,學習難度大。再者學習辛 亥革命還要熟悉當時的時代背景,各方力量對比,中國民眾的認知水平,世界發(fā)展 歷程等。這些問題都加大了學生對事件的理解程度。所以辛亥革命到的學習對于學 生有很大的距離感,學習起來難度較大。因此通過孫中山先生的照片使學生在熟悉 孫中山的同時拉近學生與之的關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孫中山先生的偉人 形象,使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容易理解辛亥革命及其革命的偉大意義。
2、用于內容講解
內容講解是課堂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課堂教學中貫穿始終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內容講解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學生掌握程度的好壞。作為教師,其良好的課堂講解才 是課堂的生命所在。什么樣的課堂講解才算是好的課堂導入呢?應該從學生是否容 易理解的角度,從是否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角度,從是否能夠實現(xiàn)教學內容 落實的角度上來說。而圖片往往以更加直觀的更加形象的方式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 度,加深了學生的印象,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比較好的落實了課堂內容。 案例二《新航路的開辟》
教師:這張圖片說明新航路開辟的航海家有幾位?
學生:四位
教師:請就圖片信息說出他們的名字
學生: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
教師:根據(jù)圖片我們來一起看看他們的整個航線路線。
教師:根據(jù)他們的航線路線,我們發(fā)現(xiàn)四位航海家的方向一樣嗎?
學生:不一樣 教師:怎么不一樣 學生:有的向西,有的向東
上述案例是x2教師所講的人教版必修二的《新航路的開辟》,這種圖片在教學 中應用的非常廣泛,非常具有代表性。通過《新航路開辟的示意圖》將新航路開辟 的整個過程,整個航線,經(jīng)過的整個地方非常清晰,非常直觀的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 從而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和記憶難度,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內容簡單化,形象化。 《新航路開辟示意圖》用于講解大大降低了課堂的難度,這種方式和文字表達方式 比起來更加清晰,更加具有針對性。伴隨著學生對圖片的觀察,學生始終跟著老師 的引導進行著積極的思考,伴隨著學生對圖片觀察的不斷深入,對地圖的不斷熟悉, 自身的記憶也越來越清晰,對知識的理解也越來越透徹,課堂效果自然比較好。
3、用于內容銜接
課堂內容有多個不同部分構成,多個不同內容共同構成了完整的一節(jié)課。作為 過度部分,如何過度自然,銜接得到是提髙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良好的課堂銜接既可以較快將學生的思路引導過來,又能快速進入到課堂的下一個 階段,而圖片導入往往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這樣可以為教師減輕教學壓力,為課 堂增色不少。案例三《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
教師:請大家觀察這張圖片,說說殖民擴張的路線。
學生:從西歐出發(fā)到非洲再到美洲再返回歐洲 教師:那么殖民擴張經(jīng)過了幾大洲呢?
學生:三大洲
教師:由于殖民擴張經(jīng)過了三大洲,貿易跨度為三洲,所以叫做?
學生:三角貿易
教師:那么三角貿易的具體情況如何?殖民擴張對世界市場又有什么樣的影 響?這就是我們的下一個講解內容。
上述案例是x3教師所講述的人教版必修二《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通過這幅 示意圖不僅使課堂的銜接自然,而且還對三角貿易的概念講解的非常清晰。
(二)圖片應用原則
1、 真實性原則
歷史是一門嚴肅的,真實的嚴謹?shù)膶W科。歷史材料自然是真實的,所以歷史圖 片使用的第一個原則就是真實性原則。如若歷史圖片是不真實的,那么其結論也無 法確保真實。而這種不真實的歷史圖片給學生傳遞的錯誤信息。如PS技術發(fā)展的 今天,假照片圖片層出不窮,而如果不加斟酌使用假的照片就給學生帶來不利的影 響。
2、 明確目的原則
歷史圖片的選擇必須以教學內容為依據(jù),很顯然歷史圖片的應用是為了輔助歷 史教學。歷史圖片的使用要傳遞給學生什么樣的信息,說明什么樣的問題,教師需 要明確教學目的,如果教師隨意使用歷史圖片,不僅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 浪費了課堂時間。
3、圖片的多樣性原則
圖片的類型多種多樣,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可廣泛的選擇圖片,不 拘于某一類型,某一圖片。甚至可以多種圖片同時應用于同一問題的講解。這樣不 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解決了課堂難點,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圖片應用注意的問題
1、照片應用的問題
歷史照片是在某段特定時間內特定條件下的瞬間產(chǎn)物。歷史照片所記錄的場 景,事件往往不會再現(xiàn),不會再復制和重演。與其歷史圖片相對比,照片往往更加 真實的傳遞了歷史信息。因為照片的這種特點使照片在歷史課堂的應用相當廣泛, 可是這并不意味著歷史照片在什么情況下都可以肆無忌憚的使用。一般情況下,教 師在展現(xiàn)實物時,如人物,器物,穿著,場景,交通工具,建筑時往往會利用照片, 因為照片最具真實感。在這種情況下,照片很顯然要好于其它歷史圖片。不過使用 照片除了直接提取表面的信息之外,要想挖掘更多的信息還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 導。如《洋務運動》中《江南制造總局》的照片。
2、漫畫應用的問題
漫畫與照片相比,因為漫畫往往借助象征,夸張等手段,對人物,事件進行諷 刺和批判。所以漫畫與照片比較起來,漫畫沒有照片那么真實,所以用漫畫來展現(xiàn) 實物,并不是非常妥當。但是漫畫的嘲諷與批判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對待歷史人物, 事件的某種觀點,所以漫畫用于評價歷史問題往往是比較有效果的。
3、對圖片的細節(jié)觀察
在講解《羅斯福新政》這節(jié)課時,在對羅斯福進行人物介紹時,最能反映羅斯 福人物性格的是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通過眼神的觀察可以深深的感受到羅斯福巨 人般的毅力,面多困難執(zhí)著對抗的堅定斗志以及無比自信和強大的內心。正是這種 優(yōu)秀的品質造就了羅斯福新政,造就了美國歷史上又一位偉大的總統(tǒng),也拯救了危 機四伏的美國。
參考文獻:
[1]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黃美燕. ?中國校外教育. 2018(29)
[2]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圖片史料的意義及策略[J]. 王豐兵. ?甘肅教育. 2018(16)
[3]比較教育研究方法的相關問題分析[J]. 蔣凱. ?教育研究.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