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靖
摘? 要:閱讀教學就是教師、文本、學生的對話過程,學生通過搜集和處理信息,可以更好地認識世界,發(fā)展學生自身思維,并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增強他們的情感體驗。教師在語文課堂中需要重視閱讀教學,使其教學質量不斷提升。而小學六年級閱讀教學更應該做到與時俱進,積極探索新的教學策略,增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使教學效率不斷得到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質量
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也是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分析能力的基礎條件。所以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需要基于不同閱讀學習指導要求,幫助學生獲取更加積極有效的閱讀學習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學習能力。針對語文課程教學模式以及策略方法研究,本文將展開分析討論如下:
一、 建立科學有效的閱讀教學引導目標
(一) 閱讀方法
學生在開展閱讀學習期間要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教學目標的建立應更加側重對學生的多元化閱讀動力培養(yǎng)。學生在開展課內(nèi)閱讀學習期間,還能將自己的自主探究、實踐分析效果逐步加強,這樣就能在文章閱讀的同時獲得更多的學習收獲。在課下閱讀期間學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與感悟及時與班級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閱讀學習質量也能進一步提升。
(二) 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也是教學目標建立的主要依據(jù),基于語文課程實際,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才能逐步產(chǎn)生語文學習動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暫時還未能涉及高年級的復雜性閱讀理解知識探究,所以教師在學生興趣培養(yǎng)方面,主要是要求學生能夠逐字逐句地閱讀學習,最后只要學生能夠將全文的內(nèi)容理解掌握,學習目標也就能高效化地落實。
二、 良好教學評價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
為了達到理想的課程教學引導效果,在日常的課程教學指導活動中,語文教師的合理化教學理念應用也是十分關鍵的。教師需要建立獎罰機制,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程之中,通過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及環(huán)境影響作用,課程教學活動就會邁向良性發(fā)展的方向。針對語文課程閱讀評價引導,教師需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針對性的教學評價機制。以往都是由教師單方面開展教學評價引導,基于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教學評價機制的合理性與有效性也能進一步提升。教師可以通過學生互相評價、家長參與評價結合教師評價的形式,綜合多方面的意見建議,給學生的閱讀成果展示提供更加積極有效的教學引導。
三、通過朗讀提高閱讀能力
表達,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種。無論哪種表達,都要求做到用詞準確、生動,語句通順、連貫,句式靈活、多樣,內(nèi)容具體、清晰等。如前所述,學生語言發(fā)展是一個不斷從"內(nèi)化"到"外化"的過程,其中"內(nèi)化"是基礎,沒有這一基礎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讀,可以使學生對讀過的文字印象深刻。宋代學者朱熹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shù)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通過朗讀課文,學生可以積累語言材料,掌握各種句式,學到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將會促進說話、作文能力的提高。正如張中行先生所說:"讀,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文變?yōu)樯韮?nèi)之物,并積少成多,這就成為寫作的資本。"他又指出:"你不讀,或讀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達框架茫茫然,拿起筆就難于得心應手。反之,多讀,熟了,筆未著紙,可用的多種表達方式早已蜂擁而至,你自然可以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
四、訓練學生獨立閱讀思維
學生在閱讀訓練中,需要養(yǎng)成獨立閱讀、獨立判斷、獨立思索的良好習慣,特別是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閱讀能力和閱讀情況,找出重點段落和文字內(nèi)容將其落實到閱讀感想上面,使學生能通過記錄的方式進行回顧,學生可以在閱讀完成后經(jīng)由一段時間后進行二次閱讀,并在總結后,比較兩次閱讀的情感變化情況,這樣能強化學生的閱讀思維,深化學生的閱讀感悟。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使用評比的方式,讓學生在比賽閱讀中更好地理解知識內(nèi)涵。
五、 合理利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拓展學生閱讀范圍
現(xiàn)代化的教學技術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較為常見,所以教師需要結合現(xiàn)階段的學生性格以及心理特征,將一些學生喜歡的閱讀資料搜集處理,給學生提供一些能夠開展課下閱讀的書目。具體的書目推薦要求教師緊密聯(lián)系學生發(fā)展實際,且滿足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社會時代發(fā)展的基本要求,后期的閱讀學習效果也能進一步得到保障。
在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計算機普及的現(xiàn)代社會,教師需要可以引導學生上網(wǎng),避免學生對網(wǎng)絡游戲或社交軟件的沉溺。通過一些閱讀服務平臺應用,教師能夠實現(xiàn)對課內(nèi)外教學資料的整合,開展具備特色的網(wǎng)絡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閱讀學習水平。當然社會實踐活動應該作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基礎條件,將圖書館、報刊亭、文化館應用起來,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組織引導,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閱讀知識,經(jīng)過實踐與理論融合探究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學習水平。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加強對學生的興趣引導是十分必要的。教師需要在課前做好教學流程設置,將教學實踐所需的網(wǎng)絡資源、圖書資源合理應用起來,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更加積極有效的課堂閱讀環(huán)境。通過對課內(nèi)外的教學資源整合,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經(jīng)過反復的實踐探究,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也能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