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婷
摘 要:在目前小學生所學的全部科目里面,音樂屬于不可或缺的關鍵科目之一,利用音樂教學能夠讓小學生擁有更豐富的音樂思維,同時讓學生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對身心發(fā)展帶來很好的促進效果。小學音樂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合唱為最常見的一種實施策略,如果可以將合唱付諸在日常教學實踐活動中,將對小學音樂教學成果以及質量起到很好的推動效果。本文研究對象主要選擇了小學音樂合唱教學,同時以新課標規(guī)范下合唱要求以規(guī)范作為基礎,針對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管理及訓練等策略進行詳細闡述,期望通過相關建議讓小學音樂合唱教學質量以及課堂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策略
引言:
在小學音樂教學形式里面,合唱具有很強的藝術性以及科學性,在音樂教學實踐活動中應用率非常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小學音樂教學質量。對于傳統(tǒng)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來說,在有效性方面大大欠缺,小學生正處于發(fā)育時期,音樂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因此在學習中往往遇到諸多問題,如果未得到合理解決相對音樂教學質量帶來各種不利。[1]合唱教學在開展過程中對學生配合協(xié)作相當重視,以此為基礎詳細分析了音樂教學中合唱的具體應用對策,有助于促進小學音樂教育的穩(wěn)步開展。
一、新課標實施下合唱教學具體規(guī)范與要求
(一)審美教學占據(jù)主導位置
最近幾年我國正在大力推進素質化教育,其中美育成為最基礎的一項改造標準,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課題自身的審美性質要適當凸顯出來,對于合唱教學來說,審美原則通常表現(xiàn)為三點:首先為參與性,在教師在指導下學生個人主觀能動性將被逐漸激活;其次為情感性,小學音樂合唱通常都是以情動人,通過情感流露讓小學生得到各種各樣的審美體驗;最后則為愉悅性,通過音樂學習可以讓身心得到放松,同時提升個人的美學品位。
(二)合唱教學需遵循音樂教學標準
在新課標音樂教學規(guī)范下,小學音樂合唱要將多個聲部的表現(xiàn)力充分彰顯出來,這樣學生才能夠擁有更加豐富的合唱經(jīng)驗,獲得更充足的音樂情感以及表現(xiàn)欲,通過音樂學習以及合唱提升創(chuàng)新思維,[2]有助于培養(yǎng)完善正確的價值觀及人生觀。
二、提高小學合唱有效性的訓練對策
在小學生合唱教學過程中,合唱訓練為最常見的一種訓練方式,通過訓練可以讓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高效有序。合唱訓練的內(nèi)容有很多,除了呼吸、姿勢以及發(fā)聲等訓練之外,還包括整齊度的綜合訓練。合唱對于小學生協(xié)作配合能力要求非常高,所有小學生都要有較好的自理能力,同時也要有集體觀以及團隊配合意識。要想讓合唱教學變得更加有效,務必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姿勢訓練
在合唱過程中如果姿勢保持有序統(tǒng)一,往往可以給觀看者留下深刻印象。統(tǒng)一的姿勢看上去美觀整齊,同時讓人感覺精神抖擻,這也是合唱的根本所在。在小學生合唱訓練的時候,上身一定要保持停止,胸部要保持吸氣的狀態(tài),表情自然流露,同時要帶著些許微笑。只有全體合唱隊員姿勢統(tǒng)一,才可以保證合唱小分隊時刻保持完整的發(fā)聲狀態(tài)。
(二)呼吸訓練
在合唱訓練中呼吸訓練也是不可缺少的關鍵組成,如果呼吸能夠保持合理化以及規(guī)律化,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控自身的嗓音,對呼吸訓練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此外,通過呼吸訓練有助于正確的支配氣息,防止在演唱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呼吸短促或者無力等情況。正確合理的呼吸能夠讓整個合唱環(huán)節(jié)不會過于勞累,更不會嚴重消耗體力。[3]在呼吸訓練過程中,口鼻需要同時進行吸氣,而且吸氣深度不能太大。如果吸氣過深或者換氣非常明顯,隊員將失去統(tǒng)一有效的呼吸標準,導致歌曲自身的情感很難完全呈現(xiàn)出來,合唱效果也將大打折扣。因此在呼吸訓練時務必要掌握最高效的呼吸法,讓所有成員呼吸都保持在合理狀態(tài);同時呼吸換氣也要盡量保持統(tǒng)一,這樣合唱團呼吸才會顯得整齊一致。
(三)發(fā)聲訓練
要想讓小學生掌握合理科學的演唱技巧,其中的關鍵就在于進行發(fā)聲訓練。由于小學生不具備成熟的演唱技巧,而且在掌握發(fā)聲技巧時都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在合唱時要努力讓所有學生掌握發(fā)聲技巧。在合唱訓練過程中,讓全部學生的發(fā)音都朝著老師的音色靠近,這樣堅持下去才可以保證音色的統(tǒng)一和諧。
三、提高小學合唱有效性的管理對策
(一)明確不同聲部的關鍵作用
合唱團隊的組織者以及實施者為老師,因此老師一定要對不同生物的關鍵作用進行充分了解并懂得劃分原則。小學生聲帶正處于發(fā)育階段,因此聲音并沒有完全被開發(fā),不同學生對應的聲音條件也存在較大差異,在合唱教學過程中使用最多的通常為二部合唱,因此教師要對二聲部進行著重訓練,通過大量合唱練習可以大大提升教學效率。
(二)注重引導,提升學習的主動與積極性
不同小學生聲音特點差別較大,而且在協(xié)調配合方面也比較欠缺。因此在小學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合唱技巧充分引入,同時對其中的技巧進行明確闡述,讓學生通過大量認知以及練習進行充分掌握,在完全理解之后合唱教學將會變得更加高效。
(三)及時引入合唱樂器,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
在小學生合唱課堂教學中,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功課,通過多聽才可以了解合唱的內(nèi)容以及技巧。對此教師要多翻閱各種合唱資料,即使引入合唱樂器演奏出應有的聲音特色。由于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各種好奇,因此在課堂中加入合唱樂器,可以讓小學生對課堂教學產(chǎn)生濃厚興趣,豐富課堂教學的同時學習也會變得更加主動積極。[4]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合唱教學需要注意很多要點,教師要積極進行探索,對課堂進行設計并優(yōu)化,對教學細節(jié)以及課堂實踐重視起來,讓學生置身于和諧、輕松以及有趣的學習氛圍,親自感受到音樂的巨大魅力,通過大量實踐提升音樂技巧,這樣才能夠通過實踐提升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馬佳.合唱教學對小學生樂感培養(yǎng)的研究 [D].山東師范大學,2012.
[2]孫靜.小學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D].曲阜師范大學 ,2014.
[3]周雪玉.試論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07).
[4]王潔.聲樂律動,心隨我動———論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黃河之聲,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