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詩
摘要:做好“問題學生”的轉化工作已經(jīng)成為我們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任,特別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頭戲。同時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轉化“待進步學生”不是一項簡單輕松的工作,而是要集中多種有效措施,因人而異,因人施教,持之以恒,才能達到預期效果。貫穿改進全程的應該是無形的愛,用愛去喚醒沉睡的心靈。
關鍵詞:問題學生;改進;策略
所謂“問題學生”,是指某方面表現(xiàn)需要進一步提升的學生?!皢栴}學生”的形成必定是由內(nèi)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外因條件一般是指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三個方面。內(nèi)因條件是指學生的自我因素,一般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社會因素包括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因素,其中對學生發(fā)展影響較大的是文化。家庭因素中對學生發(fā)展影響較大的是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學校因素中對學生發(fā)展影響較大的是學校的教育方向和教師的道德修養(yǎng)。自我因素中影響學生發(fā)展最大的是性格的不成熟。
學校自從全面招藝術特長生后,生源有了很大程度的變化。這批學生有一定的藝術天賦,但同時其中也存在一些各方面有問題的學生。有紀律松散的、品行不良的、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也有存在心理障礙的等等。在接觸這些學生時,碰了很多釘子,也嘗試著用各種方法去改進她們。對這些學生的教育過程,事實上就是一個為“問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幫助和服務的過程。
一、改進策略第一步:走進心靈
在教育過程中,我們將不斷遇到一個又一個“問題學生”,但我堅信,每一個“問題學生”的出現(xiàn)都是一個新的已知條件。我更堅信,解決“問題學生”辦法,就在離那個“問題學生”的不遠之處,正所謂“道不遠人”。改進“問題學生”的策略很多,要做到因人而異,因人施教。
“傾聽”是走進心靈的前提。要更好地了解學生,傾聽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學會積極傾聽“問題學生”的心聲。只有積極傾聽,才能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真實感覺并表達出來,才能夠深入下來,發(fā)現(xiàn)真正的問題。在傾聽時,要做到認真,體察學生的感覺,做到關懷、了解并鼓勵。
“交談”是走進心靈的關鍵。一般情況下,學生在老師面前,常常感到一種不可克服的緊張和不適。需要我們放下姿態(tài),把每一位學生都看成是一個有意識有想法有活力的年輕人,在交談中加以誘導和感化,跨越與學生各方面的鴻溝,讓學生敢于表達,讓師生之間在知識和精神方面形成碰撞、接納、融合的共生狀態(tài)。
在這個教育過程中,愛是全部,只有愛的教育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慢慢走進她們的內(nèi)心世界,幫助她們重樹自尊心、自信心,幫助她們找到目標和方向,鼓勵她們克服困難、體驗成功。
二、改進策略第二步:喚醒心靈
“用心感召”是喚醒心靈的保障。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或許能爆發(fā)出強烈的教育能量,產(chǎn)生積極的教育效益,相反可能會產(chǎn)生短路。
對于“問題學生”,我們的愛更要講求策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們,使他們心服口服。我們要注意愛的方式,追求愛的藝術。“問題學生”由于諸多原因,相對比較敏感,對他們的關愛更需要耐心和技巧。他們在潛意識里渴望被別人理解,又不愿意輕易敞開心扉。走進他們的心靈深處,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喚醒沉睡的他們。
“點燃”是喚醒心靈的目的。由心理學的研究得知,人的行為是由動機所驅使的,動機一旦產(chǎn)生便引導人的行為指向目標?!皢栴}學生”在某些方面是欠缺的,但肯定存在其他一些方面的閃光點。盡量挖掘她們身上的閃光點,進行放大,從而樹立她們的自信心,讓她們在群體中找到自我的價值,產(chǎn)生了行動的積極性。每個人心中都有火種,想方設法找到去點燃,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三、改進策略第三步:攜手共進
師生攜手。教師交給學生一顆赤誠的師愛之心,他們一旦感受到了這種偉大的師愛,就會轉化為與老師的教育相適應的自覺行動,從而收到令人滿意的教育效果。除了進行個別談心,還可以通過集體力量,開展系列集體活動使學生增進了解,相互溝通,在共同向前奮斗的目標中進步和發(fā)展,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感染到每位學生。
要提高自身素養(yǎng),以身作則,以人格魅力吸引學生,同時積極參與到班級的活動中去,而不是做旁觀者。我會利用學校舉行班容班貌比賽、運動會、藝術節(jié)、科技節(jié)等重大活動時機,積極參與策劃,群策群力,使局部優(yōu)化趨向達到整體效果最大化。發(fā)動每位同學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特別要鼓勵“問題學生”積極發(fā)揮特長,在活動中獲得成就感,從而提升自己。
生生攜手。發(fā)揮同伴的力量,讓周邊學生、特別是班干部去影響“問題學生”。學生干部是聯(lián)系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重要橋梁與紐帶。同學間的相處時間更多,溝通更加容易。發(fā)揮榜樣的力量,讓班干部走近“問題學生”,共同進步。
家校攜手。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老師和家長攜起手來,共同努力,我們的教育環(huán)境才會變得更加和諧,教育的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最大限度的開發(fā)才有了可能性。在改進“問題學生”的工作中,我始終把家校合作教育作為班主任工作的切入點,利用多種渠道如微信、電話、家長會、家訪等加強家校合作,使轉化工作更為順利。
魯迅先生曾說過,“教育是植根于愛心的”。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對學生的熱愛、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作為班主任,我們更應努力保持那抹無私的愛和那顆善感的心,以對待獨一無二的心去對待每一個孩子,特別是“待進步學生”,喚醒每一顆沉睡的心靈。抓住教育的契機,走入學生的心靈世界中去,你會發(fā)現(xiàn)那是一個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都會在那里找到答案。對學生細致入微的了解,使我們的教育工作如同有了源頭活水,常做常新。我們用愛心陪著他們一起坐在路邊看風景,也與他們一起成為別人眼中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