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 陳智萍
摘 要:在高中教學過程中,常出現各種因素導致一些學生學習進度、效率同其他學生之間存在差異,這類學生被稱為“潛能生”,本文對出現高中數學潛能生的原因進行簡要介紹,著重分析轉化高中數學潛能生的具體方式,全面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數學 潛能生 成因分析 對策
一、出現高中數學潛能生的具體原因
1.缺乏學習興趣
高中數學知識存在一定的抽象性與復雜性,邏輯嚴謹且運算過程較為繁雜,大部分成人在學習數學時都會感到困難,甚至會對數學的學習產生煩躁、厭惡、排斥等心理。一些學生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還未接觸高中數學便已經產生畏懼的心理,在面對一些復雜、困難的數學知識與習題時,這種潛在的畏懼心理便會表現得更為突出。部分學生受家庭因素、社會因素的影響,始終無法端正自身學習態(tài)度。
2.基本功底薄弱
部分數學潛能生初中時期便在數學方面表現較差,基礎知識學習不扎實,導致學生在后續(xù)的數學學習中無法掌握難度更高的數學知識,對學生的高中數學學習造成嚴重障礙。潛能生在解決數學習題時常會無法順利加工、儲備數學知識,導致其在解題時常常需要向他人求助,不能正確、自主理解題意并完成高中數學習題的解答,缺少數學解題思維與策略。
3.認知結構偏差
部分學生在初中時期屬于學優(yōu)生,數學成績較好,但是在進入高中之后,數學成績卻慢慢下滑,最后變成了潛能生。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與初中數學知識相比而言,高中數學知識難度更大、范圍更廣泛、研究層次更深,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較多不適應。許多學生會使用初中數學的學習方式學習高中數學,沒有計劃性的學習策略,沒有充分了解其中包含的理論知識,課后又未能及時反思,導致學生無法形成完整的認知結構。
4.忽略教學實際
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面對的學生個性不同、學習能力不同、學習水平也各不相同,如果使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勢必會使學生成績不斷分化,出現數學潛能生。教師對教學實際的忽略,會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造成嚴重影響,缺乏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會導致原本基礎較差的學生逐漸落后,最終造成數學潛能生的數量不斷增多。
二、轉化高中數學潛能生的具體方式
1.調動數學潛能生非智力因素
學生們在學習時,會首先關注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板塊,因此,教師需要使用多元化的方式調動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專注于高中數學的學習。以筆者為例,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時,筆者會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語言優(yōu)勢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筆者形象生動的形容下逐步了解數學知識,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積極跟隨筆者課堂設計內容,養(yǎng)成良好數學思維方式。筆者還會結合多媒體教學方式為學生開展教學,例如在進行“圓錐曲線”一課教學時,常常會有動點到直線、圓錐曲線的值的計算問題,為保證學生能更好理解筆者所講述的內容,深入體會動點運行過程中的軌跡情況,筆者會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學生展示動點的運行情況,才能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具體的觀察動點的運行情況,最終養(yǎng)成相關解題思維與策略。[1]
2.創(chuàng)設合理情境展開高中數學教學
高中數學課程存在一定難度,教師需要為數學潛能生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使其能在教學情境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最終數學潛能生養(yǎng)成學習自信心。教師可以使用分層式教學法為學生安排階梯式的數學學習任務,使數學潛能生能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學習任務并完成任務,逐步養(yǎng)成數學潛能生的學習自信心。以筆者為例,在進行教學過程中,筆者會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引導數學潛能生找到正確的答案。在解答出問題之后,筆者會給予數學潛能生肯定與鼓勵。筆者還會考慮數學潛能生的具體情況,引導他們先掌握并鞏固數學基礎知識,并在之后逐步掌握更深層次的數學知識,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
3.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
教師需要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并帶動學生之間進行溝通,才能保證在正確學習思想的影響下,潛能生能養(yǎng)成正確的數學學習態(tài)度。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開展數學教學,使數學潛能生能在與數學學優(yōu)生交流的過程中了解正確的數學學習方式。教師需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積極鼓勵數學潛能生,使其能夠感受到教師的和善與鼓勵,學生與教師之間能夠和諧相處,會使很多學生專注于該教師的課堂教學。以筆者為例,在講述“簡單的邏輯關系”“命題及其關系”等課程時,筆者常常會將班級內的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令其對教材內容盡心討論研究,并使用角色互換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完成對相關知識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使數學潛能生能正確養(yǎng)成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為之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4.培養(yǎng)數學潛能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數學潛能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白學習計劃的重要性并根據自身需求設計合理的學習計劃,學生不但要樹立長遠的學習目標,還要擁有短期的學習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提高自身數學成績。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正確應用預習與復習等學習程序,以保證自身數學學習效率不斷提高。學生還需要建立錯題檔案,并經常完成同類型習題的解答,以保證數學潛能生能深入了解自身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彌補,不斷培養(yǎng)并提升數學潛能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2]
結語
根據文中內容可知,在新課改的影響下,教師需要以“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為基礎,根據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的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以保證為學生帶來高質量的高中數學教學。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與生活情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使學生的高中數學學習效率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楊立睿.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探究[J].學周刊,2018,(15):22-23.
[2]桑樹林,袁寶金.“蜀”道難,難在何方——談非智力因素對高中數學潛能生的影響[J].中學數學月刊,2016,(05):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