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芬芬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農村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已經成為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們關注的問題?;诖?,本文將探析新課改下農村小學高段數學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農村小學;高段數學
數學是學生需要掌握的一門基礎學科,對學生的學習、日常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農村數學教師應該著重關注新課改下對教師教學的要求,改變、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強對學生的數學教育。本文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對新課改下農村小學高段數學教學策略進行探析。
一、關注學生發(fā)展,制定層次化教學
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不注重教學的層次化,導致學困生跟不上學習進度,而學習基礎較強的學生往往又覺得學習進度較慢。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堅持層次化教學理念。
如,筆者在教授《小數除法》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會根據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實際情況,把全班學生分為三個小組并為他們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為第一次,要求他們能夠掌握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學習基礎一般的學生為第二組,要求他們認真做筆者布置的課后題,鞏固課本知識;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為第三組,要求他們在做完課后題和鞏固課后知識的基礎上,學會解決有關小數除法的復雜的實際問題。筆者認為這種教學方法尊重了每個學生的自身個性,能夠增強全班學生的學習水平。
總之,教師在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開展層次化教學,合情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成長,這樣才能順利地完成教學工作。
二、關注教學效益,培養(yǎng)學生全面性
筆者認為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自己的學習特點,即接受知識能力強,但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要了解小學生的特點,開拓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如,學習《圖形的運動》這一課內容時,筆者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播放了關于各種圖形平移、旋轉、軸對稱的運動過程。通過筆者播放的視頻,學生能夠更形象的了解這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容,輕松的掌握課本內容。在教學《圓柱與圓錐》這一單元內容時,筆者把學生分為了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游戲競賽。游戲競賽的內容是以小組為單位說出日常生活中是圓柱和圓錐的物品,說出最多的小組將會為冠軍。教學活動開始后,學生們爭前恐后的說出了關于自己所知道的是圓柱和圓錐體的物品,課堂氛圍空前高漲。筆者認為,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數學的興趣,開拓學生思維。
總之,教師在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要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小游戲等多樣化、新穎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三、關注現實生活,保證課堂參與度
數學知識來自于現實生活,也要用于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關注現實生活,引導孩子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
仍以《小數除法》這一課內容為例,在授課開始的時候,筆者以實際生活為例,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運動能讓我們強身健體,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運動方式,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計劃。有位同學叫李詠,他計劃4個月跑步224千米,那么他平均每周應跑多少千米?學生們聽到筆者的話后,紛紛表示李詠應跑56千米。見此情景,筆者便把這道題加了小數,以此引導學生了解小數除法的運算。筆者認為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總之,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該關注現實生活,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運用能力。
總之,農村教師的教學理念應該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而不斷的變化,從而為學生打造一個以學生為主,充滿生機與活力數學高效課堂,提升學生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