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寶定
摘 要:在教師的教學課堂上需要逐漸的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感更加強烈,更加自覺地去吸收課堂知識,此時,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成為教學的關鍵。有效的互動不是任由教師控制、單向的去影響活動,而是將學生都動員起來,實現互動的雙向性、多向性、網狀性,將班級同學和教師的交流能夠互相融合,資源能夠共同利用,將正確的多方面的思想融會貫通,使師生在學習中互相尊重,共同發(fā)展,促進進步。
關鍵詞:課堂互動;高中數學;集中精力;引導思考;深化記憶
課堂互動是在課堂上將全體學生動員起來,不僅僅是學生的知識腦力互動還是學生的身體互動,學生要根據數學知識進行思考和交流,還應該活躍起來,豐富課堂的學習和課堂的氣氛。課堂互動能夠使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提高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接觸,在一定意義上學生的自主意識會更加強烈,自覺性更強,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知識理解程度。所以,教師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的時候應該適當的增加課堂互動時間,不斷地吸引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
一、時刻集中學生精力
教師在提高學生課堂互動的次數時,要注意時刻的集中學生的學習精力。良好的課堂互動是以活動的形式去集中了學生的學習精力,讓學生能夠花費更多的精力去進行課堂學習,從而使課堂教學高效快速的開展。正是由于高中數學的知識性非常豐富,涉及到的知識點繁多復雜,教師在教授的時候要想使教學效率更加提高,學生吸收得更加透徹,就需要利用課堂互動的教學形式去提高教學課堂的趣味性,從而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和精力,讓學生能夠集中精力,將自己的精力放進數學知識的學習當中。
例如,教師在教授“空間幾何體”這一章節(jié)的數學知識內容時,空間幾何體的數學知識內容理解起來比較抽象,需要學生擁有很強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而幾何圖形的學習板塊也一直是學生學習、教師教授的難點。所以,要引起教師的重視。教師在教授的時候要適當的設計一些數學知識的相關活動,比如,利用身邊的物體去形容所學習到的幾何體的特征,讓學生找出和幾何體的性質相似的物體,并結合所學知識去形容其相似性和不同性,讓學生組成小組去畫出空間幾何體,或者讓學生在幾個不同的幾何體去進行知識分類,以活動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和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二、引導學生深度思考
課堂互動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深度的思考,正是因為活動的趣味性更加強烈,學生的精力更加集中,學生對其會產生深度的思考。教師在舉行活動的時候要注意抓住數學問題的本質去進行活動開展,最本質的要求就是學生在進行課堂互動的過程中能夠對其數學知識的根本問題有一定的思想思考和問題探討。此時,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性也會逐漸的提高,學生深度思考的時候也會引發(fā)一些知識性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解答問題也就解決了學生對其知識的掌握不足的地方。
例如,教師在教授“解三角形”這一章節(jié)的數學知識內容時,解三角形的知識需要學生先掌握好三角形的性質的知識內容,然后再利用之前所學習到的相關知識結合做題,其涉及到的知識點和細節(jié)就會非常豐富。所以,課堂互動就成為了引導學生深度思考的有效教學手段。學生在遇到“解三角形”的題目的時候,看見了題目的已知條件,例如,三角形的兩個邊長、角的大小、角的種類等,但是學生要將已知條件進行挖掘和轉化,找出其與想要解決的問題之間的聯系,這就需要學生進行深度的思考。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根據所知條件進行提問和引導,讓學生一步一步的回答簡單的直觀問題,從問題中發(fā)現聯系,從聯系中解決問題。
三、深化學生知識記憶
課堂互動是將學生的精力和注意力更加高度的集中于課堂講學當中,并且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思考會更加深刻而認真,在這個方面,能夠有效的深化學生對其的知識記憶。當學生進行思考的時候,學生是全神貫注的,學生的大腦也是最清晰的,對知識的記憶就會更加準確而深刻。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都參與進來,互相進步,互相發(fā)展,能夠創(chuàng)造性的實現教學目標,將全體人員都動員起來,這樣的教學氛圍更加民主,自由度更加強,學生獲得了充分的自由和時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就會更加的自由而主動。
例如,教師在教授“合理推理和演繹推理”這一章節(jié)的數學知識內容時,這個章節(jié)的知識內容以合理推理和演繹推理為主,合理推理就要求事情是必須合乎實際的,演繹推理就是學生在進行推算和計算演繹的時候推理出來的結果,前者實際性更加強烈,后者知識性和想象性更加強烈,對學生的數學能力要求不同。此時,教師在教授合理推理的時候就需要去結合生活實際去教授學生,在教授演繹推理的時候就需要進行計算演練去教授學生,因為互動的形式能夠給學生更強烈的親近感,并且方便學生進行知識理解,所以,學生對其的知識記憶也會更加深刻。
總而言之,教師在進行高中教學的時候可以有效的利用課堂互動的形式去集中學生的學習精力;引導學生去深度的思考數學問題和數學知識,從而加深學生對其的知識記憶,不斷地提高教學的速度和教學進度。
參考文獻:
[1]沈靜.淺析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互動教學法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8,5(39)
[2]董強.互動教學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