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心和腦被應用于人類意念的表達式中,中西跨文化的差異會影響其在實際交際中的表達效果,從而呈現(xiàn)出一致性和獨立性的表達特征。本文立足錯位的器官鏈接和介詞搭配來探討heart和mind在中英文本翻譯中的差異,旨在幫助外語學習者更好地實現(xiàn)兩種文化狀態(tài)下的文本理解和表達。
關鍵詞:heart;mind;翻譯;應用
1 引言
心和腦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兩大器官,它們不僅擔負著維系生命體征的重任,還在人類表達情感和思想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作為人體的組織器官,這兩大臟器本身并不會因受到時空的影響而發(fā)生關聯(lián),但當它們作用于意念和思維的表達時卻會由于國家和地域間跨文化表達的差異而呈現(xiàn)特定的相關性和獨立性。
2 心(heart)和思想(mind)的跨文化關聯(lián)
在學術界,心(heart)和思想(mind)在跨文化表達中的研究已不是新的關注點,很多學者已從諸如文化心理學的角度對比分析了跨文化語境中兩者在應用層面的交互關系。[1]大多中文語境下心和思想在表達中可以合二為一,但在一些英語表述中,兩者就會體現(xiàn)出區(qū)分度。如heart會偏向倫理,帶有一些感情色彩,而mind則會更偏向思維,更具有邏輯性。
基于英語表達中諸多heart和mind的獨立性,本文將立足錯位的器官鏈接和介詞搭配來探討兩詞在中英文本翻譯中的應用。
3 heart和mind在跨文化語境下的表達
3.1 英語表達中的器官錯位
心里和思維的意識在中文表達習慣下常常是可以保持一致的,心里想的就是思想所要表達的東西。所以“‘她心里明白。就表示‘她腦子里清楚?!蓖瑯?,在英語的表達式中似乎也可以達到類似器官錯位的表達效果。如She knew it in her heart. (她心里明白。)[3]、He knew in his heart that he was doing the wrong thing. (他心里明白自己做的是錯事。)[3]、 You will be always in my heart. (我會永遠把你記在心里。)
落在心里的東西可以鏈接到靈魂深處,感覺就像是在解剖學起源之前先發(fā)展了語言上對器官的分工。根據(jù)《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上的注解“heart n. [C] center of a persons thoughts and emotions, esp of love; ability to feel emotion”,[3]可見heart在內心之外還能實現(xiàn)思維和情緒的傳遞。
3.2 介詞短語搭配下的mind應用
作為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動的重要器官之一,大腦(brain)不僅負責控制人體的運動機能,還具有感知神經(jīng)系統(tǒng)、產(chǎn)生思維意識、主宰語言表達和管理各種情緒等諸多綜合性和系統(tǒng)性的功能。然而,在運用大腦思維---mind(思想)進行表達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一些表達模式和效果上的微妙差別。這里所指的表達效果差異主要源于對不同介詞的選擇,本文主要對比分析mind與介詞in和on的搭配式。
in在《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中的注釋為within the shape of (sth) ; eclosed by 在(某物)的形體或范圍中;在…之內;在…之中[3]
in本身體現(xiàn)的就是靜態(tài)的、空間性和終結性的包含在其中,如Would you agree with the statement that a dream is born from an idea – a simple idea conceived in the mind?(你是否認同這樣一種說法:夢產(chǎn)生于想法---一個在頭腦中所構想的簡單想法?)、The dream started with an idea that was planted in their minds by a toy given to them by their father.(此夢始于一個想法,而這個根植于他們頭腦中的想法源于他們父親贈送的一個玩具。)[2]
可見,in the mind是一種頭腦中的想法,體現(xiàn)的是一種理性的想法和觀點。
與in的包含在內不同,依據(jù)《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中對介詞on的定義--- supported by or attached to (sb/sth) 由(某人/某事物)支撐;依附于(某人/某物)[3]
由圖2所示可以發(fā)現(xiàn)介詞on附著于表面且更有一種體現(xiàn)進行中、在途中的意味。因此,on ones mind就表示正在思考的過程當中,表達一種進行的狀態(tài)。如:have sth on ones mind 有心事
4 結語
區(qū)別于一般動物,人類作為社會性的存在總是需要不斷地進行思想和情感的表達。人們常常用心去感知和體會,用腦來思考和決斷,這種模式適用于一切時空轉換。中西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在感知和思想的表達上既有相關性又有獨立性。作為外語學習者,我們若要準確地翻譯中英文本、要實現(xiàn)和確保真實的跨文化交際,應在語言識記的基礎上不斷培養(yǎng)自己辨析跨文化表達差異的能力,從而更有效地實現(xiàn)雙語間的交流。
參考文獻:
[1]唐曉華.從中西文化比較“心”與“腦”的不同用語[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3,(5):63-70.
[2]高職高專英語專業(yè)系列教材編寫組.英語綜合教程1(第二版)(高職高專英語專業(yè)適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5.
[3]霍恩比,李北達.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四版)[M].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9.
作者簡介:
金晶(1981-),女,浙江杭州人,碩士,浙江長征職業(yè)技術學院英語教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研究與語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