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亞波
【摘 ?要】目的:探究持續(xù)性人文關懷理念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14例ICU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并隨機均分成兩組,一組為觀察組,另一組則為對照組,每組各57例。觀察組患者采取持續(xù)性人文關懷理念護理,而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最終比較兩組患者的舒適度、焦慮度以及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舒適度為96.49%,遠高于對照組的73.68%;實驗組患者焦慮度評分為(3.6±0.8),要低于對照組的(6.4±0.7);實驗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為94.74%,也要遠高于對照組的77.19%,經(jīng)過對比,差異較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ICU護理中加入持續(xù)性人文關懷理念,不僅能夠提高患者的舒適度,降低患者的焦慮度,還有助于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持續(xù)性;人文關懷;ICU;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227-02
對于ICU來說,是搶救和治療危重病人的主要場所,住進ICU的患者往往具有病情重、發(fā)展急的特點,所以,ICU是臨床科室中護理工作最為復雜的科室之一。由于住進ICU的患者的病情復雜多樣,對于相關的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ICU 病房中的患者實施持續(xù)性人文關懷理念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從而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1]。本次實驗主要挑選出了114例ICU 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探究持續(xù)性人文關懷理念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14例ICU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并隨機均分成兩組,一組為觀察組,另一組則為對照組,每組各57例。觀察組:男性33例,女性24例,年齡36-85歲,平均年齡(58.75±4.36)歲,其中休克14例,中毒9例,心功能不全15例,嚴重創(chuàng)傷19例;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29例,年齡38-82歲,平均年齡(59.62±4.24)歲,其中休克12例,中毒7例,心功能不全14例,嚴重創(chuàng)傷24例.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護理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觀察并記錄患者病情的發(fā)展變化,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指導患者正確的飲食以及加強對患者的心理治療,幫助患者減緩心理壓力等。觀察組患者實施持續(xù)性人文關懷理念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營造良好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
ICU病房是專門對危急病人進行搶救的場所,當患者處于這樣的場所中,會感到緊張,并且會導致患者產(chǎn)生焦慮不安的情緒,一旦患者出現(xiàn)消極的情緒拒絕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會影響到最終的治療效果。所以,相關的護理人員要及時向患者介紹ICU病房的環(huán)境和具體的治療措施,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幫助患者能夠以正確的姿態(tài)面對治療,同時還要充分掌握患者的興趣愛好,為患者提供良好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從而促使患者能夠配合醫(yī)生的治療[2]。
1.2.2 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交流
針對ICU病房中的患者,僅僅依靠護理人員的護理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得到患者家屬的護理,所以,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交流,要充分掌握患者的喜好,對患者實行個性化護理,如果在護理的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不良的情緒,要指導家屬對患者進行安撫。對于一些特殊的患者,可以在不影響治療和護理工作的前提下適當增加家屬探視的時間。
1.2.3 對患者離開ICU時的人文關懷
相關的護理人員要負責告訴患者的生命體征已經(jīng)恢復正常,可以離開ICU病房,然后借助平板車在家屬和醫(yī)護人員的陪同下轉入到普通病房中,要為患者做好相應的保暖措施,并及時與普通病房的護理人員及時做好交接工作,及時告知患者家屬需要注意的事項等。
1.3療效評定標準
對兩組供114例患者進行舒適度、焦慮度和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diào)查,運用自制的調(diào)查表進行問卷調(diào)查。舒適度調(diào)查主要分為舒適和不舒適兩個選項;焦慮度調(diào)查采取評分的方式,滿分十分;滿意度調(diào)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選項。
2 結果
由表1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觀察組患者舒適度為96.49%,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4.74%,明顯要高于對照組的73.68%和77.19%,差異較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焦慮度評分為(3.6±0.8),要遠小于對照組的(6.4±0.7),差異較大,同樣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ICU病房是專門治療搶救危重病人的場所,正是因為病人的病情更加嚴重,所以要比普通病人需要更多的同情和照顧。在傳統(tǒng)ICU 護理過程中,相關的護理人員會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上,沒有考慮到患者心理的變化以及情緒的變化,從而導致最終的護理質(zhì)量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將持續(xù)性人文關懷理念引入到ICU病房護理中,不僅打破了傳統(tǒng)ICU 病房的護理模式,而且還有助于提升治療的效果。從本次實驗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的舒適度、焦慮度和滿意度都要優(yōu)于對照組,因此,將持續(xù)性人文關懷理念運用到ICU 護理中具有重要的意義[3]。
綜上所述,對ICU病房中的患者實施持續(xù)性人文關懷理念護理,不僅能夠有效緩解患者和家屬焦慮緊張的情緒,還有助于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灶妹,李志波,丘麗華,張永波. 持續(xù)性人文關懷理念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9(09):179-181.
[2] 馮磊,韓銀風. 持續(xù)性人文關懷在ICU護理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7):57 -58.
[3] 孟園. 持續(xù)性人文關懷理念在ICU護理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 (4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