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摘要:小學階段,我們語文教學的目標,除了書寫、寫作和閱讀能力的提高之外,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語感的培養(yǎng),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更重要的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因此,教師要有計劃的進行引導和培養(yǎng),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語感,背誦,感情誦讀,范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一般比較重視學生的閱讀量,而忽視他們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其實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和理解至關(guān)重要。它不僅影響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積累,還影響到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所以,我們要通過各種方法來對學生進行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以提高他們的語文理解能力。
一、背誦經(jīng)典,培養(yǎng)語感
小學語文教學,背誦是一個重要的方法。因為小學生正處于記憶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學生記憶的知識將會保持很長時間。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積極背誦一些經(jīng)典名句,這樣學生不但可以積累許多知識,而且在背誦的過程中增強對語言的感悟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一個重要途徑。如,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上冊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節(jié)選內(nèi)容時,我就是根據(jù)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來引導學生進行感情背誦的。全文氣勢奔放,立論精辟,而且善用比喻,對偶和排比的手法使得文章激情奔涌,層層遞進,朗讀起來極富感染力,表達了作者希望經(jīng)過中國少年的努力來使中國富強進步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引導誦讀時我除了讓學生搜集相關(guān)資料之外,還向?qū)W生介紹作者的寫作背景,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后示范感情朗讀,和學生一起背誦,在師生共同背誦的過程中,,聲音響亮,感情充沛,沉浸其中,久久回味。這些情感來自于對文章的真正理解,是一種自然流露的感情,不僅可以鍛煉誦讀能力,更是一種語感培養(yǎng)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學中,要經(jīng)常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的背誦,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會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產(chǎn)生巨大的作用,使他(她)們受益終身。
二、重視范讀,培養(yǎng)語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鼓勵學生大聲朗讀來培養(yǎng)語感,同時也要重視教師的范讀,因為它是學生提高朗讀能力的基礎(chǔ)。小學生天性愛模仿,尤其是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可以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學生會模仿老師的語氣和語調(diào)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更重要的是,感情充沛的朗讀可以將學生帶入文本情境中,更深刻地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通過日積月累,還會對文字產(chǎn)生一種特殊的感覺,讀過之后便知文意,理解之后便有感悟,這就是我們學習語文所要達到的一個重要目的。例如。五年級上冊的《慈母情深》一課,這是作者梁曉聲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所有的文字都充滿了感情,字里行間滿滿的都是母親對孩子的關(guān)愛,孩子對母親的感激和懷念之情。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這位母親在生活極度困難的情況下,還支持孩子讀書,對兒子充滿了無限的希望。上課前,我先飽含深情地范讀了一遍,讀到母親龜裂的手,讀到母親工作的環(huán)境,觸景生情,陷入其中。我仿佛就是文中的媽媽,又像是本文的作者,我的身份更替交換,不僅讀出了文章的意蘊,更是讀出了作者的心意。當我范讀完之后,學生們陶醉其中不能自拔。從那以后,只要我范讀課文,學生便會悄悄模仿,師生常常沉浸于文本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三、大聲朗讀,培養(yǎng)語感
朗讀,是一項重要的能力,長期堅持朗讀,學生的語言感覺就會提高。但是朗讀,不是無目的的讀,教師要進行認真指導,要求學生一定要大聲朗讀,而不是默讀。因為通過朗讀可以讓學生聽到自己的聲音以及其他同學的聲音,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語言熏陶環(huán)境。語感的培養(yǎng),不需要過多的講解和分析,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提出朗讀的要求,講清楚朗讀的技巧,布置合適的朗讀材料,先讓學生帶著目的去讀,然后教師再通過檢查和指導。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預(yù)習任務(wù),首先就是大聲朗讀課文,熟讀之后讓學生領(lǐng)讀。這樣就可以調(diào)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同時也初步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感受到作者的寫作意圖。在閱讀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出示問題,如:圓明園的價值這么高,為什么英法聯(lián)軍把它們燒毀了?中國人為什么不阻止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這個問題,同時在課文分析時相機進行介紹,就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和無能,加上侵略者的貪婪和殘暴,所以“萬園之園”還是被毀滅了。或者進行感情引讀,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加深了他們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增進學生對祖國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的無比憎恨之情。同時,對學生也是一次蕩滌心靈的思想教育,可以說是“讀半功倍”,意義匪淺。
總之,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方面搜集素材,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來進行培養(yǎng)和提升。讓學生的語感不僅能在知識領(lǐng)域得到提高,同時還能在美育和德育方面有所收獲,這對他們的心智發(fā)展作用很大。因此小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是一種感情上的熏陶,也是心靈上的凈化。
參考文獻:
[1]唐玉琴.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感培養(yǎng)策略[J]. 課外語文, 2015(2):117-117.
[2]王秋艷.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J].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