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林
摘 ?要:歷史學科蘊含的是千年文化的積淀和歷史發(fā)展的進程,其內涵十分豐富。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想要探尋歷史現(xiàn)象的本質并非易事,在現(xiàn)階段的教學中,大多學生都以表面化的認知為主,并沒有達到歷史的深層見解。問題教學法的核心是問題,是將問題充分融合到教學過程中,并以問題為指引,引導學生對歷史現(xiàn)象和內涵進行深層探究,從而達到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本篇文章對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究,以此供同行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高中;歷史;有效性
問題教學法的核心是“問題”二字,不光包括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還要能夠培養(yǎng)學生形成問題意識,能夠在探究過程中主動提出問題,并通過分析和思考,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高中歷史課堂上融入問題教學法,能夠融洽師生關系的重要途徑,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行為,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意識,從而提升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強化問題意識
強化問題意識是指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在歷史學習中解決問題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充分探究。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良好的途徑之一,在創(chuàng)建情境時,要充分結合現(xiàn)實生活,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情境,以此來增加學生對知識探究的積極性,進而能夠自主進行探究。同時,還可以選取有效的史料進行教學,在這一過程中史料是線索,也是學生知識研究的途徑,教師要注重史料的多元化和真實性,使得學生能夠從史料出發(fā),對問題進行探究。
例如,在講授《新中國初期的政治建設》這節(jié)課時,在導入階段,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毛澤東《七律·憶重慶談判》中的兩句詩:有田有地吾為主,無法無天是為民。師:“毛澤東的這首詩中就充分體現(xiàn)了想要讓人民當家作主的觀念。假如你是毛澤東,在新中國即將成立之際,要想實現(xiàn)詩中的豪言壯語,都要思考哪些問題呢?”通過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從宏觀角度把握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并進行思考和回答,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提出新中國該要建設怎樣的政權,怎樣實現(xiàn)人民當家作主的愿望等等問題,從而使學生在情境中思考問題,甚至在探究中提出更多的問題,形成歷史思維能力。
二、豐富提問形式
在問題教學法實施過程中,教師提問的方式對于學生解答問題和深化理解都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除了直接進行提問外,教師在課堂中還應結合間接提問、情境提問、追問等多種形式的提問方式,從而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提問形式。多樣化的提問形式能夠深化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給學生提供更加開放的思考空間,同時對于學生理解歷史深層內涵也具有推動作用。
例如,在講授《新民主主義革命》這節(jié)課時,“五四運動”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進行翻閱課本,之后在課堂上用直接提問的方式對五四運動的基本知識點進行提問,從而檢驗學生預習的成果。之后,為了引導學生對深層內容進行探究,教師可以用追問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探尋到歷史的本質。師:“新舊民主主義革命同屬于資產(chǎn)階級革命,為什么導致的結果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生:“因為它們的指導思想和領導階級都有差別。”師:“都有什么差別呢?”學生對差別進行總結概況,教師再次進行提問,師:“這樣的差別導致了不同的結果,這說明了什么?”通過這樣的追問,學生逐步對舊知識進行回顧,從而建立起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也能夠通過相互之間的對比,了解到革命的本質內容。
三、尊重學生主體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生占據(jù)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在進行問題教學時,教師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正確的回答不是提問的唯一目的,更加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辛亥革命》這節(jié)課時,教學的重點內容引導學生對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影響進行深入探討。辛亥革命是舊民主主義的巔峰,它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也由于革命派的懦弱,使得革命的成果被竊取。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后鞏固提升階段,以辯論會的形式,引導學生對“辛亥革命是成功還是失敗了”這一問題進行充分探討,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夠給學生提供開放的表達空間,使學生盡情表達自身的見解,學生進行表達就代表了學生充分探究的過程,聽取別人的想法,并在過程中對自身的理解進行推翻再創(chuàng)造,從而形成辯證性的歷史思維,培養(yǎng)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
總而言之,將問題教學法融入到歷史課堂中,是深化高中生歷史內涵解讀,提升整體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能夠引導學生充分投入到學科教學中,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從而逐步形成歷史思維意識,達到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因此,教師不光要提升自身提問的水平,還要建立起學生的歷史表達意識,從而提升整體課堂效率,創(chuàng)建高效穩(wěn)定的歷史課堂。
參考文獻:
[1]夏巍.“問題解決”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9(18):33.
[2]馬瑩.“問題式學案導學法”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