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大眾通過媒體傳播等渠道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便捷。從某個角度而言,中學生獲得信息越多,接收負面信息的機會就越大。這樣,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負面情緒,學習缺乏動力,甚至沖擊已經(jīng)接受的傳統(tǒng)社會道德觀念,使思想上產(chǎn)生迷惘。在教學中,借助新聞媒體,用身邊社會的真實資料,結合教材內(nèi)容并利用課堂給學生制造溝通交流機會,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播撒正能量,給教學加道“菜”,觸發(fā)孩子的愛心,激發(fā)他們自身的正能量。
關鍵詞:正能量;營造;借助;溝通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6-0073-02
一、營造積極向上學習氛圍,播撒向善友愛正能量
卡納金說:“如果孩子沒有學習愿望的話,我們的一切想法、方案、設想,都會化為灰燼,變成木乃伊?!盵1]因此,上課前,加一道“菜”,播撒正能量給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氣氛,是十分重要的。
實踐表明,課前幾分鐘的有效利用對課堂教學效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為此,我在上課鈴打響時采取一些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的思維充分活躍起來。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欣賞與贊美》這節(jié)課時,我特意結合課本教材內(nèi)容設計了一個類似娛樂節(jié)目《開門大吉》的活動參與環(huán)節(jié),讓各組學生選出代表參加公開打擂臺。展示名畫:《駿馬圖》《斷臂的維納斯》《蝦圖》等;歌曲:《紅日》《明天會更好》《海闊天空》等;名人美女:蒙娜麗莎、郎平、林徽因等;感動中國人物:徐本禹、叢飛、師昌緒等。拋出問題:①名畫名稱是什么。②聽歌詞猜歌名。③看相片猜人物是誰。④觀看視頻片段猜人物是誰。⑤從各個活動,你感悟了什么?欣賞了什么?游戲規(guī)則是各組自己挑選出選手上講臺挑戰(zhàn)擂臺,每組可以有智囊團(當每組參賽的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可以有兩個機會請求智囊團幫助)。課堂中引入大量的視頻信息、語音、圖片、音樂等材料,豐富了課堂內(nèi)容,拓寬了學生視野,學生的課堂熱情高漲了,紛紛摩拳擦掌,整個小組群策群力。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很容易通過打擂臺,懂得通過欣賞去發(fā)現(xiàn)和感悟生活中的各種美,并且總結出欣賞帶來的積極影響。教師利用這種方式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了課堂的自主學習。教師再從旁點撥,學生更能夠配合教師認真聽講,學習效果更好。
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播撒正能量,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利用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改變了學生認為思想品德課沉悶的想法。同時也實現(xiàn)了品德課的另外一個功能——讓學生認識到心靈美比任何外在美更深刻,再一次在學生心中播下了正能量的種子。
二、借助新聞媒體鮮活材料,播撒勇敢奉獻正能量
公共傳播媒體是社會的鏡子,反映著光明,也暴露著黑暗。因此,社會生活中新聞媒體有時候會對學生產(chǎn)生很多負面影響,如“彭宇事件”“小悅悅事件” “寶馬男扇環(huán)衛(wèi)女工耳光事件”等。這些新聞引發(fā)了大范圍的負面討論及井噴式的輿論潮,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學生已接受的公民傳統(tǒng)行為準則與價值觀念。例如,媒體報道彭宇案之后,網(wǎng)上及社會輿論調(diào)查顯示大部分公民表示再也不會扶老人等弱勢群體,使中國人一直以尊老愛幼為基本道德的準則經(jīng)受了顛覆式的轉(zhuǎn)向,從而使學生受到媒體帶來的負面影響大于正面影響。
我在教學中借助新聞媒體,將身邊社會的真實資料結合教材內(nèi)容,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的復雜性及新聞媒體帶來的負面影響,給學生向上的力量,使學生反思。如我在教學八年級下冊《與人為善》時,把三水區(qū)微博《感動三水》活動的頒獎現(xiàn)場視頻播放給學生看,特別是截取了主持人很接地氣采訪勇救落水者英雄明叔的片段:主持人問:“明叔,你當時見到有人跌落北江時是怎么想的?”明叔心直口快地回答:“想什么想,先救人啦!”學生在熟悉的身邊本土好人事跡中,在身臨其境般強烈的視覺沖擊下,神情激動了,心靈都被觸動了,甚至有的學生禁不住發(fā)出“給你一百個贊”的感慨。我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向他們拋出問題:①從視頻中找出明叔有什么言行感動我們。②如果遇見類似的事情,你打算怎么辦?學生思考著,討論著:善良包含的美德有正直、勇敢、奉獻……善良具有博大、無私……這些課本中的觀點自然地浮現(xiàn)出來。學生七嘴八舌地講出自己對善良概念的具體理解,在這樣的氣氛下,課堂靈動了,學生的情感升華了,我馬上適時點撥引出“彭宇案件片段”引導學生思考和反思:見義勇為要注意什么?學生又投入另外一個課堂高潮,紛紛說出自己創(chuàng)新的既幫助了別人,也保護好自己的主意和方法。
就這樣,通過新聞媒體深入淺出地幫助學生處理好現(xiàn)在社會新聞媒體因為播放救扶引發(fā)的負面影響,通過身邊的社會真實材料在學生心中播撒了正能量,讓學生不會受到新聞媒體負面影響,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引導他們懂得與時俱進地用正確方法既幫助有困難的人,也積極培育和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依托課堂溝通交流平臺,播撒自尊自信正能量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讓每個學生在學校里都抬起頭來走路?!盵2]班集體是一個很好的溝通交流環(huán)境,學生之間每天都會進行溝通交流,通過交流溝通可能會播撒正能量,也有可能傳遞負能量。因此,就需要教師的引導,使學生認識到哪些信息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必須拋棄的。不良信息傳遞,會使學生不能集中精神學習。那么,如何利用溝通交流播撒正能量?我是利用班集體的課堂活動,讓學生通過面對面進行交流溝通,播撒正能量的。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欣賞與贊美》第二課時,我設計了一個“心靈雞湯——我好想對你說”活動:①我最欣賞或想贊美的同學是誰?②其原因是什么?課堂上我?guī)ь^站在班上成績、紀律最差的小昌同學面前,真誠大聲告白(其中有的言語是很委婉的贊美):我很佩服你的坐姿,感動你對同學的熱情幫助,我很欣賞你對作業(yè)的認真態(tài)度……
在我的帶動下,學生面對面進行溝通交流,大聲地說出自己心中最欣賞的同學是誰,欣賞的原因是什么。這時整個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通過激烈的溝通交流,教師、學生相互間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同時也在學生心中播撒正能量的種子。課后,被我恰當贊美的小昌愈加認真,在學校學習生活更有勁頭了,而且期末考試各科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教師、同學及家長都感受到了他的進步。在精心設置的教學情境下,在平等的師生、生生溝通交流中,讓學生處于真誠的贊美這一溫暖的陽光情感中,我們欣喜地感受到“正能量”在思品課堂中不竭地涌動。
四、結語
思品課堂的價值不只是傳播知識,更多的恰當?shù)夭ト稣芰?,給教學加道“菜”,有利于喚醒學生內(nèi)心的責任感,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在教學中積極播撒社會“正能量”,引導學生成為一個親近社會、服務社會的負責任的公民。
參考文獻:
[1]陳昕.積極心理學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16):42-43.
[2]馮旭英,婁山濤.心會跟愛一起走——淺議班主任的表揚之術、批評之方[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13):32-33.
作者簡介:陳妹華(1973—),女,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道德與法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