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蘭芳
摘 要:在應試教育模式下,小學班主任德育陷入令人尷尬的困境。在重智育、輕德育思想的影響下,德育師資隊伍匱乏,觀念陳舊落后,教學方法單一,存在諸多令人痛心的問題?;诖耍瑲w納梳理德育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問題;對策
新課改背景下,德育在小學教育中的核心地位進一步凸顯。目前,在社會轉型和網絡技術的雙重作用下,小學德育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認真研究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盡快找出解決困難的對策,已勢在必行。
一、當前小學班主任德育存在的問題
1.德育觀念比較陳舊,德育優(yōu)先意識淡薄
一是信息技術背景下,部分小學班主任看重了網絡帶來的負面影響,忽視了網絡技術對德育教學的積極影響,片面地讓學生遠離網絡,而自己依舊采取傳統(tǒng)的說教模式,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導致教育效果甚微;二是學校和社會普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不良現(xiàn)象,使德育處在可有可無的困境。
2.師資力量匱乏,德育工作隊伍不優(yōu)
當前,師資力量匱乏是制約德育工作深入有效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一是由于德育普遍不被重視,很多學校的師資隊伍渙散,要么嚴重缺員,要么挪為他用,要么素質低下;二是“全員育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流于形式,德育隊伍有名無實。
3.德育教學目標空泛,方法單一
一是有些學校只唱高調,不做實事,使德育的目標成了“高大全”“假大空”,成了海市蜃樓辦的虛無理想。二是存在消極應付的現(xiàn)象,部分德育老師總是以不變對萬變,始終采取榜樣示范法、自我教育法、說理疏導法和品德評價法等這些古老的教學方式,而不去嘗試品德實踐法、情感陶冶法這些充滿活力的好方法,最終導致教學分離。
4.社會環(huán)境越來越差,德育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
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雖然發(fā)揮了重大的積極作用,但也帶來了一些不容忽視的消極因素,使色情、暴力、拜金等信息廣泛流傳,這些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存在的不健康內容,對少年兒童的負面影響之大超出人的預料。不管老師、父母苦口婆心地講多少,學生都難以為之所動。
二、加強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建議與對策
1.端正思想認識,強化德育責任感
一是從上至下要充分認識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樹立“德育首位”意識,從思想上和行動上都要對德育高度重視;二是嚴格落實素質教育標準,徹底改變中小學唯分數(shù)論的不良傾向,讓德育受到應有的尊重;三是建立公平公正的教育機制,讓德育老師受到應有的尊重。
2.加強德育師資隊伍建設,配齊德育老師
一是選擇最好的干部、最好的老師進入德育工作隊伍,讓德育老師的素質得到有效保障;二是加強德育隊伍的培訓,不斷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以應對新形勢帶來的挑戰(zhàn);三是學校要建立健全師德檔案,通過對班主任、科任教師的考試獎懲,促進德育教學的深入開展;四是充分發(fā)揮教師群體的德育作用,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把德育貫穿于學校生活的每一個方面。
3.科學制定德育工作的各階段目標,實現(xiàn)觀念落地
過去,德育教學的目標比較模糊,基本上都是空洞的口號。今后,我們要把那些高層次的德育目標與基礎性的目標相結合,使兩者在層次化、具體化的基礎上得到有效統(tǒng)一。優(yōu)化小學德育目標時一定要牢牢把握三個原則,一是要具體化,避免空泛;二是要與時俱進,避免僵化;三是要層次化,容易操作。
4.要更新觀念,創(chuàng)新德育方法和途徑
一是把握好“真”與“實”,把德育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引導他們通過自身的參與和體驗達到德育的良好目的;二是改變傳統(tǒng)德育理念,變傳統(tǒng)的道德灌輸模式為學生主動參與體驗的自我教育模式;三是借助課堂主陣地,把德育滲透到其他各科教學中,實現(xiàn)德育與其他學科的深度融合;四是要借助信息技術豐富德育的方式方法和教學內容。
5.加強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填補德育的空白
德育教育不是萬能的,德育教學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要采用心理教育的辦法去填補。一方面我們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當他們遇到生活變故的時候,及時給予他們溫暖的幫助,避免心理上受到傷害;二是對于存在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要及時進行心理矯正,幫助他們擺脫疾病的折磨。
6.建立健全網絡管理制度,避免不健康信息給學生造成品德傷害
完善網絡管理是全社會的事情,各級政府和學校要高度重視網絡管理工作,一是要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以及規(guī)章制度,為綠色網絡建設提供法律保障;二是要提高網絡管制的技術水平,依靠網絡技術及時消除不健康信息,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籍曉玲.論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電子制作,2016(12).
[2]郝普耀.對小學德育課教學的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3(2).
[3]王國強.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科技信息,2012(9).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