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榕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實行,課堂已經(jīng)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椤耙詫W生為中心”,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要達成這樣的轉變近年來也做出了很多嘗試,閱讀能力作為學習語文的基本要求一直以來都是教師著力培養(yǎng)學生掌握的能力。本文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根據(jù)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探索出了運用繪本故事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方法,以資參考。
關鍵詞:繪本故事;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
一、目前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繪本選擇不當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教育方面可以使用的書刊、繪本也呈現(xiàn)出一片繁榮的景象,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繪本本身就存在了內(nèi)容、制作上良莠不齊的現(xiàn)象。而現(xiàn)在這個階段,繪本故事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還處在一個起步階段,所以關于繪本的使用方面,并沒有一個準確、直觀的標準,這就導致一些教師不慎的選擇了一些內(nèi)容上沒有深意的繪本。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老師僅僅關注于市面上對于繪本的評價,單單覺得挑選評價高的繪本就可以了,完全沒有關注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這樣盲目的跟風購買一些不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的繪本不僅不利于語文閱讀教學的進行,甚至對于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都有一定的影響。時下流行的繪本作者幾米,他的繪本可以說在整個繪本界都可以排上名,但是其書的內(nèi)容基本是關于愛情、人生哲理的,顯而易見這樣的繪本就并不適合小學生閱讀,所以即使是在繪本挑選上教師也要做足功課。
(二)教學方法落后
小學語文教學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在教學方式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改進,繪本故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使用就是一種新穎的方式。但是面對這樣一種新穎的方式的同時,一些老師僅僅將其當作一種課外讀物來對待,面對圖畫文字相結合的繪本。一些老師依舊只關注文字方面表達的含義,不知道帶領學生分析繪本中的圖畫表達的含義。一些老師在進行繪本故事教學時,仍要求學生像讀課文一樣將繪本中的文字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出來,這樣的做法明顯是浪費的繪本中的圖畫素材。這樣教學過程中只注重教學形式的更新,但是在方法上停滯不前,也是現(xiàn)在繪本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面臨的一大問題。
(三)啟發(fā)程度不足
繪本故事的呈現(xiàn)形式?jīng)Q定了這是一類需要學生自主閱讀、自己思考的讀物。面對這樣的讀物時,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根據(jù)現(xiàn)在大部分教師的教學實踐來看,教師對于學生的閱讀指導是不夠,這也就導致了啟發(fā)程度的不足。面對一個新的繪本,學生的認識可能僅僅停留在色彩鮮艷的圖畫,簡單描述的語言,甚至于會錯過一些繪本中要表達的內(nèi)容。面對這些問題,很多教師都難以進行直接、有效的回應,導致了這種新的教學形式難以帶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小學語文繪本教學的策略
(一)合理選擇繪本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屬于剛剛開始培養(yǎng)自主獨立學習能力的群體,受到年齡的影響,其身心發(fā)展都處在一個起步階段。同時體現(xiàn)在個體上,學生受到不同家庭教育影響在個體的認知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些特點使得學生在對同一篇文章的理解都存在了很大的差異。面對學生的這些特點,首先,教師要在選擇繪本之前進行大量的閱讀,先選出適合這個年齡學生閱讀的繪本,再根據(jù)繪本內(nèi)容的深度、難易程度制定相關的閱讀順序,確立明確的繪本教學計劃。其次,選取繪本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滿足學生的閱讀興趣,選取圖畫新穎的、能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繪本,同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例如針對一些理解能力好,有一定閱讀基礎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有難度的、有深意的作品;面對一些詞匯量少,閱讀文字有障礙的學生,老師要注意選取一些有注音、內(nèi)容簡單的繪本。此外,語文課程標準中的“教學建議”中要求能夠“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繪本的選擇上教師也可以選擇“大權下放”,鼓勵學生課后自己選擇、自主閱讀自己喜歡的繪本,然后再在課堂上進行同學間的分享。這樣即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二)啟發(fā)學生思維
閱讀不單單是一個個的文字的串聯(lián),學生在閱讀中得到的也不僅僅是課程的知識,更為重要的思想上的提升、思維上的開闊。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絕佳方式,但是閱讀歸根結底還是學生自主進行的活動,老師的任務就是在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啟發(fā)學生思維。首先,教師要學會在學生閱讀繪本之前進行簡單的設問,問題的設置要注意繪本中可能產(chǎn)生的一些學生閱讀上會遇到障礙的部分,或者是這篇故事的中心所在以及一些學生可能會忽略的部分。在閱讀前設問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既能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又能讓學生對繪本的故事有更為深入的了解。閱讀后提問則是很好的檢驗學生閱讀效果的方式,教師也可以通過問題幫助學生回憶故事內(nèi)容,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故事內(nèi)容。其次,教師還應該注意繪本中的留白部分,繪本故事中簡單的文字其實是很難將一個故事完整清晰的敘述出來的,而圖畫與文字之間的留白恰好就是啟發(fā)學生思維的絕佳工具。一些內(nèi)容上的留白老師可以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想想這個時候可能發(fā)生了什么,并說出一定的理由,這樣就更很好的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如在《爺爺一定有辦法》中,爺爺就像一個無所不能的人,總能給小約翰用布料做出新的東西,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和畫中的爺爺一起想,在自主的思考中鍛煉思維。
三、結束語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新的教學模式、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能夠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繪本故事的使用是教學上的一次大膽嘗試,確保它成功的關鍵,主要在于教師能否認真了解它實施的具體方法,在日常教學實踐中貫徹落實。
參考文獻:
[1]吳振興.淺談繪本故事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中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7(04):19-20
[2]彭曼.繪本故事在小學語文閱讀中的教學研究[J].小作家選刊,2017(12):109
[3]趙雪雯.繪本故事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中的教學策略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0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