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天俊
摘 要 在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下,倡導學校教育應是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由于學生學習基礎及學習態(tài)度的差異,后進生的現(xiàn)象是普遍存在的。其實后進生現(xiàn)象并不可怕,只要教師以正確的態(tài)度、正確的方法對待后進生,找出形成后進的原因,并給予針對性的幫助,就一定能實現(xiàn)后進生的良好轉變。本文首先對后進生形成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然后對進生的轉化工作進行了詳盡的闡述。
關鍵詞 后進生;轉化工作;具體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8-0161-01
在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下,倡導學校教育應是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由于學生學習基礎及學習態(tài)度的差異,有一部分學生會在某一方面或幾方面表現(xiàn)出相對發(fā)展滯后的現(xiàn)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后進生現(xiàn)象。現(xiàn)階段,我們說的后進生一般是指學習成績相對滯后的一部分學生。其實后進生現(xiàn)象并不可怕,只要教師以正確的態(tài)度、正確的方法對待后進生,找出形成后進的原因,并通過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傳授科學的學習方法,對后進生給予因材施教的教學,就一定能實現(xiàn)后進生的良好轉變。
一、后進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在教學的過程中,有心的教師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個性各不相同,同樣導致后進生形成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下面主要從學生自身的因素、家庭因素及學校因素來進行分析。
(一)學生自身的因素
沒有一個學生是天生的后進生,只是因為學生自身的一些不良因素才導致的后進。首先,一部分學生是因為其自身較差的知識基礎或較差的學習能力,從而無法及時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理解與學習,久而久之,成為了后進生。其次,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必要的自覺性和自制力,無法進行高效、集中的學習,導致成績相對滯后。最后,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沒有掌握適合自己學習的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導致即使付出努力,也獲得不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家庭原因
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而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對于學生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一方面由于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嘈雜,缺乏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無法集中精力進行學習。另一方面,學生家庭中不和諧的因素,尤其是父母長期的爭吵,甚至離異,成為單親家庭,也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不良的影響。
(三)學校原因
學校是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學校的原因也是學生形成后進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教師“一刀切”式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則會嚴重打擊其學習自信心,從而影響其學習效果。其次,教師無法對學生真正實施一視同仁的對待,而學生在受到不公平對待后,極容易產(chǎn)生自暴自棄及逆反的心理,從而影響其學習效果。
二、后進轉化工作的具體實施
(一)關愛并尊重每一位學生
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主體,具有獨立的人格,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真正做到一視同仁,給予關愛。而后進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往往會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這就更需要教師給予后進生更多的關愛和尊重,耐心地與學生進行情感的溝通,學會傾聽,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為后續(xù)的轉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充分了解,認真分析,對癥下藥
為提高后進生的轉化效率,教師應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因此,這就需要教師首先應深入了解后進生的基本情況,可以通過家訪或找家長了解情況的方式,對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方式、學習習慣及興趣愛好等的基本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然后,教師還應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深入的分析,找準學生成為后進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科學、合理且具有可行性的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式的教學,從而使學生的不良因素得到針對性的改善。最后,教師還應加強與學生及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對家長的教育方式給予一定的指導,使教師與家長能夠形成一定的教育合力,共同實現(xiàn)后進學生的良好轉化。
(三)發(fā)現(xiàn)閃光點,注重激勵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泵總€學生都是具有多面性的,他們都具有各自的優(yōu)點,而后進生只是在某一方面表現(xiàn)為發(fā)展滯后,并不代表所有的方面都沒有可取之處。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應以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光觀察后進生,及時發(fā)現(xiàn)其身上的閃光點,并給予一定的肯定和激勵,以此樹立后進生的學習自信心,從而引導學生進行良好的轉變。
三、結語
總而言之,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已經(jīng)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是在素質(zhì)教育及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應給予新的解讀。因此,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后進行生給予更多的關愛和指導,并根據(jù)后進生形成的不同原因進行深入的分析,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使后進生逐漸縮短與非后進生的差距,從而實現(xiàn)后進生的良好轉變。
參考文獻:
[1]劉海濤.多措并舉,讓后進生走在前進的路上——淺談初中數(shù)學后進生轉化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7(06).
[2]楊玉川.后進生心理特征及其改進措施——關于當前后進生情況的思考[J].青年文學家,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