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瑩瑩
【摘 要】目的:探究盆腔炎采用鹽酸左氧氟沙星的治療效果與安全性。方法:納入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2例盆腔炎患者,并按照雙盲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51例實施氧氟沙星治療,觀察組51例實施鹽酸左氧氟沙星治療,并對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4.12%,高于對照組的72.55%(P<0.05);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3%,高于觀察組的5.88%(P<0.05)。結論:盆腔炎采用鹽酸左氧氟沙星治療效果顯著,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 鹽酸左氧氟沙星;盆腔炎;臨床效果;安全性
現(xiàn)階段,盆腔炎已經(jīng)成為女性疾病中的一種常見病癥,在臨床上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盆腔炎主要是因為真菌入侵女性生殖道與周圍組織,進而導致的一種炎癥反應,盆腔炎的類型多種多樣[1]。相關研究顯示:性活躍期與月經(jīng)期的女性是現(xiàn)階段盆腔炎的多發(fā)人群,癥狀表現(xiàn)為小腹疼痛、墜脹以及白帶異常等[2]。按照發(fā)病原因可將盆腔炎分為急性與慢性兩類;臨床通過臨床癥狀與體征予以快速診斷,但盆腔炎很容易反復發(fā)作,所以,為臨床治療帶來一定難度,為患者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造成直接影響。為了探究盆腔炎采用鹽酸左氧氟沙星的治療效果與安全性,本研究選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2例盆腔炎患者,并按照雙盲法將其分為兩組,一組予以氧氟沙星治療,另一組予以鹽酸左氧氟沙星治療,并對患者的治療有效性與安全性進行比較,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2例盆腔炎患者,并按照雙盲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51例患者中,年齡最小21歲,年齡最大49歲,平均年齡(31.85±2.63)歲;最短病程2個月,最長病程7個月,平均病程(5.12±3.25)個月;疾病類型:盆腔腹膜炎16例,盆腔結締組織炎9例,生殖器炎性反應26例。觀察組51例患者中,年齡最小22歲,年齡最大47歲,平均年齡(31.63±2.52)歲;最短病程3個月,最長病程8個月,平均病程(5.56±3.42)個月;疾病類型:盆腔腹膜炎18例,盆腔結締組織炎8例,生殖器炎性反應25例。兩組患者疾病類型等基本資料對比(P>0.05),兩組之間可進行研究對比。
1.2?方法
全部患者在治療前都接受宮頸處與尿道細菌檢查,對白細胞數(shù)量準確記錄。基于此,對照組患者予以0.4g氧氟沙星注射液與100mL 0.9%的氯化鈉溶液混合進行靜脈滴注,每天2次,10d為1個療程,持續(xù)治療2個療程。觀察組采用0.2g鹽酸左氧氟沙星與100mL 0.9%的氯化鈉溶液混合進行筋脈滴注,每天2次,10d為1個療程,持續(xù)治療2個療程。倘若患者于治療期間感染厭氧菌,需及時采用甲硝唑治療。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認真觀察與記錄,包括惡心嘔吐、頭暈頭痛、肝功能異常以及腹痛腹脹等。
1.4?療效判定標準[3]
治愈表示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徹底消失,基本恢復健康;顯效表示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與生命體征有顯著緩解;無效表示患者的臨床癥狀與生命體征沒有變化,甚至有加重的現(xiàn)象。治愈率與顯效率之和為總有效率。
1.5?統(tǒng)計學分析
借助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如總有效率與不良反應用%表示,檢驗差異性用χ2,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4.12%;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為72.55%,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
2.2?比較兩組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
對照組患者出現(xiàn)17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3%,包括5例惡心嘔吐、6例頭暈頭痛、2例肝功能異常、4例腹痛腹脹;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3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88%,包括1例惡心嘔吐、1例頭暈頭痛、1例肝功能異常,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P<0.05)。如表2。
3?討論
伴隨社會經(jīng)濟的持續(xù)發(fā)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促使人們對自身健康更加關注。婦科疾病作為長期以來困擾女性的疾病,其得到了多數(shù)人的關注[4]。伴隨自然環(huán)境與生活方式的轉變,盆腔炎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為患者的工作與生活帶來嚴重影響,患者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腹部疼痛、腹脹以及惡心嘔吐等,若患病早期治療不夠深入或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將導致病情發(fā)展成慢性盆腔炎,甚至會對患者的生育能力造成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4.12%,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2.55%,說明鹽酸左氧氟沙星對盆腔炎的治療效果高于氧氟沙星,這是因為鹽酸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體,抗菌活性高于氧氟沙星,并且對DNA的復制具有顯著的抑制效果,進而發(fā)揮出高效的殺菌作用,所以,藥物對敏感菌導致的中輕度泌尿生殖系統(tǒng)感染十分適用。另外,鹽酸左氧氟沙星對盆腔炎的治療可使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降低,患者停止使用藥物會馬上自行消除[5]。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3%,高于觀察組患者的5.88%,說明鹽酸左氧氟沙星對盆腔炎的治療安全性高于氧氟沙星。石慶蘭[6]學者對鹽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中的治療效果予以探究,對比組選擇30例盆腔炎患者實施氧氟沙星治療,實驗組選擇30例患者實施鹽酸左氧氟沙星治療,并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予以比較,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7%,高于對比組的83.3%(P<0.05);對比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0.0%,高于實驗組的10.0%(P<0.05),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總而言之,盆腔炎采用鹽酸左氧氟沙星治療,可使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提高,使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有效降低。
參考文獻
[1] 劉珊珊,馬紅慧,王海洋.鹽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外醫(yī)療,2017,36(14):130-131.
[2] 江鳳瑩.鹽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估[J].北方藥學,2017,14(01):155.
[3] 王燕,丁國慶,李琳.鹽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探討[J].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2016,03(08):20-21.
[4] 甄妙平,吳慕儀.淺談鹽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J].北方藥學,2016,13(03):94-95.
[5] 曾紅.鹽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16,03(16):72-73.
[6] 石慶蘭.鹽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估[J].醫(yī)藥前沿,2016,06(1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