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榆茗
摘要: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貫徹新發(fā)展理念,網絡強國,運用“互聯網+”模式進行黨建工作成為了重要的途徑,這也是對傳統的黨建工作的一個有效的補充和完善,在“互聯網+”模式下,黨建工作不僅有了機遇,同時也有了挑戰(zhàn),要想在這一模式下做好黨的建設工作必須要迎接挑戰(zhàn)抓住機遇。本文從黨建促生產的重要性著手,簡述了如何結合“互聯網+”模式下黨建優(yōu)勢,促進企業(yè)的生產安全、科學的快速發(fā)展。
關鍵詞:“互聯網+黨建”模式;黨建工作
安全是廣州地鐵和諧發(fā)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證,是廣州地鐵各項工作的核心任務。做好廣州地鐵安全生產工作,實現快速、安全、高效、科學生產,不僅要從管理上、制度上下功夫,更需要基層黨組織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支持,充分調動廣州地鐵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廣州地鐵安全健康發(fā)展。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聯網發(fā)展的優(yōu)勢和特點,加強廣州地鐵基層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的深度和內涵,使其能夠緊跟時代和企業(yè)的發(fā)展的需要,從而促進企業(yè)的生產安全科學地快速發(fā)展,是我們基層黨建工作者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主要做法
(一)利用“互聯網+黨建”模式優(yōu)勢,強化基層黨支部建設工作
利用“互聯網+黨建”模式優(yōu)勢,互聯網黨建的工作模式是“線上線下”相結合,通過開發(fā)和應用黨內信息管理系統,配套建立流動黨員信息庫、黨員動態(tài)管理系統、黨員服務網,在線開展黨務辦理、黨內生活、黨員教育、效果評價,了解其他黨工團業(yè)務、生產工作業(yè)務、員工服務等。實現黨建服務的動態(tài)延伸,以信息即時傳遞來縮小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時空距離,從而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存在感、信任度和凝聚力。例如:行車設備維保三部黨總支積極發(fā)揮“互聯網+黨建”模式優(yōu)勢,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指示精神,引入構建智慧黨支部思維,轉變工作作風、創(chuàng)新思路方法,搭建標準化云平臺,不斷建立和完善基層黨組織體系,營造了組織氛圍,大力增強團隊凝聚力。所謂的標準化云平臺,就是利用當今人們熟悉的網絡平臺,精心制作了精美的各類二維碼,通過手機掃一掃,就能輕松進入并查閱基層黨支部的“黨支部概況”、“工作業(yè)務”以及“員工服務”等三大模塊的內容,在細化上,“黨支部概況”主要介紹分部簡介、工會、團支部、紀檢、宣傳五方面的內容,“工作業(yè)務”包含了“生產檢修規(guī)程”、“生產安全工作規(guī)程”、“安全學習”、“故障處置流程”、“事故十防”“上墻制度”?!皢T工服務”涵蓋了工作證件管理細則、計劃生育管理方法、結婚備案和計生須知、請銷假流程、薪酬福利管理辦法、員工辦理獨生子女綜合保險流程、員工工資卡遺失補辦、住房公積金提取指南、員工入戶申請、醫(yī)療費報銷等十大項員工服務工作,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便可進入相關頁面瀏覽學習,內容具體詳細,熟悉流程方便高效,同時增強了宣傳的效率,推進了廉潔文化建設。
(二)利用“互聯網+黨建”模式優(yōu)勢,探索員工教育培訓新途徑
安全是員工和企業(yè)的保障。實現安全生產僅靠先進的設備不行,關鍵是人。所以我們基層黨組織應利用“互聯網+黨建”模式優(yōu)勢,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成立黨員突擊隊,通過互聯網,結合各種微培訓、微課、微學習、微評估的方式,建立培訓平臺,利用類似O2O的平臺將培訓內容化整為零,把培訓內容分割成不同的知識點,做成不同的題目或者5-8分鐘的視頻,這樣既不占用大家平時的時間和精力,又可以在閑暇的時間讓每個個體得到知識的補充,然后通過平臺進行在線微評估,直接了解每個員工對于培訓內容的熟悉情況。例如:行車設備維保三部變電五分部黨支部通過發(fā)揮互聯網優(yōu)勢,實行“線上預約”和“線下培訓”相結合的策略,充分整合人力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通過“變電創(chuàng)新”公眾號,員工可自行在線預約培訓講師,進行理論或實操培訓;也可以預約變電培訓實驗室的使用時間,進行設備拼裝、試驗操作,保證每個員工都有充足的時間提高理論水平、加強動手能力、促進員工成長。培訓講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安排,在“變電創(chuàng)新”公眾號上發(fā)布授課信息,進行集中培訓。每期培訓有多項培訓課題,提前在公眾號上發(fā)布,由員工進行民主投票,票數最高的一項作為該其培訓的課題。利用互聯網技術促進基層黨支部培訓工作智慧化運行,可使支部教育培訓工作高效、人性化地開展,極大的提高了黨員帶頭技術攻關和技術創(chuàng)新。
(三)利用“互聯網+黨建”模式優(yōu)勢,構架基層員工互動連心橋
2016 年 7 月,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 2016 年 6 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到 7.1 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1.7%,在廣州地鐵,從上層領導到基層員工都有黨員的存在,占據絕對數量的廣州地鐵基層黨員基本上都是年輕人,他們對于傳統的黨建活動方式興趣不大,而比較熱衷于網絡互動",因此,在我們廣州地鐵基層黨組織推進“互聯網 + 黨建”模式,能夠使黨建工作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有助于黨建工作的順利展開。我們的黨建工作中比較容易疏忽的是對流動黨員的教育與管理。如何管理好、服務好流動黨員成為我們黨建工作的難題。我們基層“互聯網+黨建”通過創(chuàng)建流動黨支部之家,以手機短信、QQ、微信等方式將流動黨員聯系起來,組建黨的網絡大家庭中,在網上“安家”,讓流動黨員切實感受到黨的溫暖。在流動黨支部之家上不僅可以推送黨的資訊、支部信息等內容,還可以開展“微心愿”征集、愛心傳遞、公益服務等活動,以實踐活動的形式讓流動黨員過好組織生活。
(四)利用“互聯網+黨建”模式優(yōu)勢,實現黨風監(jiān)督的實時化
網絡監(jiān)督正在成為一種重要而有效的監(jiān)督形式。一方面,通過互聯網對工作流程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跟蹤記錄和動態(tài)管理,實現對黨務工作辦理情況的實時監(jiān)督,便于及時發(fā)現和解決問題。另一方面,通過在網上開設投訴臺、舉報信箱、領導信箱等措施,使黨員干部接受群眾全方位、多層次、連續(xù)性的監(jiān)督,有利于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政治環(huán)境。我們基層黨建工作者主動利用互聯網工具,尤其是通過各類新媒體開展黨務公開,接受來自不同方面的監(jiān)督,如在企業(yè)微信公眾號、企業(yè)訂閱號等新載體上設計員工互動交流區(qū),建立積極向上、高效暢通的黨建網絡訴求與溝通機制,通過及時反饋訴求、溝通信息、廣泛宣傳,既能夠及時做好員工思想政治工作、澄清錯誤思想、傳達紅色正能量,又能夠打造風清氣正的員工隊伍,完善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廣州地鐵生產安全任務的完成提供堅實保障。
二、主要成效
(一)豐富“互聯網+思維”,“互聯網+”全面引領技術變革。通過“互聯網+”,我們行車設備維保三部黨總支能夠對黨員進行智慧化地管理和智慧化教育,結合互聯網技術與相關信息,充分利用微信、網絡教育、短信、電視等平臺,凝聚各種黨建課件與音像資料,以形成專家領導、典型經驗于一體的資料庫,并且形成有效的黨員培訓體系。利用網上黨建、圖書室、研究室等各種網絡資源,為黨員給予菜單式、自助式、點播式的訓練,這樣解決了黨員因為休假、倒班、通勤等原因造成的定點、定向學習難的問題,同時也突出了黨員教育的人性化、智能化等特點,它能提高黨員教育的靈活性與實效性。
(二)加速建成“陽光黨建”,將“網絡黨建”逐步向“陽光黨建”轉變。形成回應平臺,通過“互聯網+”,讓黨員擁有知情權,確保黨員知情渠道的暢通,方便了黨員掌握形勢并管理,同時,行車設備維保三部黨總支結合網絡監(jiān)管,做好反腐工作,設立了網上舉報箱、領導信箱等,在接受職工監(jiān)管的同時,擴充監(jiān)督與公開范圍,增強反腐機制的效果。
三、結語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廣州地鐵基層黨建工作呈現出新的特點,時代性、互動性更強,靈活度、參與性更高,在新形勢下的國企黨建工作者首先要牢固樹立“互聯網+”思維,不斷提升運用互聯網工具的技術和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和豐富黨建內容,促進廣州地鐵基層黨組織自我完善,促進廣州地鐵基層黨建工作更加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