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本文根據(jù)日常教學的經(jīng)驗,從授課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來著手,構(gòu)建“以生為本”的教育模式,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獲得學習帶來的成功自豪感,從而“化難為易”的學習制圖課程。
關鍵詞:工程制圖;語言藝術;空間思維;以生為本
工程制圖是一門抽象難學的課程,許多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就容易喪失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特別對于那些數(shù)學基礎較差的學生更是如此。教師究竟該怎樣設計課程,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講授語言應藝術化
制圖是一門“工程語言”,制圖課的講授過程就是用形象語言表達“工程語言”的過程。高爾基說:“語言是一切事物思維的衣裳”。主要依靠語言來工作的教師,掌握運用形象的語言藝術更顯得十分重要。教師只有通過形象的語言藝術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把無聲的文字蛻變成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展現(xiàn)教材的內(nèi)容,就可以使學生上課注意力集中,加深印象,加強記憶。
比如在講授點、線、面投影時,我會把黑板比喻為V面,地面為H面,教室右墻壁為W面,學生坐在教室里,把自己的頭可看成空間點,用不同座位的高矮不同的同學來比喻空間兩點的相對位置關系;自己用的筆、尺子便是空間直線段,課本便是空間的平面,可以把它們擺放成平行或垂直的樣子來觀察其投影,這樣學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空間點、線、面的投影及其規(guī)律。
作為老師來講,授課的語言藝術除了具有比喻性外,還要善于歸納總結(jié)性。抓住一些概念的主要特征,總結(jié)概括為口訣或順口溜用于教學。這樣,同學們讀記輕松,易于上口,加深了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學生邊讀邊記,在吟誦中幫助記憶,在記憶中加深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講線的投影時,據(jù)其投影特征可歸納為以下的口訣:
一點二垂線――――――投影面垂直線。
一斜二平線――――――投影面平行線。
三斜線――――――――一般位置線
將教材中抽象概念,用生動的日常現(xiàn)象作比喻,將一些抽象原理,用口訣和順口溜的形式來表達,可讓學生在課堂上不是感到枯燥乏味,感到聽課是一種享受,從而大大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掌握學習內(nèi)容,并能長久記憶。這樣的教學效果要比死搬硬套概念好得多。
二、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制圖學習需要有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所謂空間思維能力是指形體與視圖之間的一種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它是讀圖與圖解能力的基礎。有時無論老師怎樣描述比劃,有些學生就是想不出它的形狀結(jié)構(gòu),因此,在培養(yǎng)空間思維能力上,可采用實物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等直觀教學的方法,把學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論和復雜空間視圖,變成形象、具體、易掌握的內(nèi)容,使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記得牢,這是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立體感受能力的比較有效的方法。
1.實物教學。在工程制圖教學中學會運用模型、實物、掛圖等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運用投影規(guī)律認識實物與圖形之間的關系,使投影要素在學生頭腦中得到清晰的印象,從而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多媒體的教學。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使用可以讓那些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無法講清或難于講清的教學內(nèi)容,化難為易、化繁為簡,使抽象的視圖變得直觀,使課堂教學獲得最大的效率。多媒體的形象教學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工程制圖》課程的學習興趣,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比較快地培養(yǎng)學生的看圖能力和繪圖能力,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三、傾注更多的情感,構(gòu)建“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
“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根據(jù)新世紀對人才的需要,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先進教育思想,也符合新的課程標準。它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積極思維和主動實踐,提高認識水平和掌握學習方法,全面提高素質(zhì)。因此它要求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的時候必須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全員參與,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維的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種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認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個學生,師生關系應亦師亦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更尊重學生的不同的思維模式、思維技巧,乃至求新、求異的思維。對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思考,這是很正常的,師生之間就應該一起互相探討,互相促進,不能一味的認為老師講的就是唯一答案,否則會大大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扼殺他們的想象力。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體驗成功,獲得樂趣
成功能給人帶來自信及熱情,帶來樂趣。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使學生產(chǎn)生好好學習的愿望?!彼?,教師要做到深入鉆研教材,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歡樂。
首先,可以結(jié)合生活和生產(chǎn)實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使學生對圖形的理解清晰化,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其次,可以結(jié)合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制模具的能力。模具是發(fā)展空間想像力的很重要的因素,是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轉(zhuǎn)化的橋梁。在教學中多鼓勵學生利用身邊的東西,如紙板、橡皮泥等,動手制作自己想象的模型,能實現(xiàn)平面圖形向空間立體的轉(zhuǎn)化,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是體驗學習帶來成功的有效途徑,同時獲得學習的快樂,增強學習的熱情。
總之,教學是一個雙邊的過程,老師在教的過程中體驗探索的快樂,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感受獲得知識的快樂。工程制圖課程雖然難,但合理運用科技手段以及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做好教學設計,教學效果定會提升。
參考文獻
[1] 韓麗艷 丁 喬 張孟玫.面向工程制圖教學內(nèi)容的教學方法研究與實踐[J].教學研究,2012,(02):076.
[2] 楊麗云.淺談工程制圖課的幾種教學方法[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3] 藍曉民 王盛智.“工程制圖”課程多媒體教學方法探討[J].圖學學報.201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