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素清
摘 要: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便始終要求初中數學教學需注重凸顯學生于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板性與主動性。而情境教學法恰好能滿足新課程改革所提之要求,故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應做到多情境教學法的合理運用,以此既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彰顯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繼而在促使學生將自身的全部精力均投放到學習上的同時確保理想的課堂教學成效。
關鍵詞:初中數學;積極性;興趣
初中數學是一門知識點龐雜,抽象性強的邏輯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都有著較高的要求。但在傳統(tǒng)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為 學生進行知識講解,師生間缺乏互動的空間和時間,學生持續(xù)處于課堂的被動地位,依靠機械的記 憶完成學習,數學教學很容易給學生留下枯燥乏味的印象,很難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拉近數學知識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感 知到數學學習的知識性和趣味性,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從而對數學學習燃起濃厚的興趣,進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中。
一、利用多媒體構建數學教學情境,立體化數學教學模式
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情景,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萍嫉陌l(fā)展與進步也促進了教育逐漸走向現代化,多媒體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極大地便利了教師的課堂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中增加一些音頻、錄像、視頻、圖片等,使課堂內容變得豐富。例如,軸對稱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利用視頻或者動態(tài)圖片等方式來對軸對稱的圖形進行播放,通過觀察每張圖片的特征,找出共同點,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通過對軸對稱現象的認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觀察、概括、歸納等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教學中融入多媒體技術,使得學生對軸對稱的知識有更加直觀的了解,降低學習過程中的難度。不過,教師也不能過多地依賴多媒體技術,在恰當的時機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與發(fā)展。情境教學法于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可謂是一項板佳的策略。且在運用情景教學法的同時,教師亦可采取分組學習的方式,即將學生劃分為若千小組來共同攻克初中數學的重難點知識,還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溝通交流的機會,從而讓課堂教學氛圍亦變得活躍。如針對“一次函數”的學習過程,教師可首先根據函數的基本知識來繪制相應的圖像,如此既能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在學生學習興趣受到調動之后,教師便可對學生予以分組,繼而以小組的形式來合作解決問題。至于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亦可讓每一小組自主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諸如部分學生創(chuàng)設之情境可能會較為嚴謹,而部分學生所創(chuàng)設之情境則可能充滿趣味性。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性
發(fā)學習興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為學生設計充滿趣味的教學情境,通過巧妙設置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從而使學生圍繞問題積極的發(fā)散思維,在直觀的情境中引入抽象的數學概念,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增強理論知識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比如學習“有理數的乘方”這課時,教師可以在講解知識前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假如給我一張足夠大的紙,我通過將紙反復折疊就可以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你們覺得這是真的嗎?在巧妙的懸念下學生激發(fā)起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積極進行交流討論,在思維碰撞和動手操作中燃起強烈的學習欲望,進而化被動為主動,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投入到本節(jié)知識內容的講解上來,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初中生的生活實際是學習數學的源泉
由于數學作為一門抽象化較強的學科,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要求比較高,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還應善于將這些理論知識合理地運用在實踐操作中。為此,初中數學教師應將生活化教學模式引入課堂中。比如,在學習“扇形統(tǒng)計圖”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學生調查校園里最受歡迎的食物有哪些,并調查其他學生對每一種食物喜歡的原因進行標注,同時將所收集來的數據信息進行整合,再利用扇形統(tǒng)計圖表達出來。這種較為生活化的實踐活動可以加深學生對統(tǒng)計圖知識點的記憶,最終充分發(fā)揮出生活化教學的價值,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目的。比如學習“有理數”時,教師為了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可以為學生設計情景游戲。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其中男生代表整數,女生代表分數,戴眼鏡的女生代表正分數,戴眼鏡的男生代表正整數,不戴眼鏡的男生代表負整數,不戴眼鏡的女生代表負分數,教師代表 0,所有的學生和教師一起就組成了有理數。當教師隨意報出有理數的分類時對應的學生拍手。 通過充滿趣味的數學游戲,學生輕松理解了有理數的分類和關系,同時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習興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數學學習中。所以,結合初中生思維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的特點,我們只有結合實際,把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使得學生的思維有了形象思維的依托,這樣才能引發(fā)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梢姡覀冊诔踔袛祵W教學中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是多么的重要啊。
四、創(chuàng)設操作實踐情境
實踐操作當是發(fā)展學生思維反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有效途徑。而能讓學生產生深刻記憶的亦莫過于經由學生太手自主獲取的知識。因此,針對學生不易理解的內容,教師可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設操作實踐情境教學法的優(yōu)勢,以此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及理解。
如針對“ 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教學過程,教師便可創(chuàng)設如下操作實踐情境。即一座漂亮的房于中被打破了一扇等腰三角形的玻璃,你們能為窗戶配上合適的玻璃嗎?基于操作實踐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的參與積板性亦大受調動,繼而積板借助動手繪圖的方式來設計相應的方案。這樣既彰顯了學生于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又能豐富學生的活動經驗,繼而促使學生智慧的無限增長。教師要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認識到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通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了解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學生以掌握的知識來進行教育教學的引導,使學生能夠有針對性的提升自身的數學知識掌握能力和數學知識學習動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數學思維。
五、結束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知識探究中,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杰英.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當代教研論叢,2020(06):72-73.
[2] 黃菁菁.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精確性探討[J].當代教研論叢,2020(06):74.
[3] 蘇建強.淺析農村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探索[J].學周刊,2020(17):49-50.